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琴笔记簿] 我的学琴笔记--从大学开始

[复制链接]
601
hankemeng 发表于 2013-12-19 06:42: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ck2000在2013-12-15 20:52:00的发言:

谢谢您的建议!您说的那个DVD好像要到国外网站购买啊…希望您也分享些运弓的经验哦

嗯对的。但他写的一本书Basics在网上有的下,里面Tone production看看也挺有用,大概是DVD的雏形。不知道论坛里有没有,如果找不到我可以发给你。

我现在放假天天练空弦,在不同接触点,用不同速度和压力做试验,尽量使弦的振幅达到最大。目前还没加任何弓法,只是全弓,不知道练到什么程度才能改善运弓。

有个问题想问楼主,关于运弓放松。我想所有老师都强调过放松,可是怎样才能找到感觉?我一不注意就声音发飘,老师也一直强调“play INTO the string”,可是我就算拉空弦也没找到那样的感觉,只是食指压力增大而已。

艺术的真正意义在于使人幸福,使人得到鼓舞和力量。——海顿
602
 楼主| ck2000 发表于 2013-12-19 21:21: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wmys在2013-12-15 21:04:00的发言:
厉害,实在是在北京吗

不在北京,是杭州。

603
 楼主| ck2000 发表于 2013-12-19 22:04: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hankemeng在2013-12-19 6:42:00的发言:

嗯对的。但他写的一本书Basics在网上有的下,里面Tone production看看也挺有用,大概是DVD的雏形。不知道论坛里有没有,如果找不到我可以发给你。

我现在放假天天练空弦,在不同接触点,用不同速度和压力做试验,尽量使弦的振幅达到最大。目前还没加任何弓法,只是全弓,不知道练到什么程度才能改善运弓。

有个问题想问楼主,关于运弓放松。我想所有老师都强调过放松,可是怎样才能找到感觉?我一不注意就声音发飘,老师也一直强调“play INTO the string”,可是我就算拉空弦也没找到那样的感觉,只是食指压力增大而已。

原来是书呀,我再找找看。

运弓是要放松。可是关键是如何做到放松?怎样的状态才是放松的呢?必须再往下抓住核心才能真正理解“放松”这个词,否则外表和视频里模仿得再像也拉不出好听的声音。我谈谈自己最近关于发音的想法。

我们拿住弓子的右手其实有两种很明显不一样的状态。

第一种是在拿起弓子到即将把弓子放到琴弦上之前的时候,这个时候你的手臂不会往下沉,因为你在肩膀处用力使抓着琴弓的手臂悬空了。这个状态的右手再人工地施加压力,包括从手指、手腕处故意地往下压就是很多人所做的给弓子的所谓“压力”。初学时很多人为了不让“嘎嘎”的锯木声出现,会把手抬起来,轻轻地用手指加点压力,就出现了拉琴时候始终抬手臂的情况。

第二种则是在把弓子放到琴弦上之后,弓毛略微切入琴弦时候出现的。此时整个手臂的重量加到了琴弦上。具体方法在上一页已经讲过,我自己觉得十分有效,也亲自教了几个琴友以及我的学生,他们都觉得有成效。

用第一种状态拉琴出来的声音必定是飘的,抖动的,不均匀的声音。因为它极难被我们保持为同样的大小,不信大家去称量体重的秤上用手指压一压,示数能保持多久不动呢?而我们把身体站上去,它几乎就不动。或者试试把手臂搭在上面,应该有好几斤重的。这就是为什么用第二种状态拉琴,即手臂的重量放到琴弦上,很容易保持声音的均匀性,并且有足够的音量。

现在我将两只手趴在桌子上打字的状态就是第二种状态,整个手臂的重量都在桌子上。希望你能明白我想讲的话。我也在练习发音,很多地方还需要大家指点,一起讨论讨论吧。

604
高山流水zl 发表于 2013-12-20 01:12: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hankemeng在2013-12-19 6:42:00的发言:

嗯对的。但他写的一本书Basics在网上有的下,里面Tone production看看也挺有用,大概是DVD的雏形。不知道论坛里有没有,如果找不到我可以发给你。

我现在放假天天练空弦,在不同接触点,用不同速度和压力做试验,尽量使弦的振幅达到最大。目前还没加任何弓法,只是全弓,不知道练到什么程度才能改善运弓。

有个问题想问楼主,关于运弓放松。我想所有老师都强调过放松,可是怎样才能找到感觉?我一不注意就声音发飘,老师也一直强调“play INTO the string”,可是我就算拉空弦也没找到那样的感觉,只是食指压力增大而已。

最简单的放松判断,就看你拇指在运弓时是疆硬状态还是放松状态。
605
hankemeng 发表于 2013-12-20 02:41: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ck2000在2013-12-19 22:04:00的发言:

原来是书呀,我再找找看。

运弓是要放松。可是关键是如何做到放松?怎样的状态才是放松的呢?必须再往下抓住核心才能真正理解“放松”这个词,否则外表和视频里模仿得再像也拉不出好听的声音。我谈谈自己最近关于发音的想法。

我们拿住弓子的右手其实有两种很明显不一样的状态。

第一种是在拿起弓子到即将把弓子放到琴弦上之前的时候,这个时候你的手臂不会往下沉,因为你在肩膀处用力使抓着琴弓的手臂悬空了。这个状态的右手再人工地施加压力,包括从手指、手腕处故意地往下压就是很多人所做的给弓子的所谓“压力”。初学时很多人为了不让“嘎嘎”的锯木声出现,会把手抬起来,轻轻地用手指加点压力,就出现了拉琴时候始终抬手臂的情况。

第二种则是在把弓子放到琴弦上之后,弓毛略微切入琴弦时候出现的。此时整个手臂的重量加到了琴弦上。具体方法在上一页已经讲过,我自己觉得十分有效,也亲自教了几个琴友以及我的学生,他们都觉得有成效。

用第一种状态拉琴出来的声音必定是飘的,抖动的,不均匀的声音。因为它极难被我们保持为同样的大小,不信大家去称量体重的秤上用手指压一压,示数能保持多久不动呢?而我们把身体站上去,它几乎就不动。或者试试把手臂搭在上面,应该有好几斤重的。这就是为什么用第二种状态拉琴,即手臂的重量放到琴弦上,很容易保持声音的均匀性,并且有足够的音量。

现在我将两只手趴在桌子上打字的状态就是第二种状态,整个手臂的重量都在桌子上。希望你能明白我想讲的话。我也在练习发音,很多地方还需要大家指点,一起讨论讨论吧。

太感谢了!其实我在看上一页的时候就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可是一旦拿起弓,为了保持弓弦平面,很难完全放松。如果刻意放松,手臂手腕一点力气也不用,就无法保持正常的运弓姿势。我还在继续试,或许某天可以突然领悟到“手臂重量通过手腕传到手指”的感觉吧!

606
hankemeng 发表于 2013-12-20 03:09:00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发音问题,

Louis Kaufman 路易斯、考夫曼: 
手指最有利于发音的部位是它的肌肉部分,手指略微放平一些有助于取得某种优美的音色。
Ivan Galamian 伊凡、加拉米安:
如果需要得到坚实的金属般的声音,右手手指则必须略带僵硬地作用于弓杆,施加更大的压力。
如果需要丰满浑厚的声音,则重量来源于手腕和臂,应当有一种使弓毛深入的感觉。
发音的三点重要因素:弓速、压力和发音点。这三个因素是互相联系的,只要其中某个因素变化了,就一定要至少改变另外一个因素。
增加了发音点上的压力,就需要增加弓速;减少了压力,也要放慢弓速。增加压力,弓速不变,就要把发音点移向马子;减轻了压力而弓速不变,发音点就要移向指板;加快了弓速,压力不变,发音点就要向指板移动;减慢了弓速,压力不变,发音点就要向马子移动。
Leopold Auer 莱奥波尔德、奥尔:
a、避免紧紧抓住弓杆的感觉,握弓时手臂低垂,自然地使弓落到弦上。
b、握弓要放松,但要有自如运弓的力量;不要试图压弦来追求大音量。不要用整个手臂压弓,全部的音量应由手腕轻微的压力获得。

607
hankemeng 发表于 2013-12-20 03:24: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高山流水zl在2013-12-20 1:12:00的发言:

最简单的放松判断,就看你拇指在运弓时是疆硬状态还是放松状态。

嗯,谢谢指导。我右手还算放松,总之不属于紧紧抓着弓的那种,但有的时候可能太松,有一次跳弓太激动直接把弓甩地上了。还有我一直找不到手臂重量放在弦上的感觉,所以声音一直不结实。

608
 楼主| ck2000 发表于 2013-12-20 11:12: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hankemeng在2013-12-20 2:41:00的发言:

太感谢了!其实我在看上一页的时候就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可是一旦拿起弓,为了保持弓弦平面,很难完全放松。如果刻意放松,手臂手腕一点力气也不用,就无法保持正常的运弓姿势。我还在继续试,或许某天可以突然领悟到“手臂重量通过手腕传到手指”的感觉吧!

保持弓弦平面,需要右手食指、小指的配合,其他部位(手肘、肩等)应该放松。弓根处小指分配一部分(手臂)重量,而弓尖时你会发现小指几乎不用力,此时抬离弓子都没关系。当然要找到这个感觉是需要点时间的,还必须拿起琴练习才能掌握。祝你琴艺进步!

609
高山流水zl 发表于 2013-12-21 02:39: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hankemeng在2013-12-20 3:24:00的发言:

嗯,谢谢指导。我右手还算放松,总之不属于紧紧抓着弓的那种,但有的时候可能太松,有一次跳弓太激动直接把弓甩地上了。还有我一直找不到手臂重量放在弦上的感觉,所以声音一直不结实。

谈不上指导,交流吧。松和把弓甩地上好像是不是一个慨念,原来我也有掉弓子情况,但拇指在运弓时仍是疆硬状态,我理解的疆硬状态是拇指在运弓时不能自如的弯曲伸展变化,如果拇指在运弓时刻都处于自然的不是大脑时刻关注着它,而拇指肌肉群是软的,在运弓时随弓变化而无控制意识的弯曲伸展变化应该是放松,如果拇指都放松了其余四指肯定就放松了。放松了后的运弓的音色是优美的,和不放松的运弓的音色截然不同,放松了后的运弓音量可大可小,速度可快可慢,如果你右手五指在运弓时是放松的,那么你的整个右臂也一定是放松的。不必过份追求手臂重量放在弦上的感觉,只追求弓子本身重量在弦上运行的平稳感觉,自然声音出来就会结实。如果你一直想靠人为给弓子施加压力来加强声音结实的效果,那么你肯定有人为给弓子不施加压力的时侯,那么此时侯就是声音不结实时侯。追求弓子本身重量在弦上运行的平稳感觉应该比找手臂重量放在弦上的感觉要简单的多。
610
高山流水zl 发表于 2013-12-21 02:51:00 | 只看该作者
紧紧抓着弓的那种是初级阶段,而放松没放松是判断你入门不入门,也许有人已经能拉较高深的曲子,但没放松,音色永远无法达到大师们的优美,建议你好好看看林朝阳的论述,在我拜师学艺贴子里有。
611
gengxiangyi 发表于 2013-12-21 11:01:00 | 只看该作者
运功的检验:声音 黄滨曾有个帖子,说的很好:最好的境界就是你放松地扶着弓子走。 http://www.violinstudy.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9799 (黄滨是唯一在波兰维尼奥夫斯基青少年国际小提琴比赛、意大利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比赛和德国慕尼黑国际小提琴比赛三大国际赛中均获金奖的小提琴家) 1.持琴要点:眼睛正对琴头、在1-3把位,左手手指能垂直按A弦时,左臂应该在琴背的下面,小提琴是放在肩上并用左手大拇指和食指(第1指)的指根关节处托住的,既不要将琴压在肩上,也不要将肩耸起来夹琴。一般应该将琴举高一点,至少应该达到水平位置。很多专业人士都认为,应该用左肩和左下颚将小提琴稳定地夹住,这样才可以使自己的左臂完全自由和和放松,为了实现这一点,很多人都认为需要肩垫帮助。但也有持相反意见的人,他们认为,使用肩垫反而会引起左臂和左肩紧张,因而会影响小提琴的发音,使音质变差。奥厄(Leopold Auer)也是这样的观点。奥厄是小提琴大师顿特和约阿希姆的学生,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小提琴教师之一。他的学生包括米夏·艾尔曼(Mischa Elman)和亚莎·海菲兹(Jascha Heifetz)。仔细分析后我们可以知道,要使左手指有力地将弦按到指板上(这对发音十分重要),左手必须将琴托住,所以,演奏过程中,绝大多数时间,并不需要演奏者将琴牢牢夹住,而是将琴放在左锁骨上,用左下颚轻轻夹住它。至于用肩垫还是不用肩垫,并不是关键,应该根据个人情况决定。 2. 左手手形:拉小提琴左手正确手形可以用下述办法判断:想想自己是怎样松松地握拳的,一般,大拇指将对着2、3指之间。再练习下面两种方法,同时用1、2、3、4指在一把位分别按一根弦。方法一:1指按E弦的F音、2指按A弦的C音、3指按D弦的G音、4指按G弦的D音,此时,大拇指应该对着2、3指之间的位置。方法二:1指按G弦的降A音、2指按D弦的F音、3指按A弦的D音、4指按E弦的B音,此时,大拇指应该对着2、3指之间稍靠近3指的位置。每个手指只按一根弦,而不碰到其它弦,按弦的手指都应该差不多与指板垂直。这两种方法练习左手手形时,左臂保持在琴背下面,方法二比方法一,左臂应该更向内(向右)一些。 3. 手指按弦的压力:将弦按到指板上需要有一定的、足够的力度,为了获得美的发音,按下去要果断、结实,抬起来要干脆利索,富有弹性。对绝大多数人,要做到这一点,都很不容易,需要经过长期专门练习,特别在高把位和使用较弱的第4指。因为各人条件不同,每个人应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和老师一起制定练习计划。每天都应该对此进行专门训练,开始时,一次时间不能太长(不超过10分钟),像体育锻炼一样,要有计划耐心地、科学地增加运动量,完全不感到累就停止,将达不到锻炼效果,一次太累,又可能受伤,后果可能是肌肉劳损而不能继续拉琴。这一点,需要特别用心和小心。 4. 握弓:轻松地握弓,逐步练习到好像弓子自己在运动,演奏者只是稍许扶住它,练到这样的程度,弓子就像是自己右手的一部分。过分地用弓子压琴弦,不可能获取大音量,相反,只会将发音变坏。弓子走向要尽可能与琴码平行,可以先用弓子的中部练习,逐步增加长度,直至全弓。 5.放松:拉琴时,只有自己感到完全舒服,没有任何别扭,才可能发出美的声音,而要做到这一点,在演奏过程中,必须时刻注意放松。无论左手还是右手,用力的时候,必须要有一定程度的紧张,要通过有目的的练习,使自己在演奏进行中,能够抓住很短的乐句中的间隙,放松刚才还在因为发力而紧张的那一小部分肌肉,因而可以有很好的耐力,这一点,也和体育运动很相似。通过这样的练习,即使一次完整地演奏帕格尼尼24首随想曲,仍然可以做到轻松自如。不要以为帕格尼尼的24首随想曲是一般意义上的解决技术问题的练习曲,仅从技术上看,它并不是最难的。其实,它的每一首都是十分优美的音乐,要将里面的音乐表现的很优美,演奏时能做到轻松自如是必须的。 以上这些都是一些技术上必须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但更重要的还是必须形成一种自己内在的对一种美的声音的感受和追求,然后,你才有可能按照这些基本原则,仔细通过自己的听觉去判断,不断改进自己的演奏技术,摸索、寻找和找到那种你认为是美的发音。
612
高山流水zl 发表于 2013-12-21 14:33: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gengxiangyi在2013-12-21 11:01:00的发言:
运功的检验:声音 黄滨曾有个帖子,说的很好:最好的境界就是你放松地扶着弓子走。 http://www.[非法网址]/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9799 (黄滨是唯一在波兰维尼奥夫斯基青少年国际小提琴比赛、意大利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比赛和德国慕尼黑国际小提琴比赛三大国际赛中均获金奖的小提琴家) 1.持琴要点:眼睛正对琴头、在1-3把位,左手手指能垂直按A弦时,左臂应该在琴背的下面,小提琴是放在肩上并用左手大拇指和食指(第1指)的指根关节处托住的,既不要将琴压在肩上,也不要将肩耸起来夹琴。一般应该将琴举高一点,至少应该达到水平位置。很多专业人士都认为,应该用左肩和左下颚将小提琴稳定地夹住,这样才可以使自己的左臂完全自由和和放松,为了实现这一点,很多人都认为需要肩垫帮助。但也有持相反意见的人,他们认为,使用肩垫反而会引起左臂和左肩紧张,因而会影响小提琴的发音,使音质变差。奥厄(Leopold Auer)也是这样的观点。奥厄是小提琴大师顿特和约阿希姆的学生,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小提琴教师之一。他的学生包括米夏·艾尔曼(Mischa Elman)和亚莎·海菲兹(Jascha Heifetz)。仔细分析后我们可以知道,要使左手指有力地将弦按到指板上(这对发音十分重要),左手必须将琴托住,所以,演奏过程中,绝大多数时间,并不需要演奏者将琴牢牢夹住,而是将琴放在左锁骨上,用左下颚轻轻夹住它。至于用肩垫还是不用肩垫,并不是关键,应该根据个人情况决定。 2. 左手手形:拉小提琴左手正确手形可以用下述办法判断:想想自己是怎样松松地握拳的,一般,大拇指将对着2、3指之间。再练习下面两种方法,同时用1、2、3、4指在一把位分别按一根弦。方法一:1指按E弦的F音、2指按A弦的C音、3指按D弦的G音、4指按G弦的D音,此时,大拇指应该对着2、3指之间的位置。方法二:1指按G弦的降A音、2指按D弦的F音、3指按A弦的D音、4指按E弦的B音,此时,大拇指应该对着2、3指之间稍靠近3指的位置。每个手指只按一根弦,而不碰到其它弦,按弦的手指都应该差不多与指板垂直。这两种方法练习左手手形时,左臂保持在琴背下面,方法二比方法一,左臂应该更向内(向右)一些。 3. 手指按弦的压力:将弦按到指板上需要有一定的、足够的力度,为了获得美的发音,按下去要果断、结实,抬起来要干脆利索,富有弹性。对绝大多数人,要做到这一点,都很不容易,需要经过长期专门练习,特别在高把位和使用较弱的第4指。因为各人条件不同,每个人应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和老师一起制定练习计划。每天都应该对此进行专门训练,开始时,一次时间不能太长(不超过10分钟),像体育锻炼一样,要有计划耐心地、科学地增加运动量,完全不感到累就停止,将达不到锻炼效果,一次太累,又可能受伤,后果可能是肌肉劳损而不能继续拉琴。这一点,需要特别用心和小心。 4. 握弓:轻松地握弓,逐步练习到好像弓子自己在运动,演奏者只是稍许扶住它,练到这样的程度,弓子就像是自己右手的一部分。过分地用弓子压琴弦,不可能获取大音量,相反,只会将发音变坏。弓子走向要尽可能与琴码平行,可以先用弓子的中部练习,逐步增加长度,直至全弓。 5.放松:拉琴时,只有自己感到完全舒服,没有任何别扭,才可能发出美的声音,而要做到这一点,在演奏过程中,必须时刻注意放松。无论左手还是右手,用力的时候,必须要有一定程度的紧张,要通过有目的的练习,使自己在演奏进行中,能够抓住很短的乐句中的间隙,放松刚才还在因为发力而紧张的那一小部分肌肉,因而可以有很好的耐力,这一点,也和体育运动很相似。通过这样的练习,即使一次完整地演奏帕格尼尼24首随想曲,仍然可以做到轻松自如。不要以为帕格尼尼的24首随想曲是一般意义上的解决技术问题的练习曲,仅从技术上看,它并不是最难的。其实,它的每一首都是十分优美的音乐,要将里面的音乐表现的很优美,演奏时能做到轻松自如是必须的。 以上这些都是一些技术上必须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但更重要的还是必须形成一种自己内在的对一种美的声音的感受和追求,然后,你才有可能按照这些基本原则,仔细通过自己的听觉去判断,不断改进自己的演奏技术,摸索、寻找和找到那种你认为是美的发音。

黄滨说的很好:最好的境界就是你放松地扶着弓子走。关注弓子本身重量变化而扶着弓子走就是达到了放松最好的境界。 此贴很好,学习了。
613
 楼主| ck2000 发表于 2013-12-21 16:52:0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gengxiangyi琴友提供的宝贵资料。

“更重要的还是必须形成一种自己内在的对一种美的声音的感受和追求,然后,你才有可能按照这些基本原则,仔细通过自己的听觉去判断,不断改进自己的演奏技术,摸索、寻找和找到那种你认为是美的发音。 ”我很赞同这句话,所以我也在培养用耳朵听音色的能力,知道什么是好的、值得追求的音色。

614
 楼主| ck2000 发表于 2013-12-21 17:46: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高山流水zl在2013-12-21 14:33:00的发言:

黄滨说的很好:最好的境界就是你放松地扶着弓子走。关注弓子本身重量变化而扶着弓子走就是达到了放松最好的境界。 此贴很好,学习了。

我认为只是弓子的重量在琴弦上肯定不够,弓子才60克,出来的声音不会结实的。“放松地扶着弓子走”,我想他的意思大概是不要用力捏紧弓子,并且要手臂主动带起弓子的运动。

615
gengxiangyi 发表于 2013-12-21 20:42:00 | 只看该作者

是的,放松,才能把正确的力量传递到弦上.关于运弓的论述是非常多的啊,有许多经典的帖子(都是大师级人的论述).林朝阳教授也论述了很多,有许多形象的比喻(手扶者车把等),看他的视频要有足够的耐心,但确实受启发.另外,我初学时还看了大量郑锦龙老师的帖子,也得到他宝贵的批评和指导.

   其中的以下内容我时刻铭记心上:

回复 gengxiangyi 的帖子本帖最后由 郑锦龙 于 2011年10月20日 09:10 编辑

千万不要进度的这末快。你的热情可嘉,但是方法是典型业余人士的急功近利做法。还是在自欺欺人。达不到练琴的真正目的。要学会慢练。要学会聆听。要学会耐心与不厌其烦的重复,要学会心平静气的自我批判的乐趣。才能走入门小提琴这门艺术。我们的肌肉在记住(掌握)某种动作时。需要上千次的重复。像你这样昨天第二课今天第三课的练法大脑不可能终生记住(掌握)这些动作的要领。结果会是狗熊掰棒子。吃一个丢一个。建议除了张士祥老师的书,一定要加上于博士建议的音阶,两个八度第一把的音阶。HRIMALY。不然你练不出准确的动作和控制能力。利用有限的宝贵时间在练习中追求,雕刻出美的声音,均匀的运弓发声。准确地左右手动作。而不是一课一课的走马看花。浪费时间精力。时间能获得黄金,黄金买不到时间
练琴时要高度集中。在心里放下一切杂念。就像是你一生中最后一次摸小提琴那样的心态。先在脑海里听到你要拉的声音,音准的效果。在脑海里看到正确动作。再用两手做出来。不然的话。没有大脑的影像控制。你等于将错误的信息重复。加深了错误信息的储存量,形成了所谓演奏上的毛病。
林老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两只手就像两条狗。溜狗的主人发号施令(大脑)。手才能够准确地去执行。

616
高山流水zl 发表于 2013-12-21 23:42: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ck2000在2013-12-21 17:46:00的发言:

我认为只是弓子的重量在琴弦上肯定不够,弓子才60克,出来的声音不会结实的。“放松地扶着弓子走”,我想他的意思大概是不要用力捏紧弓子,并且要手臂主动带起弓子的运动。

最好的境界就是你放松地扶着弓子走,这句话涵意很深。弓子的重量60克,而且运弓到弓根弓尖的重量又不一样,怎么可能靠弓子的重量在琴弦上出来的结实的声音,肯定是靠人施力运弓,放松地扶着弓子走我理解为弓是主人,手是仆人。如果是手臂主动带起弓子的运动,则手是主人,弓是仆人。俩种情况都是在靠人施力运弓,这就是意念上的差别,慢慢悟吧,当你有一天觉得你是放松地扶着弓子走,你运弓就真正入门了,多看看林朝阳关于运弓的帖子会帮助理解你放松地扶着弓子走的这句话涵意。
617
高山流水zl 发表于 2013-12-21 23:55: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gengxiangyi在2013-12-21 20:42:00的发言:

是的,放松,才能把正确的力量传递到弦上.关于运弓的论述是非常多的啊,有许多经典的帖子(都是大师级人的论述).林朝阳教授也论述了很多,有许多形象的比喻(手扶者车把等),看他的视频要有足够的耐心,但确实受启发.另外,我初学时还看了大量郑锦龙老师的帖子,也得到他宝贵的批评和指导.

   其中的以下内容我时刻铭记心上:

回复 gengxiangyi 的帖子本帖最后由 郑锦龙 于 2011年10月20日 09:10 编辑

千万不要进度的这末快。你的热情可嘉,但是方法是典型业余人士的急功近利做法。还是在自欺欺人。达不到练琴的真正目的。要学会慢练。要学会聆听。要学会耐心与不厌其烦的重复,要学会心平静气的自我批判的乐趣。才能走入门小提琴这门艺术。我们的肌肉在记住(掌握)某种动作时。需要上千次的重复。像你这样昨天第二课今天第三课的练法大脑不可能终生记住(掌握)这些动作的要领。结果会是狗熊掰棒子。吃一个丢一个。建议除了张士祥老师的书,一定要加上于博士建议的音阶,两个八度第一把的音阶。HRIMALY。不然你练不出准确的动作和控制能力。利用有限的宝贵时间在练习中追求,雕刻出美的声音,均匀的运弓发声。准确地左右手动作。而不是一课一课的走马看花。浪费时间精力。时间能获得黄金,黄金买不到时间
练琴时要高度集中。在心里放下一切杂念。就像是你一生中最后一次摸小提琴那样的心态。先在脑海里听到你要拉的声音,音准的效果。在脑海里看到正确动作。再用两手做出来。不然的话。没有大脑的影像控制。你等于将错误的信息重复。加深了错误信息的储存量,形成了所谓演奏上的毛病。
林老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两只手就像两条狗。溜狗的主人发号施令(大脑)。手才能够准确地去执行。

你说的都是真理,我非常认同你以上的话。小提琴一定要用心悟去拉,雕刻出美的声音,而在于我们的肌肉在记住(掌握)某种动作时。需要上千次的重复。两个八度第一把的音阶就是需要上千次的重复。我每次看朱丽娅费雪的左手,都觉得手型就跟模型一样,让人叹为观止,这肯定是在于我们的肌肉在记住(掌握)某种动作时。需要上千次的重复练出来的。
618
高山流水zl 发表于 2013-12-22 13:11: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高山流水zl在2013-12-21 14:33:00的发言:

黄滨说的很好:最好的境界就是你放松地扶着弓子走。关注弓子本身重量变化而扶着弓子走就是达到了放松最好的境界。 此贴很好,学习了。

 

 

最好的境界就是你放松地扶着弓子走。到了某一天你从关注手给弓子的力到关注弓子本身重量变化,而又到了某一天你突然觉得弓子本身已无重量了,剩下的只有你关注的声音时,你就理解了最好的境界就是你放松地扶着弓子走这句话的境界。

619
高山流水zl 发表于 2013-12-22 13:26: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高山流水zl在2013-12-22 13:11:00的发言:

 

 

最好的境界就是你放松地扶着弓子走。到了某一天你从关注手给弓子的力到关注弓子本身重量变化,而又到了某一天你突然觉得弓子本身已无重量了,剩下的只有你关注的声音时,你就理解了最好的境界就是你放松地扶着弓子走这句话的境界。

我运弓已经走到了觉得弓子本身已无重量了,只有关注的声音的这一步,所以我觉得最好的境界就是你放松地扶着弓子讲的真精辟。
620
eijuy 发表于 2013-12-23 14:48:00 | 只看该作者

分了好几天看完

听录音拉得太好了,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顶一下以表支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22 16:46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