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小提琴被搁置已经很久了,但近来又心血来潮地拣了起来.此前断断续续地自学了几年,没有经过任何扎实的基本功训练,严格意义上讲拉不出一首完整的曲子,有的仅仅是个人琢磨出来的一些本能原始的演奏方法,从书上得来的零散的一知半解的知识,以及从影像片中看到的一些似是而非的技巧动作等等.在这个日益多元的社会里,新潮的娱乐充满了诱惑,但内心深处,小提琴始终是至爱,其它无法取代,自然快乐和烦恼很大程度也源于此.
从即日开始,我会把学琴相关的一些随想,问题,难点,方法等写出来.一方面是记录自己学习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方便与情况类似的学友交流.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希望自己在新的一年能拉一两只完整的曲子.
举报
本周开始练习的内容安排:
1.手形练习,刘民衡写的,大致的顺序是先第三,二,四把,再第一,五把,后第六,七把. 持续时间初步定为3个月.目的为掌握正确手形及音准,要慢速弱奏.
2.J.S.Bach, Giguetta(C大调).持续时间为1周.找一找那种典雅纯朴的感觉.
3.J.S.Bach,Allegro(e小调).持续时间为2周.目的是手形练习,音准,及换弦. 先慢练,熟悉之后再尽可能已正常速度.
谢谢winnersss的鼓励.
我自己最近摸索出一种锻炼手指灵活性的练习方法.
其实就是"变节奏颤指",很简单,用某指(1或2或3)按弦,依次再用另一个靠近琴马的指以不同节奏打指,节奏均匀并力求成倍数关系,
可在任何把位上,也可以结合换把来练.可以在每次练琴刚开始作为类似一个热身动作来进行.
你这样学听上去挺好的 但是你不怕你的姿势错误了吗
先回复winnersss:
你这个问题我会很小心来慎重对待.谢谢提醒.姿势我仍在探索一套属于自己惯用的符合"科学"和舒适感的方式,一时言语难表清.以后肯定会细致谈一下.
今天的练琴比较正常.有一个试验是"变节奏颤指"法应用于手形练习(刘民衡).觉得有价值.但开始练时一定要在熟悉乐谱指法的基础上慢慢进行.
不过我还是要按乐谱在基本掌握手指练习要领之后再加如此的奏法.
那首J.S.Bach, Giguetta(C大调)没有很大困难,完全是第一把位,半音音准要注意,重复的地方注意力度对比.此外第21小节(4个726)有点不好处理,
开始以为乐谱错了,转念一想应该不会.
要奏出什么味道,靠弓子变化行吗还是?这个要请winnersss帮忙.
我觉得J.S.Bach,Allegro(e小调)是一首非常好的练习.对手形,换弦,音准的提高有价值.建议像我这样的初级生要好好练上至少两个星期.
乐谱就在"乐谱共享"里面找.开始不要强求速度,奏的感觉要像费拉丝演奏E大调前奏曲(听起来就像e小调快板的大哥)那样,帅呆了,呵呵.
还有一个提醒,就是练琴前的身心状态一定要有一个"门槛值",低于这个值你要睡觉散步调侃什么都行但绝对不要拉琴.这个"门槛值"是
多大,因人而异(参考值:85).
J.S.Bach,Allegro(e小调)中有地方需要用1指按两根弦(纯5度),有点别扭.如果慢奏1指稍微调整一下也行,但按要求速度要上去.
如果1指触弦部位尺寸足够大,那不是问题.但我的不行.1指同时按A弦的e和E弦的b不太方便.
这是个问题,需要很精细的不知不觉的处理.不知那位愿意谈一下看法.
你说一指按2弦吗?横一点过去按 试试
还有。。我不是什么高人拉 我才学一年 也有自学过的经历
谢谢winnersss回复.横向瞬间的小转动吧.我会试试看.
目前手指练习在第3把进行.{E,A}弦问题不大,{A,D}稍微困难,{D,G}弦感到最吃力.有点僵有点累.有时小指拱形保持不住(反了).
解决办法:
坚持每次练琴都练习这个项目,每次只在一个把位上练,每次只练一遍(聚精会神),一直到自由自如自在为止,估计持续期要几个月.这是必修课.
每一次练琴都是和美丽的一次约会,你要调整自己达到即时的最佳状态.如何做到这样?
很简单,腾出一段宽裕的时间,大致2个小时,泡杯茶,放一段克莱斯勒的随便什么小曲(任何其他名家的演奏均可,吉他,钢琴随便),大约15分钟,
在你感觉到音乐的美妙(你感觉不到,或心情不佳等一点用也没有)时,会有一种力量悠然而生,此时关掉音响(一定关掉),真正的练习开始.
一定要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愿望,要奏动听的音乐,至少要打动自己.
尽量做到,实在做不到的时候不必强求一定要练琴.可以休息干其它,这没什么.不要为了练习而练习.要为美的音乐而练琴.
谢霖演奏的布拉姆斯是最近拿到的,外出就餐回来9点钟左右开始仔细欣赏.只看了第一乐章.从容淡定,不炫耀,声音甜美,连弓明显看到力度变化.
今天练习时间不足1个小时,感觉满意.按顺序,活动手指,换把位,巴赫Giguetta,休息片刻,手指练习(只练第3把),最后巴赫Allegro前半部.
我不练习音阶,很奇怪音阶的音准不容易拉准.我曾试过赫利美利那种,但没有感觉.当然如果你有感觉练习音阶有意思一点不枯燥,那一定有价值,绝大多数人都持这种看法. 但我不认为音阶对业余学者是必须的.
为检验手指练习的效果,刚才试奏了克莱采尔练习曲第二首(几年前练过),感觉还过得去,第22小节的伸张注意拇指稍微向琴马方向近一点点即可缓解紧张.
希望用这课来恢复弓法的训练.一步步慢慢来吧.
同一个音程,比如3-5(小3度),用不同手指,在不同弦上(即高8度或低八度)反复奏出,这样既可练习换把同时也练习换弦并有效强化音准概念(淡化把位概念).
再换另一种音程,比如4-6(大三度),同样方法(手指顺序换一下)反复练习.这样不用看乐谱(根本没有)精力集中在发音上面,做到轻松自如有感觉即可.15分钟左右.
回复winnersss:
呵呵,好啊.一起研究. 我原来看过加拉米安的<小提琴演奏和教学原则>(张世详译,书名大致是),有一本梅纽因谈音乐(书名也忘了). 可惜这两本书搬家时
都丢失了. 近来去买了一本<实用小提琴演奏法>(刘民衡著). 我粗看了一下,觉得这本书比加拉米安的更适用.非常系统完整.不知你看过没有.如果没有
在此就推荐你找了看看. 这本书妙在, 对一种技巧,给出几种练习方法供选择,有针对性. 我目前就采用他的手指练习.
《梅纽因论小提琴》我见过,但手头没有,也许我周末会买来看看.再跟你探讨. 看过梅纽因的传记片,左手很好.演奏很专注,有自己独特的音色.非常精彩.
颤指的练习不能强求.我觉得正确的思路是这样的,在基本掌握乐曲基础上,对自己提出进一步的要求:要演奏的动听美妙,要打动自己.为了这个目的,在需要的地方
自然会用到颤指.为了练习颤指而练习颤指的哪些机械性动作不见得有效.可以选用巴赫的小曲子,试一下. 梅纽因说过,他小时候的颤指动作自然形成的,老师让
快快就快起来了.当然天才,神童自有其神奇之处.他主张在指板上下快速滑动的那些动作也是有益的.
有魅力的颤指很难,我从前的放弃很大程度是不满意自己的颤指.慢慢琢磨一下,应该从左手大拇指和各指外面的那个关节上找原因.不过目前这不是主要练习项目.
手指起落,手形练习应引起足够重视. 今天自编了以个手形预备练习,可以在刘民衡练习前面进行.1~7把位,4根弦;G弦的1,3指,D弦的2,4指,注意1或3指的保留(其
它各弦类推),以C或D或降B调练均可.
在完成安排内容之后的即兴演奏练习应该得到鼓励.但注意不要与正常练习冲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24 22:18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