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琴笔记簿] 提琴人生从40岁开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学琴妈妈 发表于 2010-5-11 19:5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琴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小提琴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2010-03-12

一月中开始陪女儿上提琴课,今天开始自己也正式拜师。一来女儿在家练琴有个伴;二来从小喜欢唱歌,但音域狭窄,提琴可以做替代来弥补遗憾。

今天第一堂课:教拉空弦,及女儿入门教程上的空弦练习曲。
回家对着镜子拉空弦,每天一刻钟。

问题:换弦拖泥带水,下行弓行至中部老打哆嗦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1-9 20:47:20编辑过]
艺术的真正意义在于使人幸福,使人得到鼓舞和力量。——海顿
2
 楼主| 学琴妈妈 发表于 2010-5-11 19:53:00 | 只看该作者
2010-03-19

空弦拉得差不多了,实在没什么好听的。网上看到弓行直的窍门:眼睛盯着弓子触弦的地方,保持行弓全程都在同一触点上。 效果非常好,自然而然地直了。拉一刻钟后,右手手腕发酸,下巴夹琴发痛。

今天教第一指。
上把位的手势看似轻松,其实别扭。试验一下:坐在桌前,左肘自然置于桌面,上臂与小臂成V字形。左手掌背朝前,与小臂成一直线。肘部不动,左手小指带动手带动小臂朝左侧旋转至极限,保持数秒。不一会儿肱三头肌和指伸肌就开始抗议。

回家拉风箱锯木头,惹得先生频频抗议。琴谱上两行一首的小曲子,看着就能拉。老师伴奏的部分当然还不会拉,叫儿子用钢琴来伴。听着二重奏,很有味道。

问题:音按不准。要不要贴胶布呢?想了想,不要。
3
 楼主| 学琴妈妈 发表于 2010-5-11 19:54:00 | 只看该作者
2010-03-26/2010-04-02 / 2010-04-09
休假两个星期,出游。没有练琴。有点想念。

2010-04-16
渡假回来后,这个星期复习了空弦和一指的曲子,又把二指的所有曲子以及部分三指的曲子按照自己的理解拉了。因为有钢琴基础,没有觉得困难 --- 除了弓上杀鸡的声音。

去回课:老师为我的进度惊讶,同时指出了缺点 --- 自己摸索的时候,指法错了。原来摁二指(中指)的时候,一指(食指)应同时摁弦;摁三指(无名指)的时候,食指中指也保持在弦上。这个不同于钢琴。

一二三指的曲子一个个拉下来,老师除了纠正指法外,其他都说不错,特别夸了音准。他希望下堂课把四指的十多个曲子一次拉完,五月份就可以拉开塞了。 我觉得太快,指型指法都没有固定好,光求快最后也许基本功上要返工,会不会得不偿失?
4
 楼主| 学琴妈妈 发表于 2010-5-11 19:54:00 | 只看该作者
2010-04-23

三指的和部分四指的曲子自己拉完,都是些群众喜闻乐见的童谣民歌。“老麦当劳有个农场”之类的曲子总是跑不了的。

回琴:特别喜欢与老师合奏,感觉好像真能拉琴了似的。当然,老师的琴声圆润丰满,和我的杀鸡锯木不可同日而语。

问题:持弓总是不得劲。目前的姿势是拇指托杆,中指无名指搭在杆上完全不用力,感觉音很飘。让老师纠正,老师说挺好。(?! -- 和网上搜得的照片实在不一样。)
5
 楼主| 学琴妈妈 发表于 2010-5-11 19:55:00 | 只看该作者
2010-04-30

四指的曲子拉完了。 小指短,音准是个大问题,特别是节奏快的时候。譬如这个“大鳄鱼”:4/4 A大调 || 5 4 3 - | 3 2 1 - | 1 i 7 i 5. 4 | 35 25 1 - || 最后那节 35 25 够我小指野蜂飞舞一番。

接下去练什么,老师的意思还是开塞。看我犹犹豫豫的样子,建议我这个星期回家先把开塞第一首练一半下来,下堂课他把入门教材第二册带来让我自己比较。

回家坑哧坑哧地把第一首从头到尾摸索了一遍,从入门第一册到开塞在难度上绝对是个大飞跃。曲子长了两倍,手指头忙个不亦乐乎。 发现如果按照老师的要求保留手指,就根本不能保证按节拍换弦。不知是我的指法不对,还是练快了以后就不需要留指。无论如何,基本功不过硬。何止不过硬,简直是不存在。没有几个音是一按即准的,都要来回揉上两下才能找到点。幸亏我的相对音高尚可,否则就完了。

把曲子分为九段,每天攻两到三段,回琴前一天再连起来练。同时,自己在网上找了舍夫契克的左手技巧练习谱。成人学琴的优点在这里就显现出来了 --- 这种让小孩子望而却步的枯燥练习,我因为理解了它的益处和重要性,就非常乐意下这个苦功。而且成人学琴没有任何成功的压力,因为此生不可能再练成海菲茨,能拉出曲子来人家就觉得很不错,所以能够自得其乐。

从网上下载Sevcik的时候,顺带浏览了中国小提琴网上的一些训练技巧,不禁跃跃欲试。 一个小时的练习,准备把它分成: 15 分钟空弦,25 分钟Sevcik 左手练习,20分钟开塞。

把谱放在钢琴架上老要弯腰低头凑着看,估计是前一阵子沉迷于“植物打僵尸”的结果。新的隐形眼镜还是提琴谱架? -- 去网上订了个谱架。
6
 楼主| 学琴妈妈 发表于 2010-5-11 19:56:00 | 只看该作者
2010-05-05

练了几天,发现音准惨不忍闻的另一个原因是左手拇指在琴颈的位置。 应该是拇指第一关节轻轻靠着琴颈左侧,而不是第一指节垫在琴颈底下 --- 那样的话,左手没有参照点,摁弦的四根指头自由活动的空间过大,容易手舞足蹈做无用功,落点不准就不可避免。 Heureka! 纠正了姿势以后,至少能摁准一半的音符,之前不能保留手指的问题也解决大半。

另一个进步是右手运弓。从肩关节,上臂,肘关节,下臂,腕关节,右手,手指尖,像小时候的一种钥匙圈挂件 -- 一条节节活动的银鱼一般,各节虽然有各自的功能,但运动起来是一个整体。上行手带腕,腕带肘,肘带肩,下行反之。这样一来,声音就圆润多了,至少是一种充满诗意的五音不全。

计划里的时间分配没有得到实施 --- 空弦才拉了五分钟,先生就强烈表示抗议,Sevcik 的左手练习同样下场。 只好各拉了五分钟,手好歹也松了些,集中精力拉开塞。 如果不是左臂因长时间保持与肩同高的姿势而开始酸痛,本可以再多练些。如此只练了三刻钟。整首曲子在一分30拍的节奏下用上半弓拉,拉顺了。 练琴绝对是个量变引起质变的活计。
7
 楼主| 学琴妈妈 发表于 2010-5-11 19:58:00 | 只看该作者
2010-05-07

看女儿上课的时候就跃跃欲试,等不及老师听我这个星期苦练的成果 --- 开塞第一首全部拉下来了。在一分48拍的节奏下基本没有错音 --- 这是我目前,在保持音准的情况下,能达到的最快速度了。

终于轮到我上课。 刚拉了两个小节,老师就叫停 -- 弓用得太少了,别说中间的三分之一,估计连六分之一弓都不到。 你试试拉全弓,他说。天啊,速度立刻慢下来就不说了,弓行不均匀不断锯木,且时时粘带邻近的弦发出各种杂音。好不容易拉到反复段落,老师发慈悲让我停下。 自以为进步飞速就落得这个下场。

老师讲了下面几点:
1) 这个曲子“比较简单” (---老师原话。估计搁两三个世纪前我会穿着鲸骨裙立刻晕倒在地),主要练的是运弓:或全弓,或上半弓,或下半弓。拉得慢一些不要紧,重要的是熟悉拉整条弓时手和手臂的位置。
2) 能把谱背下来当然是好事,但背谱不是为了能够看着左手摁弦。应该争取能不看左手,全凭听力和手指的熟练程度达到音准。
3) 左手尽量保留手指在弦上,能留多少留多少,能留多长留多长。
4) 我左手拇指的指根关节会“反弓”,必须注意拇指从手腕到第二指节保持直线,否则以后拉久了容易得腱鞘炎。

本周作业,在用全弓或上半弓练第一首的同时,开始练习第二首。 噫,老师以为我成天没事在家练琴不成?

给自己总结了一下,主要是基本功 --- 拉空弦和练音阶 --- 没有过关。 这个星期练琴不管先生是否抗议,每天练足一刻钟空弦,一刻钟Sevcik第一首,一刻钟复习第一课,一刻钟练习新课。
8
 楼主| 学琴妈妈 发表于 2010-5-11 20:00:00 | 只看该作者
2010-05-09

这些天拉琴有些上瘾。早上起来,缩短早餐时间,争取能把练习曲拉上两遍,晚上睡觉前闭着眼睛在脑子里过乐谱过手位。今天欲罢不能,索性练了一整天的琴,很对不住邻居 --- 天热了,总得开个窗,小提琴声又是特别能传远的。(补:刚才去网上订了个消音器。)

老师让拉开塞第二首,但是没说指法和弓法。 照着谱拉了一遍,发现如果完全用分弓根本拉不了。谱上的连音想来都该用连弓演奏,可是连弓老师还没教过。 除了自力更生别无他法。 在网上搜到一个林耀基老师教开塞的视频,里面有学生演示全曲,仔细看了人家是怎么运弓的,依葫芦画瓢地照搬下来。 一弓要拉八个音,难啊。 攻城不怕坚,练琴莫畏难。先从一弓两个音开始,慢慢加到八个音。虽然手指按弦不够脆,一弓八个音完全不均匀,到底也给我拉下来了。 手臂酸痛的时候就去园子里转一圈,拔拔杂草,给门前那棵发了细芽的牡丹哼哼歌,回来接着练。

老师说不要看左手,第一首的谱子我已经背下来了,干脆就闭着眼睛练。还提了点速度。一开始那个难听,左右邻弦夹带不止。不管它,多练几遍以后,手臂慢慢地找到了各弦的位置,夹带少了,音也准了速度也提高了,真是一举三得。

练琴热情那么高,开塞练习曲本身好听也是一大原因。林耀基老师视频里那个小女生基本功肯定不错,但是曲子没有表情,第二首的节奏拉得乱七八糟,不能多听。在 Youtube 上找到一个阿根廷提琴教授的录像,整本三十六首齐全。全部下载了当范本听。
9
提琴韵 发表于 2010-5-11 21:40:00 | 只看该作者
绝对没问题。一年后一般曲准保拉好
10
 楼主| 学琴妈妈 发表于 2010-5-12 17:34:00 | 只看该作者
2010-05-11

昨天晚上到家晚了,开始练琴已是九点半。怕吵了邻居,只用了一点点弓轻轻地拉蚊子音。开塞第二首居然被我练得几乎很顺。连老师要求的表情符号都能顺带练一练 -- 要响就靠琴码,要轻就移向指板。 练了一个小时,踌躇满志。

今天早上起来,放开声音一拉。完了,拉连弓的时候还是蚊子哼哼。靠近琴码也没用。若要响,弓行就快;行弓快,一弓就拉不了八个音。这个苦闷!

另外,小指短(5,8cm),若按老师要求保留同弦上可保留的所有手指,有些音很难拉。譬如开塞第二首结尾处,在D弦上先F后A,如果保留食指在E上,中指在F上,小指基本按不准A,拇指缩到琴把下面也没用。 留,还是不留,这是个问题。

左手食指和中指上起茧子了 --- 据说这是按弦不正确的结果。晚上上锉刀。
11
 楼主| 学琴妈妈 发表于 2010-5-12 17:35:0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提琴韵鼓励!
12
 楼主| 学琴妈妈 发表于 2010-5-12 18:02:00 | 只看该作者
2010-05-12

在网上看到一个练舍夫契克的方法:每天练半行,大约三小节。每节独立反复拉:1) 一弓一音,一音四拍。 2) 一弓四音 3) 一弓八音 4)一弓十六音。

原来Sevcik 不是一首一首拉的,怪不得我总觉得这曲子没有歌唱性,无法背谱,从头到尾拉下来,头昏脑胀手指抽筋,还不明所以,不知道到底练了些什么。

想来按照这个练法就可以改善连弓音不匀不响亮的状况。今天回家试试。

昨晚拉了一刻钟空弦,发现练到最后,换弓时有一些划弧线的感觉了,弓也有些粘弦,手臂也放松了,音色也圆润多了。这和气功打坐有些像,要进入得气无我的状态总得坐上一会儿。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5-12 18:05:38编辑过]
13
 楼主| 学琴妈妈 发表于 2010-5-14 03:22:00 | 只看该作者
2010-05-13

.

看人挑担不吃力。 用舍夫契克改善连弓不均匀的想法很好,实施起来难度很大 --- 一弓八音起手指就不听使唤,让它抬起,它还死死地摁在弦上;让它摁下去呢,却在那里仰天长啸。回到一弓四音,它又不愿意,自作主张地加上一两个音,让人哭笑不得。

.

Kayser 1 依旧用上半弓慢拉,只求音准,不求速度。有的时候手指按偏了,下巴和嘴都会帮着往正音上拱,牙关咬得紧紧的,拉完了整个牙床痛。

.

Kayser 2 呢,基本就是能拉下来。最大的问题当然是后半节的连弓。明天去回课就是这样了,丑媳妇也是要见公婆的。

.

“默默无穷动”版主给我提了以下建议,非常好,争取拉琴的时候能想到那“八项注意”。

.

1) 后半部分一弓八个音时,音拉不均匀

.

左右手协调性不好,一弓八个音在练习的时候分解成一弓四个音拉。上半弓两个,下半弓两个。注意弓段分配。注意左右手协调,注意运弓平稳,注意发音均匀,注意弓速一致,注意弓子走直,注意弓子换弦,注意右手平面。

.

2) 拉连弓时,特别在E弦上,声音很轻,靠近琴码也无济于事,尤其是拉上弓的时候,运到下半弓就是蚊子哼哼了。

.

握弓手不直接在弓上加力,而是靠弓子本身重力发音。弓毛与弦粘合无论是弓子走到哪个地方都要保持粘合程度上的一致。

.

不知LZ是否做到这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5-14 3:23:31编辑过]
14
 楼主| 学琴妈妈 发表于 2010-5-15 01:28:00 | 只看该作者
2010-05-14 刚回完琴回来。

.

Kayser No.1. 老师: 不错。接下去要做的是 1) 盲拉 2) 提高速度,争取能到 80-90之间。

.

自我感觉:注意力到后半截的时候就不太集中,呼吸也不匀了,为了达到音准,有些段落简直就是屏着呼吸在拉。这样一来,“放松”二字就无从说起。不放松,音准更糟糕。

.

Kayser No2. 老师:不错。(对于我自己摸索的连弓并没有夸奖,我知道这对老师来说是小儿科,但是对我这样学琴的老太太拜托给点鼓励吧)。上下两半本来的速度差比较大,可以分开练,上半部快些,下半部慢些。一弓八个音拉不匀,可以改为一弓四个音。 接下去要练的是 1)连弓均匀 2) 注意表情符号。

.

最主要的是解决了我自学过程中的一个疑问:GABH CDCH 中 BH的指法,(同样的还有 GEF(Fis) GABG 中的 F-Fis). 原来都是用1指“滑”过去,按完第一个音迅速离弦换到第二个音。作为辅助,右手可以同时给弓减压,这样听上去就不是滑音了。

.

问老师是不是可以给我加个手指练习,提高连弓均匀度啊? 老师给了这个练习:

.

随便在哪根弦上,(一般用A弦),半个音阶 1 ---/ 2345 //:5432://(10次) 1 ---/。 速度从 60 开始,逐渐提到120。

.

这个星期的功课:复习 No1, No2, 若有富余,开始学习 No 3

.

就酱。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5-15 1:53:23编辑过]
15
wld4803 发表于 2010-5-15 09:51:00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练琴很认真啊,一开始就练《开塞》了,佩服。我老婆比你还要大10多岁,也是老年学琴,学了一年多了,开塞也只练到4、5课。开塞对年长一些的成人初学者还是有些吃力的,练到第4课就知道了,小指伸展,手很累的。正如你所说,练琴放松是很重要的,注意不要练僵了手指。
16
sunshunoo8 发表于 2010-5-15 10:40:00 | 只看该作者
17
peipeiwen 发表于 2010-5-15 10:52:00 | 只看该作者
钦佩楼主的才能与心态,祝你进步神速
18
 楼主| 学琴妈妈 发表于 2010-5-15 17:11:0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刘先生,sunshunoo8 和 peipeiwen 的鼓励!

.

谢谢刘先生指导!拜读了刘太太的学琴笔记,非常佩服她的天赋,毅力和恒心,更折服于您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的教学。

.

拉琴两个月下来,觉得个人的天赋固然是一大决定因素,但更重要的是老师的教学经验和方法。 我的老师在音校读研 -- 音乐教学,但实战经验毕竟还少。他人很好,看在这个份上,我就当一回实验小白鼠 :-)
19
 楼主| 学琴妈妈 发表于 2010-5-15 23:38:00 | 只看该作者
2010-05-15

补记一下。昨天课上,老师听完我回课后请我和他一起拉那两首曲子。和老师合奏的感觉,好像刚学溜旱冰的时候,让一个会滑的同学拉着手往前带一样,和自己跌跌撞撞往前摸的感觉完全不同。在拉琴的过程中,听着老师的音,自动调节自己的摁弦,以期同音合拍,结果拉得水平比练习时高出一截。

.


今天练了:1) 空弦。着重于不把音拉成橄榄球,两头小中间大。

2) C大调和F大调音阶,对应开塞 No1 & 2.

3) 开塞 No.1. 今天完全盲拉,有几句能够把音完全拉准了。与其说是音准提高了,不如说是肌肉记忆巩固了。

4) 开塞 No.2. 着重练连弓部分。虽然老师说可以一弓四音,还是练了一弓八音。再次感受到,练提琴很大程度是个时间问题 --- 今天拉八音不但不觉得弓不够长,反而觉得它太长了。也就是说,左手的速度提上去了,但右手的节奏还没跟上。怎么让两个手联合起来,不用说,也得多练。

5) 开塞 No. 3,粗略的摸了一下。这个曲子的难点不在用弓,不在音准,而在于 -- 它实在太长了!! 粗略把曲子分为18个乐句,4个乐段。打算一天攻一段。

.


下课的时候老师问我是否下次能把Rieding的Concerto 带来。这个作曲家我还从未听说过。问了名字的写法,回来在网上搜到了他的b小调协奏曲。浏览了一下,都在第一把位,应该能拉下来。但是我现在练的曲子都是C和F调的,b小协手型是D调,容易混。我把C和F拉熟了先。从网上下载了Perlman 的录音,先听个耳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5-18 15:15:34编辑过]
20
 楼主| 学琴妈妈 发表于 2010-5-18 15:29:00 | 只看该作者
开塞 No. 3,弓子的分配是个问题:短音拉1/4弓,长音是拉全弓呢还是拉上半弓?试验多次,拉全弓的好处是分得出长短,但声音有时刺耳,盖弓不咬弦之故。拉上半弓音色是好了,但长短会混杂,有时候短音也拉了整个上半弓,而不是 1/4 弓。 想了想,觉得目前弓法比音色重要,选用全弓。

Sevcik练得很气馁,用时髦话说,没有最枯燥,只有更枯燥。前两天搜到海娃乐队网站上提供的音准练习资料,很像钢琴的哈农练习,很有亲切感,下载了开练。四弦上的简单音准练习以及第一首正规练习,感觉很好。练完以后拉 开塞 No.1, 音又准许多。

开塞 No. 2,打算这周先搁置在一边,因为已经练得有些麻木了,觉得机械重复没有进步。下周返回头来练,添些新鲜感 --- 俗话说,小别如新婚。

Rieding 的b小协,对照 Perlman 的录音研究了一下谱子。第二乐章是最容易的,拿出来从头到尾拉了几遍。 昨天上下班的火车上,中午吃饭的空隙里,在脑子里背谱,左手摁空气弦,晚上回来一拉又顺了好多,随着音乐摇头摆脑,自我陶醉。这就是郑锦龙老师说的“懒人练琴法”吧,多用脑,事半功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24 19:16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