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心得体会] [原创]六年一剑试锋芒

[复制链接]
281
zh_e_mail 发表于 2009-7-18 23:28:00 | 只看该作者

野渡: 看过你小孩学习近况以及练琴情况,大概写了一些自己小孩当时的情况,不知为什么给删掉了。

我们一直很感慨,小孩比较庆幸,在初一之前,就比较扎实的打好了小提琴的基本功。在13、4岁时,跟小D学,参加过一次演出,其中他自己独奏了维厄当的第四小提琴协奏曲,以及与小D一起表演了萨拉萨蒂的那瓦拉。现在看那时的表演,虽然还显得幼稚,但技术上是扎实的。其中维厄当的第四小提琴协奏曲有大量不仅是双音,还有三根弦同时拉的,儿子说海菲兹拉此处用的是跳弓,而我当时用的是连弓,而用连弓把三根弦拉准是很难的,只知道格雷米欧也是这样拉的。

记得上初中时择校,也是挺麻烦的事,儿子小学期间,从没上过任何补习班,即便英语也从未学习过,只是在很小时,我给他讲过几个英语小故事,可也未坚持下来,即便字母也不认识,我也从不主张死记硬背。结果孩子在应试方面有些缺欠,考了几个初中,均未被录取,当然仅仅10钟的考试,好几千人,一拨一拨考。后来我们上了特长班,学生都是学艺术的,学习气氛很差,大多数都不学习。刚上初中,就有外语考试,认为学生都已经在小学学过,儿子回来抱怨,老师出了一黑板的题,自己出了看懂了一个and,其他一概不认识。到了期末,英语成绩就赶上来了,不久在班级里英语就拔尖了,也看不见他怎么学,我从未听他读过英语,可是他有良好的听力,他甚至经常纠正我的发音,我曾一直以外语好自居,同老外交流也不觉困难,可经常遭到儿子的指责,是他是我觉醒,其实自己的英语还很蹩脚。我感觉音乐对他的语言能力有好处,学外语能听懂是最重要的。

儿子就是在学习空气不好,而自己在小提琴发展又很迷茫的状态下,度过漫长的初中,有的学生上网吧,他认为是不好的行为,一次同学挟持他同去,他赶紧打电话来让我去救驾,我安慰他,无所谓,你就去一次吧。他那时甚至偷偷监视我上网干什么,后来他才告诉我。我乘共交车,去争座,他对我表示十分的轻蔑,每当我吐痰,随手扔东西他都要斥责。我家呀,是小子管老子。一次放学回来对校长赞不绝口,看见校长亲自检起废纸,扔掉垃圾箱。

在初中,他学习比较努力,中考时,考入了省重点校,本来在初中自我感觉良好,可到了高中,这里聚集了全市的学习高才生,他就抬不起头,学习成绩也是在班级的后面,每当考完试,总能听他说,我嘎过了4个,或5个。分文理科,他没听我的劝告,选了文科,理由是少受些累,自己也并不对文科感兴趣。70人的班级,成绩总是在后面,数学经常是30多分,在学习上,从小到大,我们从未给他施加过压力,随着长大,练琴也是他自己的事,在初、高中阶段,一度没有跟老师学,几乎处于中断状态,只是每天他为了抒发自己的内心郁闷,拿起琴随手拉一拉。这段时间也能持续三年吧。有一种说法,一个人的音乐能力发展在19岁时就完成了,也就是,过了19,音乐才华,不去发掘,可能永远不会在开发了。这个倒是没什么严谨的证据,但培养还是趁早。因此在中学这段时光,他对小提琴学习基本出于中断,停滞状态,没有了奋斗目标,自己也不想练。

到了高三,一次同他谈,学习成绩怎么上不去,我们一直鼓励他,你是最棒的,肯定能上去,可他告诉我们自从上了高中,自己根本就没学习,主要原因是对现在的应试教育不感兴趣。我们也无法责怪他,那现今我国这种状态,也不是我们能改变的,还是自己要适应这个社会。最后问他到底喜欢干什么,他说还是喜欢音乐。家长都是爱自己的孩子,总要尽量满足他的愿望,那么就帮他试一试吧。在跟贾老师学过几次,贾老师是国家一级指挥,一次他同我们谈,我真希望他能用自己的本事敲开音乐学院的大门,现在能守住古典这块阵地的人不多了,在北京、上海的音乐院校里,一些老教师还守着,你们要抓紧,刻不容缓。我在音乐上能给他指导,在小提琴方面,他还是需要一个小提琴老师。

一天,妻联系上了X老师,说:小孩一直在普通学校学习,现在还是喜欢小提琴,尽管对我们来说,做出这样的决定很难,可还是想试一试,约好了时间,告诉了儿子,儿子抱怨时间太紧,还不到一个星期,你应该早些告诉我,我们也是刚做出决定,你到底怎样,让老师鉴定一下。

工作要持之以恒,真诚的艺术家不能借口情绪不佳而束手坐待。——柴可夫斯基
282
zh_e_mail 发表于 2009-7-20 08:43:00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如约到了,儿子准备了帕格尼尼17,以及其协奏曲还有老柴,早在初一,帕格尼尼随想曲已经跟老师练过2遍,跟小D学,又练了一遍。小D自幼也跟老师学了长达12年琴,后来上了省歌,做了首席,曾经在上音进修了2年,是从袁培文。小D曾多次举行过音乐会,一次,独奏音乐会上,将鲜花献给了自己的恩师,还记得当时老师的讲此事那高兴的神态,老师讲了小D儿时的学琴情况,也是个老实的孩子,从不与他人玩耍,有时间就专研,老师在艺校的几个书架上的音乐书籍、谱子他都看了个遍。老师自幼跟白俄老师学琴,有大量珍贵的俄罗斯音乐资料、谱子。记得儿子跟老师拉老柴时,老师把俄国版的谱子拿给我们复印,老师说只复印第一乐章,我们也没多想,只是复印了第一乐章。老师的一个考入厦门音乐学院的学生,一次去老师那儿找谱子复印,刚好赶上儿子上琴课,感觉老师那儿是个宝藏,什么资料都很全。老师去世后,他的女儿把部分谱子,许多是俄罗斯原版,以及她的70多张CD给了儿子。老师当时最牵挂的就是儿子的发展,原本可能想把他推荐给薛老师,最后还是给了小D。老师的老朋友,马琬华,一个70多岁的老太太,她是很出名的钢琴老师,曾给在省歌的小D做钢伴。她讲,在老师病逝前一天看望,老师可能是回光反照,兴奋地同她讲了一个多小时的话,谈到了儿子,说我的学生还在小学就开始拉老柴了。马老师也说,小D以前的发音比较木,自从上海进修回来,音色变化好多了。

儿子在与老师学琴期间,老师多次提过的另一个学生世杰,非常出色,在我们心里他一直是榜样。儿子练琴,开始不仔细,经常是老师留的新练习曲,一周后去老师那过课,会有许多错误,老师非常生气,你太不仔细,你看世杰,留一个新练习曲,下次肯定准确无误练好。后来,终于有一次我们与世杰在老师家相遇了,老师对我们说:这两个孩子各有特点,你们如能互补一下就好了。一次比赛中,听到了世杰拉琴,声音十分宏大。老师对我们给孩子买的万元琴赞不绝口,十分喜欢,当时他说世杰也买了一把新琴,才260,虽然赶不上你的这把琴这么漂亮,可也是相当不错。

当时我的外甥媳妇,儿子的小嫂跟我们同去的,她是钢琴专业毕业,现在乐团里,封号钢琴家。平日里带几个学生,为挑选一个钢琴,就能得到3000元的报酬,听她的家人讲水平及其高,经常为名人演奏,她母亲也向我们讲述了当年求学的艰难。现在是扬眉吐气了。儿子当时拉了帕格尼尼随想曲,X老师很高兴,说你为何要紧张,你比我拉得还好那。准备的其他曲子也没听。儿子的小嫂就问:能否考上,搞专业,老师即便说:没什么问题。她接着又问了一些,关于儿子技术、基本功,老师都给予了肯定。

我们问多长时间上一次课,老师说你们自己定吧,怎么上都可以,我们打算半个月或一个月上一次。感觉儿子基本功不错,感觉也可以,许多内容自己完全可以自己练,后来我们也是这样上的。

283
琴隐消声海 发表于 2009-7-20 20:54:00 | 只看该作者
浓缩的是精华!里面是历程
284
 楼主| 野渡无人 发表于 2009-8-10 14:26:00 | 只看该作者
暑假期间领孩子去北京玩,期间通过网友和其他人介绍,拜见了两位老师。第一位,是原来一个乐团的首席,对孩子评价是虽然能力不错,但基础太差。另一位到没这么说,只是提了一些需要加强的东西,比如双音,慢速还可以,一快了就乱。还有十度和换指八度,这些练的很少,虽然从去年开始接触十度和换指八度,但因为需要手指拉伸,孩子经常偷懒不练,反正老师也很少检查,基本等于没练。但维尼亚夫斯基里有换指八度,一拉就露馅了。我们分别观摩了两位老师给附小的孩子上课。第二位老师要求尤其严苛,一堂课下来,布鲁赫g小调,拉了一段还不到,音不准不往下走,其实在我们听来都比较准了,可还不行。总体来看,专业的学生运弓很扎实,音准节奏都比较好,但也并非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可望而不可及。茸茸的体会是要想拉好琴,一定需要时间积累,比如音准,想要达到那些专业老师要求不是不能,但由于没有时间去磨,所以远不如那些专业的学生音准稳定。
285
zh_e_mail 发表于 2009-8-10 15:41:00 | 只看该作者
通过专业老师的指点,找到自己的问题,有针对性练习,也是个有效的方法。伸指8度,也是较难的技术,要经过正确的练习。双音一般要经过舍夫契克双音准备练习,双音音阶练习。音阶总共就那么二十几个调,一条条仔细练,培养听音,手动作感觉,双音听差音,祝你们能克服这一基本的障碍,有了好的音准,就更加有信心了。
286
 楼主| 野渡无人 发表于 2009-8-10 15:56: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zh_e_mail在2009-8-10 15:41:00的发言: 通过专业老师的指点,找到自己的问题,有针对性练习,也是个有效的方法。伸指8度,也是较难的技术,要经过正确的练习。双音一般要经过舍夫契克双音准备练习,双音音阶练习。音阶总共就那么二十几个调,一条条仔细练,培养听音,手动作感觉,双音听差音,祝你们能克服这一基本的障碍,有了好的音准,就更加有信心了。

好,就按您说的去做。

287
zh_e_mail 发表于 2009-8-10 19:13:00 | 只看该作者

没错,通过练音阶,培养音准,是学习小提琴有效的方式。 只是别机械,有的把音准说的神乎其神,其实我们听到的琴音是多种频率混合音,一个简单的判别就是拉的音要好听、顺耳。当然通过听钢琴、电子琴提高耳力也是有帮助的,但他们跟小提琴的音是不一样的,只是作为比对的标准。

有些特殊的人才,并没经过太多的音阶训练。如斯特恩,当年跟帕辛格学琴,想得到这方面的训练,可是帕辛格什么也没教,只是和蔼可亲,他也是梅纽因儿时的老师,梅纽因当年回忆:帕辛格只是让他快拉,再快,其他姿势,手型什么也没教,结果养成了坏毛病,后来肩部有伤,差点拉不了琴。斯特恩不得不从贝多芬D大调中找音阶似的练习。而艾达.亨德尔跟卡尔弗莱什学琴,她自幼不爱拉音阶,卡尔弗莱什也没逼她拉他的音阶体系,而亨德尔拉的音乐,海菲兹都十分敬佩,而他是以练音阶而著称的。而舍夫契克也从没按自己的左手训练来训练自己的弟子库贝利克。

拉琴充满辩证,有时慢就是快,以前听过一个经商的老头经常说的口头语:贱就是贵,贵就是贱。小提琴教学一般遵循的:要通过音、双音准备和双音音阶练好音准,其实所有的曲子都是由这些音组成,人们对调性的印象就是感情色彩,牢固地掌握音阶中的各个调,建立好的音准,对以后的学习至关重要。

当然了,音阶训练又是极其枯燥的,一般每次练习不宜过长,以免厌倦,但要仔细。

288
stonewu 发表于 2009-8-14 09:43:00 | 只看该作者
写得太好了,我想起我妈妈
289
 楼主| 野渡无人 发表于 2009-8-20 11:19:00 | 只看该作者

从北京回来以后,练琴时间加倍了,想在暑假期间多打打基础。经过观摩别人上课和拉琴,茸茸在练琴态度上比以前认真了,音阶每个音都对音,以前只是能对空弦的对,有点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的意思。练习曲也是一句一句练。不到两周的时间,音准在慢拉的情况下已经向更高的标准迈进。不过进度超慢,练习曲就拉了两句,音阶琶音刚能加到一弓3音,老师说在这时候千万不能松懈,一松又回去了,要保持这种状态,不用很长时间就能把音准稳定下来。茸茸自己有时也自言自语,啊,真准,或者问,你听怎么样?我说我听不出来,只能看你的态度是否认真。我希望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强化练习,她对自己有个更高的标准。

我感觉很少有孩子学不了小提琴,专业的学生或者说好的学生也不是有多高的天赋,只是标准不同,要求不同,如果按照一个高的标准去训练,拉好琴是没有问题的,但关键是这个标准要扎根在孩子心里,他们自觉用这个标准去判别才行。当然还有一个客观的条件,就是时间。标准越高需要的时间越长。

290
zh_e_mail 发表于 2009-8-20 17:16:00 | 只看该作者

你家茸茸这种认真是可喜的。首先是音阶中的音拉的准,才是练习曲和乐曲中拉准的保证,音准了,就好听,自己的信心和兴趣就增加了。适当真诚给予表扬,她会更加自觉有动力。

你说得对,大部分孩子的条件都很好,完全可以学好小提琴。许多专业学生条件未必就好,天赋只是一种优势,你不利用好,也显现不出来这种优势。儿子的一个同学,我看她拉琴,很有难度的曲子,她本身条件也很好,技术也不错,可拉起来就是带有不认真,本该拉好的地方,就是拉不好,包括音准。他的另一个初中同学,他条件很好,很聪明,他妈也以自己的儿子条件好而骄傲。这个孩子我也很喜欢,很机灵,聪明,有灵气。每个假期都来我家同儿子在一起交流,在观看DVD,他对音乐很敏锐,很细微的一些问题都能发现。我感觉他家长从小对他培养上有些问题,学琴更换许多老师,最后基本功没打好。同他家长交谈,我感觉他妈是比较精明,很能算计,她也为自己所做,包括对孩子的教育上所做的努力而自喜,虽然他也走上了专业道路,可是在琴方面,我感觉她家长多少孩子给耽搁了。当然这孩子本身很好,性格,社会交往都不错,将来我也不怀疑他一定会有很好的发展。

学琴中,拉琴的标准既要客观,也要考虑到孩子现在的实际情况。要根据现在的情况做出合理的要求。

其实拉琴的标准,要求随着水平提高也是可以无限提高的。好的老师就是有经验,对这个孩子,此时的要求应该是什么,之后在怎么进行。老师不一定论述很多,用不着费太多口舌,就是要求你现在先这样做,一步步,很自然就像好的方面发展了。

如果把学琴阶段化为初级和高级阶段,在初级学琴阶段,能打好基本功的老师就是好老师,如果基本功都没过关,还谈什么其他音乐,艺术上的。

基本功的训练,尽管比较枯燥,适当的作小孩工作,端正态度,用心感受,别机械,多动脑,有自己的体会,逐渐就能有所补偿,偿到这种坚实的基本功所带来的好处。

291
一杆进洞 发表于 2009-8-21 12:32:00 | 只看该作者

愉快就好吗。

292
 楼主| 野渡无人 发表于 2009-8-21 16:21:0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zh_e_mail 老师的鼓励!希望挨过这段时间,真正体会到这样做的好处。
293
zh_e_mail 发表于 2009-8-22 23:35:00 | 只看该作者

也希望你能从这种煎熬变得轻松和愉快,孩子也能逐渐喜欢拉琴。记得有一年在火车上遇到一个去北京学琴的少年,充满活力,也很高傲,同他谈起学琴,得知我的小孩也学琴,他就打开了话匣子。他说小时候不愿意学,家长逼着,到了13、4时,开始有点喜欢了,而现在拉琴就很激动,恨不得马上把老师留的曲子拉好,去给老师展示。

学琴的道路是曲折漫长的,在这过程中,既有苦,也有乐,有时苦中寻乐,苦尽甘来。其实苦与乐完全是我们的感受,放下思想包袱,轻松愉快,少想多做。经常在进步就是好的。

294
zh_e_mail 发表于 2009-8-25 22:07:00 | 只看该作者

我们经常听到如是说:不是你在同别人竞争,而是在同自己竞争。这句话我们是有切身体验的,曾经的梦想,看似遥不可及,竞争又如此激烈。少一些犹豫,多一些洒脱,做好当前的事,不断超越自己,完善自己。野渡无人舟似横,你显然就很不一般的境界,很有艺术上的灵气,和不发挥自己的优势,并影响自己的孩子,让她在愉快的气氛下成长。

295
bjzq 发表于 2009-8-26 13:28:00 | 只看该作者
孩子争气比啥都强
296
zh_e_mail 发表于 2009-10-3 08:37:00 | 只看该作者

不知你家茸茸最近练的如何?帕格尼尼13练得好吗?帕格尼尼13,9等与其他课相比,似乎些,可要拉出较高质量,也并非易事。13有魔鬼之笑,9有狩猎之称。帕格尼尼的这些曲子本身都是具有较高艺术性的曲子,我们小孩一般把它们当作练习曲练习硬技巧,包括杨天娲的录音,也只是在技术上达到一定的水平,正像林耀基指出,拉完帕格尼尼,不是终点,而只是步入音乐殿堂的起点。许多小提琴家帕格尼尼的录音,对相同的曲子,艺术风格也是大相径庭。

儿子只有21的录音。

297
 楼主| 野渡无人 发表于 2009-10-9 14:37: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zh_e_mail在2009-10-3 8:37:00的发言:

不知你家茸茸最近练的如何?帕格尼尼13练得好吗?帕格尼尼13,9等与其他课相比,似乎些,可要拉出较高质量,也并非易事。13有魔鬼之笑,9有狩猎之称。帕格尼尼的这些曲子本身都是具有较高艺术性的曲子,我们小孩一般把它们当作练习曲练习硬技巧,包括杨天娲的录音,也只是在技术上达到一定的水平,正像林耀基指出,拉完帕格尼尼,不是终点,而只是步入音乐殿堂的起点。许多小提琴家帕格尼尼的录音,对相同的曲子,艺术风格也是大相径庭。

儿子只有21的录音。

zh_e_mail您好!最近放假没有上线。难为您一直记挂小女学琴。帕格尼尼随想曲13在难度上虽然没有超出能力范围,但绝不是能轻松搞定的,尽管这首算是帕格尼尼中最简单的一首。此前在练罗德,从罗德跳到帕格尼尼,有点仓促。目前这首曲子跟《哈瓦奈斯》接近成型了,那些怪异的双音在慢练的时候都比较准,但速度一加快仍然不准,还是功夫不到,不过终于看到曙光了。现在对于音准反应快了,不对马上就能改,能辨别很细微的差别。只是对于音乐的理解和感悟还差的很远。

298
zh_e_mail 发表于 2009-10-9 15:28:00 | 只看该作者

你的小孩有这样的进步很好,一直能保持进步的状态,是最宝贵的,这一点从我小孩身上也有体现,现在他也在不断的进步。除了小孩的老师,我也不了解其他老师的教学情况,当时他是在完成大顿特后开始Pagnini的。

我总感觉《哈瓦奈斯》跟引子回旋曲从结构上很相像,它的结尾是神来之笔, 我非常喜欢。儿子拉这样快速的结尾是很擅长的,通过音阶练习,打好了基本功,是快速的基础。如何能使这样的结尾的速度提高的极限还有其他要注意的,但是对小孩初练,我认为还是以基础打牢为重要。

音乐上的感悟是长期不断积累。

299
mxingsheng 发表于 2009-10-9 16:28:00 | 只看该作者
可怜天下父母心呀!祝贺茸茸!!
300
珍珠奶茶 发表于 2009-10-9 20:53:00 | 只看该作者
楼主,有事咨询,已发短消息给你,请查收.谢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0-9 20:55:43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7 10:46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