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心得体会] [原创]六年一剑试锋芒

[复制链接]
241
 楼主| 野渡无人 发表于 2009-2-24 11:19: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blankfoox在2009-2-21 2:21:00的发言: 向作者和她的母亲致敬。 伟大啊~

阁下过奖了,我这家长并不是特别称职。跟其他琴童家长交流,很多都陪孩子练琴、上各式各样的学习班,自己学的比孩子还认真,这我可万万比不上。

上周老师布置了罗德23首,第八首还没结束,茸茸感觉时间比较紧张,还说23首是对她目前双音音准的一个巨大考验。目前基本不用我监督练琴了,写完作业休息一会就自觉去拉一会,半小时后休息,再拉半小时,睡觉。但她的自觉程度就这1小时,即便时间很充裕也不会超出这个时间。这两个月来我明显感觉她对于协奏曲和外国乐曲的的学习进度快多了,以前一首协奏曲至少学上几个月,现在拉罗这首西班牙交响曲从开始教才3周,第一次拉了一页,后来老师说第一页音准不太好,她用一周时间重新细练了一遍,本来上周又练了2、3页,可这次去老师就让全部拉下来,最后两页没预习,直接在课堂上视奏,但仍然比较流畅,这在1年前还不能够。茸茸说这是1年来音阶、练习曲练习比较多打下的基础。卡尔弗莱什音阶已经练习了6个大调音阶,接下来老师说转入小调音阶的练习。看来有了基础,其他的就好办了。但茸茸练琴随便改指法,觉得怎么方便怎么用,或者有时候今天这个指法,明天又换了,不利于固定手型。这是最近要着重督促改正的。

艺术的真正意义在于使人幸福,使人得到鼓舞和力量。——海顿
242
zh_e_mail 发表于 2009-2-24 13:45:00 | 只看该作者
LZ孩子进步好快,好好总结经验,让孩子自己能体会出怎样练琴,什么是好方法,练好基本功。之后就能一马平川,跨越前进了。
243
 楼主| 野渡无人 发表于 2009-2-24 14:12: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zh_e_mail在2009-2-24 13:45:00的发言: LZ孩子进步好快,好好总结经验,让孩子自己能体会出怎样练琴,什么是好方法,练好基本功。之后就能一马平川,跨越前进了。

谢谢zh_e_mail老师!以前我不懂什么叫基本功,现在看来基本功所包含的内容决不仅仅是弓子是否走的直。正像zh_e_mail老师所说如果基本功扎实,以后就容易了。

244
zh_e_mail 发表于 2009-2-24 22:58:00 | 只看该作者

哈,运弓,弓子直、稳也很重要,只是孩子学琴,不能一下就什么都做得完美, 也不能片面要求太高, 只要能逐步进步,逐渐打好基本功,就是良好的开端。

要想成才,打好基本功、具备良好的技能,是最起码的。

245
zh_e_mail 发表于 2009-2-25 18:38:00 | 只看该作者
LZ 小孩真有很大进步,拉罗是比较高的曲目,经常选为比赛,专业演出。我小孩曾在比赛中拉过,头几个音对音准是很大的考验,要拉出气气势,也非易事。
246
 楼主| 野渡无人 发表于 2009-4-9 13:19:00 | 只看该作者

最近分享了zh_e_mail老师的帖子,受益匪浅。

茸茸目前有很多顽固的缺陷,很难改正,真是令人头痛。首先右手持弓手型圆不起来,经常变的跟鸡爪子似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音色;二是节奏,由于小时候没受过严格训练,现在节奏就很难卡的严,本身节奏感也比较差;三是歌唱性差。琴的声音已经不浮在上面了,但一位中央院毕业的老师说还不够扎实,就是放松的还不够,声音仍然没有全部释放出来。可见很多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尤其是放松这个环节,真正能体会到仍然需要漫长的时间。

247
zh_e_mail 发表于 2009-4-9 22:33:00 | 只看该作者

LS您上面所提到的小孩拉琴中存在的问题,我的小孩也曾遇到过,我也曾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说明。当时我也一直很头痛,并一度成为监督小孩练琴的理由,每当他练琴,总是在一旁提醒,右手手型、左手小拇指、弓子不直等等,开始总以为自己对孩子练琴能起到帮助作用,还不时地强调自己的作用,对他进步有帮助。可他逐渐使我明白,有时是不起什么作用,甚至是反作用。尽管我们用心良苦,热切盼望孩子能改正,进步,我们本身并不是很明白,总是很机械的要求,往往是在表面上做文章。如果小孩受到我们这样要求的影响,恐怕负面的也很多。 后来我也明白了,在小孩练琴时的指手画脚实际上是很令人讨厌的。我认为姿势、手型问题点到为止,不可过于罗嗦,所谓的规范化训练,也不在于这些。 有些小提琴家姿势也不好,如美岛丽,琴头很低,达拉起琴大刀阔斧。最近看她的视频,比起原来年轻时,有许多改善,而姿势的改善,很可能是她对音色的要求而改变的。对于小孩,不能一下要求太高,发音提高也是不断发展的过程。

对于小孩,从我小孩自身,他以前拉琴比较硬,但发音很实,我认为这样是应该是算好的,反映基本功还是有基础的。倒是近来他也是为了音色,与自己以前的拉法大不相同了。听起来不那么硬了,歌唱性好多了。

总之,我感觉应围绕好的发音,效果,失去了对好的要求标准,一切形式上的要求都是有害的。如果我们不太了解细节,就中庸一点,别走极端。

248
zh_e_mail 发表于 2009-4-27 12:13:00 | 只看该作者
野渡好久见不到了,可能忙于孩子的学琴,无时间光顾了。好多琴童家长都是如此,尽管成才的标准看似很高,只要分配合理,每天坚持向正确的方向,其实也不觉很难。
249
笛笙 发表于 2009-4-30 16:19:00 | 只看该作者
坚持就是胜利!
250
zynbb 发表于 2009-5-2 13:19:00 | 只看该作者
茸茸越来越棒啦!加油啊!!!
251
wandashan 发表于 2009-5-2 21:49:00 | 只看该作者
写的很好!
252
 楼主| 野渡无人 发表于 2009-5-5 11:41: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zh_e_mail在2009-4-27 12:13:00的发言: 野渡好久见不到了,可能忙于孩子的学琴,无时间光顾了。好多琴童家长都是如此,尽管成才的标准看似很高,只要分配合理,每天坚持向正确的方向,其实也不觉很难。

多谢各位网友关注,说来惭愧,孩子最近期中考试,课业稍微有点忙,练琴却非常懈怠,又像以前那样应付差事,所以进展缓慢,而且因为放假回老家等原因,空了两节课,估计被老师批的日子不远了。

253
zh_e_mail 发表于 2009-5-5 12:50:00 | 只看该作者
完全可以理解,当向着目标前进时,往往不是一直向前,更不能一蹴而就,而是走一走,停一停,向爬行的虫子,这样才是真实的过程。
254
liu0031 发表于 2009-5-8 22:05:00 | 只看该作者

虽然是,家长都是为了孩子好,但是我最恨这种家长了,如果孩子不喜欢,那学琴有什么用,有的孩子每天学琴就跟在地狱一样。人生还不就是为了活的快乐一点么?为什么一定要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呢?一切顺其自然就好啦,如果孩子自己有兴趣他肯定会表现出来的。家长只能起引导作用。试着让他们去学这写东西是没有错,但是如果他们实在不喜欢那就应该马上停止啊~~~~~~

至少这个孩子还算好的,最后还是喜欢上了小提琴,要是她根本不喜欢拉,那还要定个什么拉到“梁祝”就不拉的目标,这算什么嘛,本就是在折磨人嘛!拉琴是要有感情的!没有感情的曲子是没人想听的~~~~~

当然父母这么做也没有绝对的坏处,只是真的,顺其自然就好,而且小孩时候的话,多听音乐才是最重要的。技巧只要想练的话,用那么5年就应该差不多了,当然是要用心的练,而且要有天份,如果没天份的话只要拉了自己听,自我享受就好了,也没必要最求太高,又不是说要把音乐当工作,也不会说是什么天才给荒废掉了~~~~~

最后,还是祝她以后能更加的享受拉琴吧~~~~~

255
sinvoltage 发表于 2009-5-9 11:32:00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加油吧!
256
 楼主| 野渡无人 发表于 2009-5-11 16:47: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liu0031在2009-5-8 22:05:00的发言:

虽然是,家长都是为了孩子好,但是我最恨这种家长了,如果孩子不喜欢,那学琴有什么用,有的孩子每天学琴就跟在地狱一样。人生还不就是为了活的快乐一点么?为什么一定要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呢?一切顺其自然就好啦,如果孩子自己有兴趣他肯定会表现出来的。家长只能起引导作用。试着让他们去学这写东西是没有错,但是如果他们实在不喜欢那就应该马上停止啊~~~~~~

至少这个孩子还算好的,最后还是喜欢上了小提琴,要是她根本不喜欢拉,那还要定个什么拉到“梁祝”就不拉的目标,这算什么嘛,本就是在折磨人嘛!拉琴是要有感情的!没有感情的曲子是没人想听的~~~~~

当然父母这么做也没有绝对的坏处,只是真的,顺其自然就好,而且小孩时候的话,多听音乐才是最重要的。技巧只要想练的话,用那么5年就应该差不多了,当然是要用心的练,而且要有天份,如果没天份的话只要拉了自己听,自我享受就好了,也没必要最求太高,又不是说要把音乐当工作,也不会说是什么天才给荒废掉了~~~~~

最后,还是祝她以后能更加的享受拉琴吧~~~~~

不错,顺其自然最好。像电影中江老师说的:“想拉才拉,不想拉咱不拉。”那样才算享受音乐吧。但从家长的角度,做到这点殊为不易。就像教育体制不变,所谓的素质教育就是镜中花。孩子开始学的时候确实没有什么目标,但后来她自己和老师的诸多因素,才慢慢对她有了一定要求。有点人在江湖的意思。

拉罗的《西班牙交响曲》接近尾声,开始准备练习新的曲目,回课的时候老师问拉的怎么样了,她说要看运气(开头一段音准比较难找,她有时上不准,所以说要看运气)。那天老师指着一大堆协奏曲问她:“你喜欢拉什么,自己选吧,以后反正都要拉。”我浏览了一下,撺掇她选梁祝(这个我能听懂,想当年也就奔这个目标的),可老师说这个不算,当个中国乐曲来练吧。罗德第四首要一直练习下去,在结束这些练习曲后,将要开始《菲奥里罗36首小提琴随想曲》和《顿特24首小提琴练习曲与随想曲》的练习(书还没买回来,不知道菲奥里罗何许人也,先查查看),道阻且长阿。目前暴露的缺点仍然是不细致,不主动思考,比较浮躁。好在听别人演奏的时候,已经有自己的观点了。譬如说一位朋友刻了张顾文蕾的独奏音乐会的盘,吃饭的时候我在另外一个房间放给她听,她问谁拉的,我故意说:“不知道,网上下载的,你听听这位拉的怎么样?"听了一会,她说:“基本功很好,技术也不错,就是差那么一点大师的味道。” " 什么叫大师的味道?”“说不上来,就像这位,拉的都对,挑不出什么毛病,就是太规整,一板一眼的,音乐的感染力出不来。像〈卡门〉还是金力的好。”(她对并不出名的金力倒是很崇拜,其实也只听过他的〈卡门幻想曲〉)后来我说是顾文蕾阿,她恍然大悟似的:“啊?是她,怪不得呢。”我还真没弄清她这是啥意思。

257
zh_e_mail 发表于 2009-5-11 18:43:00 | 只看该作者

按道理是应顺其自然,看孩子是否有兴趣,是否愿意拉琴,可有时我们不容易能看到理想的状态,尤其是学琴初期,并且学琴的漫长岁月里,也会有逆反,不爱练的阶段。兴趣绝不是心血来潮,是慢慢培养的过程。对音乐感兴趣也是如此,也许那种像莫扎特似的天才除外,音乐的才华似乎是与生俱来,即便那样,也离不开严格的训练。对于大多数琴童,学琴多少有些像苦行,苦中寻乐、苦尽甘来,许多事要辩证看。

记得早年看过读者文摘的一篇,文中的主人公,自幼他爸让他学手风琴,他不爱学,一直坚持了几年。后来成人工作,结婚成家,有了好几个孩子,一天孩子们在阁楼上发现了手风琴,应孩子的要求,他拉起了琴,伴着悠扬的旋律,孩子们围着他挑起了舞蹈,那一刻他突然明白了,自己父亲用心良苦,这是来自父亲的礼物。他马上打电话给老父,说谢谢。

这个故事,也曾激励着我,最初的动机就是想给孩子一个礼物,现在看这的确是一个最珍贵的礼物。

258
绎儿 发表于 2009-5-12 10:30:00 | 只看该作者

当时我也一直很头痛,并一度成为监督小孩练琴的理由,每当他练琴,总是在一旁提醒,右手手型、左手小拇指、弓子不直等等,开始总以为自己对孩子练琴能起到帮助作用,还不时地强调自己的作用,对他进步有帮助。可他逐渐使我明白,有时是不起什么作用,甚至是反作用。尽管我们用心良苦,热切盼望孩子能改正,进步,我们本身并不是很明白,总是很机械的要求,往往是在表面上做文章。如果小孩受到我们这样要求的影响,恐怕负面的也很多。 后来我也明白了,在小孩练琴时的指手画脚实际上是很令人讨厌的。

看了zh_e_mail 老师上面的贴子,我非常惭愧。我经常是这样做的,现在也觉得自己挺讨厌的。但看着孩子的持琴姿势、右手手型、弓直问题忍不住就生气。其实老师经常说我小孩拉东西很快的,音准也还可以,只是姿势老改不了,我为这个问题伤透了脑筋。zh_e_mail 老师,您说我以后还管不管他的姿势好呢?

259
zh_e_mail 发表于 2009-5-12 12:26:00 | 只看该作者

哈,这似乎是个难于回答的问题。正像我说过的,都是我切身的感受。论坛里有那么多讨论姿势、手型的问题,我感觉对它们的探讨过于多了,不是正确的姿势不重要,可是有时我们很难一下子就能标准,并且拉琴是动态的。我感觉,发音最重要,真实的声音,从开始培养,随着孩子不断对发声的探求,一切,包括姿势都会像好的方向转变。其实就像每个人的声音不同一样,每个人拉琴的声音也不一样。

对于初学,最重要的是音准,能拉准音,我认为远比对姿势的苛求重要。在姿势上,有时我们认为是标准的,尤其是那么多的说道,往往是错误的,有害的。根本的问题是要音准,音实,再高的要求是音美了。

朴实,真实,能反映自我的发音最重要了。有些似乎程度很高的人,发音空洞、不会有好的结果。

当然首先我们还是着眼于音准,随着程度高了,音准又有更高的标准,那就是调性。调性好,才能把貌似平常的音阶拉得像乐曲一样好听。

通过我的啰嗦,我真想说,不要对孩子的姿势那么苛求了,放开拉吧!

260
A380 发表于 2009-5-12 17:04:00 | 只看该作者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7 10:35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