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心得体会] [原创]六年一剑试锋芒

[复制链接]
301
珍珠奶茶 发表于 2009-10-10 21:17:00 | 只看该作者
你好,请问一下你是哪里的?
我每天苦练14个小时,现在却有人叫我天才?!——萨拉萨蒂
302
 楼主| 野渡无人 发表于 2009-10-11 10:37: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珍珠奶茶在2009-10-10 21:17:00的发言: 你好,请问一下你是哪里的?

你好,给你回复了,并推荐了一位老师,请查收。

303
珍珠奶茶 发表于 2009-10-16 12:22:00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谢了
304
 楼主| 野渡无人 发表于 2009-10-22 13:56:00 | 只看该作者

上周回课,老师说换指八度和十度进步挺快,三度、八度音准也比较稳了,只是六度比较欠缺。以前是三度最不好,现在成了六度不好。音阶琶音什么的可以一弓6音或9音去练了,茸茸自己又找了条音阶自己练,这也是老师要求的,24个大小调音阶真正仔细练过的还不到一半。维尼亚夫斯基的协奏曲又重新来过。现在拉双音已经比较顺手了,可有的单音,尤其简单的音却放松了警惕。音色虽然比较干净透亮,但总觉得歌唱性不够,还有就是换弓、换弦的痕迹比较大。

茸茸心态一直很平和,听别人演奏她都说好,没有丝毫争强好胜之心,学习亦然。对自己也是报喜不报忧,不好的时候会找出若干理由,尽管由于我脾气坏,经常无故波及她,但她仍把自己归为班里幸福指数最高的。她缺乏勇敢、上进的品质,如果有的话可能会更好,只是会不会更幸福呢?

305
 楼主| 野渡无人 发表于 2009-10-29 13:16:00 | 只看该作者
现在有了琴童家长的QQ群,沟通交流极方便,从那些家长那里得到了很多难得的信息,这就是资源共享吧。群里大部分是刚开始学琴1-2年的,也有少数专业学生的家长。他们都很热情,难得的是对孩子学琴都有一种热望。有的感觉学了2、3年怎么还不出成绩或者拉的还不动听呢?言语之中满是不解。但像我们这样走过了漫漫长路的家长来说,觉得很正常啊,别说2、3年,6、7年拉不好的也有啊。有时候劝解他们说想拉好琴只有靠多积累,水到渠成,可似乎并不以为然。但有一点,群也好,咱们的论坛也好,都对小提琴基础教育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06
花朵儿雨潇潇 发表于 2009-10-29 16:16:00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说的非常正确,很多事儿都要有量的积累,才有质的飞跃!!一直在关注茸茸的学琴之路,可以看出,虽然你极少描写练琴的过程,但其中的艰辛,有过陪练经历的家长都心有体会,可能就因为在这条路上耗费的精力太多,寄予的希望太大,才会有漫漫长路不知尽头的困惑,呵呵,我应该就是其中的一个吧,每次孩子练完一曲,总是希望她能表现的更好些,这点我要反省一下了,千万不能为了自己的梦想浇灭了孩子对音乐的热情!!呵呵,还会继续关注茸茸的(小花妈)
307
 楼主| 野渡无人 发表于 2009-10-30 09:35: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花朵儿雨潇潇在2009-10-29 16:16:00的发言: 楼主说的非常正确,很多事儿都要有量的积累,才有质的飞跃!!一直在关注茸茸的学琴之路,可以看出,虽然你极少描写练琴的过程,但其中的艰辛,有过陪练经历的家长都心有体会,可能就因为在这条路上耗费的精力太多,寄予的希望太大,才会有漫漫长路不知尽头的困惑,呵呵,我应该就是其中的一个吧,每次孩子练完一曲,总是希望她能表现的更好些,这点我要反省一下了,千万不能为了自己的梦想浇灭了孩子对音乐的热情!!呵呵,还会继续关注茸茸的(小花妈)

谢谢小花妈妈的关注。不是我不描写练琴过程,一是我不懂,二是我不像你们那么上心,经常是自己看电视或玩游戏,只要听到那边有琴声一般就不管了。所谓漫漫长路倒不是说有多么艰苦,只是所需时间太长,3、5年的时候还拉的不像样,没办法只有继续学。业余学琴很多东西都不能精细,虽说应该按规范要求去做,但毕竟时间不允许。有篇报道就说练琴10000小时以上的就比8000小时的优秀。抛开成为大师的可能性,那么起决定作用的就是时间的积累。小花妈,你家小花虽然起步晚,但相应的理解力、自觉性也高,学琴时间上就不需要我们那么多了,一起加油!

308
zhoukerry 发表于 2009-11-1 18:48:0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中!
309
琴中漫步 发表于 2009-11-1 22:21:00 | 只看该作者
问问,你家茸茸上几年级了,一天练多长时间的琴?
310
 楼主| 野渡无人 发表于 2009-11-2 11:20: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琴中漫步在2009-11-1 22:21:00的发言: 问问,你家茸茸上几年级了,一天练多长时间的琴?
今年初二了,小学的时候每天练半个多小时,初中以后每天1个半小时。
311
 楼主| 野渡无人 发表于 2009-11-19 14:37:00 | 只看该作者

期中考试尘埃落定。茸茸平时在班上表现不突出,从小学到初中,一直以来不被老师同学看好,属于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那种,用她自己的话说是“非种子选手”。话虽如此,但每逢期中期末这样的大考常常会令他们大跌眼镜,当然也出乎我的意料。这次期中,茸茸以数学、物理、历史全班第一的成绩跨入了年级前30名,再一次也满足了我做家长的虚荣心。

虽然我很赞同素质教育的理论,但在现实情况下,对孩子的成绩、名次漠不关心是不可能的。就像对于练琴,不求进度的家长毕竟是少数,只有达到某种境界才可以做到。最近出差拜访了一位家长,他孩子在音乐附中读书,他说拉琴已经成为他的信仰,我非常感佩,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非常人能及啊。

现在每天仍有1.5小时左右的练琴时间。有位家长听过孩子录音,感觉右手放松不够,音色还不够结实,节拍卡的不严密,建议用节拍器打小拍。茸茸从开始练琴,老师从未要求过用节拍器,直到最近那个年轻的老师才提起最好用节拍器。家里原来有个电子的,但由于她觉得卡节拍太麻烦,所以用的不多。这次我在新街口买了个机械的,说是德国温娜牌的,还了还价贰佰。本来想她可能不愿用,结果回来茸茸看着咔哒咔哒很好玩,总算开始接受了。

312
huixin_lz 发表于 2009-11-19 15:14:00 | 只看该作者
祝贺祝贺!拉小提琴都能坚持八年了,学点文化课不是小菜嘛。呵呵,我们是属于站着说话的人。
313
000小蜜蜂000 发表于 2009-11-27 09:16:00 | 只看该作者

要培养一个孩子,家长需要付出很多。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314
 楼主| 野渡无人 发表于 2010-2-4 16:45:00 | 只看该作者
有一年期末考试结束了,这学期功课更加紧张了。过了年就该准备地理、生物的结业考试了。茸茸的文化课仍能保持在第一梯队。不过这次挺倒霉,数学和地理莫名其妙给多扣了7分。练琴我抓的更紧了些,现在功课到好像变成了副业。她自己对于这两方面都不是特别喜欢或特别厌恶。考前练琴较少甚至于停滞,考完后见了位网友,属于资深琴童家长,帮着提了不少改进意见,非常中肯。等寒假静下来慢慢实施。最近看了一部描写大提琴家的电影《她比烟花寂寞》,有两个发现,一是发现原来大提琴的独奏也非常感人,二是感觉但凡有很高成就的艺术家,精神上都有些疯狂的迹象,也许这正是他们为什么异于常人吧。下学期我觉得一边再打打基础,一边功课要多侧重一点了。现在帕格尼尼随想曲13已经能比较好地掌握了,但速度达不到原速。哈瓦奈斯考试期间没有动,估计快忘光了。哈瓦奈斯虽然长,开始有一段很快的节奏,需要单独捡出来练,其他的感觉不如那首练习曲难。
315
zh_e_mail 发表于 2010-2-5 08:47:00 | 只看该作者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wMDU4MDgw.html
野渡终于又续写了,感叹你对孩子如此上心,这样的成绩已经很好了。当然作为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出色的,永远当第一。我也是多么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当冠军,出人头地,尽管这一希望从没实现过,似乎有些遗憾,可内心总是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

你家孩子进步一定不小,Pagnini13 能拉好说明水平已经很高了。上面是一个21的视频,作为比较着看一看吧。

316
 楼主| 野渡无人 发表于 2010-2-5 14:31:0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zh_e_mail老师,跟录像比还有很大差距。最近听从别人的建议又开始了克莱采尔的练习,以前有很多跳过去的东西再补回来。专业院校的学生练习了大量的曲目,这是业余学琴怎么也比不上的。但他们用1年完成的东西,咱们可以用2年、3年或更长的时间去完成,像蜗牛一样,只要坚持不懈一定可以吃上葡萄。

317
zynbb 发表于 2010-2-5 15:19: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野渡无人在2010-2-5 14:31:00的发言:

以前有很多跳过去的东西再补回来。专业院校的学生练习了大量的曲目,这是业余学琴怎么也比不上的。但他们用1年完成的东西,咱们可以用2年、3年或更长的时间去完成,像蜗牛一样,只要坚持不懈一定可以吃上葡萄。

呵呵!野渡老师的心态真好!
只要坚持!咱们一定能吃上葡萄滴!
加油!!!

318
edward_h 发表于 2010-2-5 23:05:00 | 只看该作者
感动!
319
zh_e_mail 发表于 2010-2-6 08:30: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野渡无人在2010-2-5 14:31:00的发言:

谢谢zh_e_mail老师,跟录像比还有很大差距。最近听从别人的建议又开始了克莱采尔的练习,以前有很多跳过去的东西再补回来。专业院校的学生练习了大量的曲目,这是业余学琴怎么也比不上的。但他们用1年完成的东西,咱们可以用2年、3年或更长的时间去完成,像蜗牛一样,只要坚持不懈一定可以吃上葡萄。

   哈,感叹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克莱采尔无疑是最重要的练习,据说是从事专业的必须拉好的,也听说进入音乐院校,必然从克莱采尔开始,重新练起。由此突出了其重要地位。我感到,作为技术上的训练,每本练习都是重要的,它们好像环环相扣,如果哪里技术薄弱,都要及时补好。只是这些技术上的东西,一定不要练死,刻苦是必要的,但不要形式化、教条,技术上的掌握,一定要有自己的体会。
昨日我们全家去王老师家,他家小孩从事小提琴,已经考研,他问儿子,老柴中一句快速的地方,怎么也拉不好,儿子让他拉一下,说你的串把有问题,指法不好,还有在拉这个音时就要提前想到下面的音,还要想伴奏。练习时要把这些感觉练好。之后让他重头拉,跟他说,开始拉引子,首先要有想法,如何拉,要表现什么样的情绪。比如伴奏是这样的,此时是加重,到了进入时,已经变得安静下来,此时你可以情绪饱满,激烈,也可以舒缓开始。总之你要有想法,我自己感觉引子是宣泄,作曲家在思考,犹豫,欲言又止,开始时很安静,之后起伏波动。到了主题开始时,感到这是曲子中最明亮优美,心情最好的,第一个音我想要这样的感觉,轻轻一带而过。。。

之后他又问跳弓如何跳,儿子说:那要看是那个曲子,比如老柴这句,是俄罗斯风格,这里的跳就不是轻快,而是铿锵有力,而这个曲子就是轻快的。  对于不同的跳弓感觉也不完全一样,大体上靠手指,而不是小臂,大臂保持不动,不要想弓子跳起,而是注意音效,跳弓是使音断开就行。练习时,甚至可以从大弓开始,这种很放松,逐渐加快,变成分弓,最后很自然就成了跳弓。


320
云雀 发表于 2010-4-16 08:27:00 | 只看该作者

茸茸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7 10:36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