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心得体会] [原创]六年一剑试锋芒

[复制链接]
321
西风古道瘦马 发表于 2010-4-21 20:29:00 | 只看该作者
 两个多月没看到野渡老师的帖子了 盼望啊!
艺术的真正意义在于使人幸福,使人得到鼓舞和力量。——海顿
322
 楼主| 野渡无人 发表于 2010-4-23 15:13:0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西风老师的关注。很佩服你的勇气和毅力。你们家超超进步很快,这次在决赛中发挥的怎么样啊?
最近一个时期,加了舍夫契克左手手指练习,看来基本功还是差很远。在拉音阶时就能看出来,没有说拿过来一次上准的时候,还有就是手指的独立性还不够,尤其是3、4指。当然也有进步,比如声音比原来稍微结实点了,换指八度、十度尽管不够准确,但相对熟练多了,能一弓2个或4个。随着功课渐多,琴艺也越来越难以提高,没有时间的积累,怎么可能提高呢。
从群里、网上的议论来看,感觉对学琴有点过热和盲从。其实作为特长来说,学小提琴不如学别的有优势,因为这是比较耗时耗钱的事。而且小提琴如果拉不到那个层次上,只能用来自娱,远没有其他乐器的声音更容易让人接受。也许这么说很多家长接受不了,慢慢体会吧。
323
西风古道瘦马 发表于 2010-4-23 19:10:00 | 只看该作者
呵呵!我只不过是一个菜鸟家长,哪里敢称老师?
人说无知才无畏 ,用来说我最合适不过了!需要向各位前辈各位老师各位家长不断学习才行啊!
孩子得了弦乐组的三等奖,这对我来说已是意外之喜!本来目标进入决赛即可,没想到还获了奖,真是侥幸!比赛竞争挺激烈的,弦乐组包括大提,中提,小提和吉他,一共100多人,进入决赛的有61个,大部分是6年级的孩子,想要升入名校所以都来参赛了,孩子们不容易啊!
过热不过热咱不清楚,不过学小提琴的孩子确实比较多,这回春芽杯弦乐组大部分都是小提琴。说学小提琴不如学别的乐器,这要看从哪个角度来说了,如果太功利的看,肯定是不如学别的乐器省钱省心,但是通过学习小提琴孩子们获得的要远远超过学别的,所以我不赞同说学小提琴不如学别的乐器。小提琴号称乐器皇后,他丰富的表现力不是别的乐器可以比拟的啊!而且通过小提琴的学习不正可以教会孩子做事情的正确方法:选定目标——开始行动——持之以恒——达成心愿!
我觉得让孩子们喜欢音乐,感受音乐之美是最重要的!心中没有音乐又怎能拉出优美的音乐?
324
 楼主| 野渡无人 发表于 2010-5-31 20:53:00 | 只看该作者
这一段时间,由于面临生物和地理的结业考试,学校的卷子铺天盖地,用于练琴的时间更少了。但琴课的作业居然也出奇的多,各种小型的协奏曲,练习曲从马扎斯到帕格尼尼都有,还有巴赫无伴奏、音阶等等,感觉实在是练不过来。两周前的那次回课,老师就表示出不满意的意思,说音准不仔细。上周好算周末腾出点时间,本以为能补补,结果单音阶就练了一个多小时。虽然练习少了,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感觉孩子在音乐表达方面总算有点感悟了。比如巴赫,我听上去有点枯燥,可是她却很喜欢,有时候随手拉一段没学过的曲子,像《花儿》之类的,听上去有很有些味道,不像原来跟白开水似的。而且这种情感的流露是自然、原发的,不是老师教授或刻意训练,虽然我不知道那种表达是否正确,但有自己理解总是好的。
325
zynbb 发表于 2010-6-1 22:35:00 | 只看该作者
练琴的时间一般都是挤出来的,加油啊呵呵!!!
326
zh_e_mail 发表于 2010-6-3 11:09:00 | 只看该作者

野渡你家小孩中考吧,那段时间是很紧张. 当时我的小孩也是为了考上省重点高中,也是很发奋,那段时间可能是他最用功的时段,在初中里,他最喜欢的课当属生物课了,从小就喜欢,电视上的动物世界,还有我给他买过的自然科学图书,最喜欢的还是生物,他的生物老师水平很高,对他做的功课如青蛙生长史给予了最高的评价。那是没有跟老师学小提琴,大概前后停学能有2年多,为了缓解枯燥的学习生活,每天晚上他都拿起琴随便拉起一些曲子,抒发一些情绪。也许那段不专门学琴的日子,给了他更多的思考,与学文化课相比,还是比较喜欢音乐,喜欢琴。中考结果以全班第一,顺利进入高中。
看到你的小孩的这些进步,真是很可喜,我也有同感,巴哈的音乐有些呆板不爱听,可是小孩很喜欢。有的小孩天生拉琴就有味道,有的需要培养训练,我想我的小孩也是属于后者,随着小孩的鉴赏表现力提高,就会更有兴趣。学琴的目的,就是能更好的表达自身的情感,经过长期的训练,好的结果一定是保持孩子自己的特性,对音乐有兴趣。

327
 楼主| 野渡无人 发表于 2010-6-3 20:05: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zh_e_mail在2010-6-3 11:09:00的发言:

野渡你家小孩中考吧,那段时间是很紧张. 当时我的小孩也是为了考上省重点高中,也是很发奋,那段时间可能是他最用功的时段,在初中里,他最喜欢的课当属生物课了,从小就喜欢,电视上的动物世界,还有我给他买过的自然科学图书,最喜欢的还是生物,他的生物老师水平很高,对他做的功课如青蛙生长史给予了最高的评价。那是没有跟老师学小提琴,大概前后停学能有2年多,为了缓解枯燥的学习生活,每天晚上他都拿起琴随便拉起一些曲子,抒发一些情绪。也许那段不专门学琴的日子,给了他更多的思考,与学文化课相比,还是比较喜欢音乐,喜欢琴。中考结果以全班第一,顺利进入高中。
看到你的小孩的这些进步,真是很可喜,我也有同感,巴哈的音乐有些呆板不爱听,可是小孩很喜欢。有的小孩天生拉琴就有味道,有的需要培养训练,我想我的小孩也是属于后者,随着小孩的鉴赏表现力提高,就会更有兴趣。学琴的目的,就是能更好的表达自身的情感,经过长期的训练,好的结果一定是保持孩子自己的特性,对音乐有兴趣。

回zhemail老师,孩子今年初二,他们这里初二生物和地理结业。明年初三,历史、政治再结业。这两门的总体成绩还是不错,虽然用来背诵和复习的时间很少,主要靠上课听讲。以前我也觉的巴赫的曲子很枯燥,现在来看,他的作品能拉出很多层次和内涵,只是孩子现在技术还达不到。对于琴的热爱还远不如你儿子那样深沉。

328
zh_e_mail 发表于 2010-6-3 20:29:00 | 只看该作者

偶,那还是很小呢,才13吧,这个阶段把握好,正是琴技进步,培养兴趣关键的时候。我的小孩就是在初中对音乐的兴趣越来越大,平时多听碟,提高欣赏能力。学音乐的孩子对语言类,文科的东西记忆很快,我的小孩可能由于学习音乐的关系,在学习上省了不少力,对于背诵的,课后从来不背,很少看书,除了完成作业,都是在课堂上临时背诵,往往比有准备的同学效果还好。反之由于在省重点学校,有浓厚的文化氛围,对他的知识面,还有一些科目的深度要比学音乐专业的好,这使得他更能轻松应付音乐上、乐理上的许多问题,无论是文化课还是音乐专科都没下多大功夫,都能轻视胜任,所以对于他,从目前上看还是很占便宜的。巴哈的音乐,那个感觉和气氛,就是国外教堂里那种唱诗班的味道,对宗教的崇高信仰,它跟我们信奉神明或佛,还是有事不同,给人以心的很纯,从心里发出的对主、自然的吟唱。小孩现在达不到,慢慢来,要知道巴哈的音乐,许多大音乐家都是一辈子投入研究的。老罗对巴哈无伴奏的大提琴录音多次,前后长达60年。弓弦之王卡扎尔斯每天早上都弹奏巴哈的赋格。儿子的兴趣也是逐渐发展的,也不是一下子就好起来的。

329
zh_e_mail 发表于 2010-6-21 23:06:00 | 只看该作者
按照郑延义的说法,小提琴的两大顶峰:一个是帕格尼式的技术上的顶峰,另一种则是以巴哈为代表的艺术上的顶峰,而巴哈的无伴奏则是弦乐的精品。许多大师为此投入了毕生的经历。如果小孩拉一拉比较简单的巴哈小协奏曲,倒是可以,如果选择拉无伴奏,还是太难了。声音的奇妙,表达人情感的细微,巴哈的音乐从和声到赋格,到达到了顶峰,而他用音乐语言充分表达了他对自然、宗教的崇尚,他当时所处的年代,在专制主义和文化启蒙双重作用下,铸就了我们难以理解的对宗教信仰的虔诚,以及对自然的讴歌,内心纯朴。一提到巴哈的音乐很容易使我们联想到教堂的音乐。
我们一般的想法是通过拉某个曲子,提高我们的音乐水平,当然许多情况也是这样的。有时候我们也需要从另一角度来考虑,艺术上的提高,有时是多方面的,而最重要的是要有牢固的基础作支撑,要想学写诗,功夫在诗外。要想拉好一首曲子,首先要练好最基本的,比如音阶。
那么我们是不是就找到了一种窍门了,要拉好乐曲,先拉好练习曲,更简单看,先练好音阶。如此看来音阶的确处于金字塔的底层,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
如何拉好音阶,老师一般都有比较严格的要求,我认为这个要求,多么严格都不为过。当然并不是老师总是对学生大吼,不准!这是长期功夫积累的过程。 好的老师应该明白这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由间入难,由慢到快,质量愈来愈高,作为音乐组成的基石,当你能把看似简单,枯燥的音阶,拉出美妙动听的乐音,良好的音准,和节奏,有轻重缓急,那么你就初有成效。
我以为理想的学习,不是选择对自身较难的曲子,而是比较适应你当时水平的,这样你能完全胜任,充分表现,这样就受到激励,更加喜欢。如果是揠苗助长,步履维艰,遥遥无期,稀里糊涂,可想效果如何了。
小孩学琴,要想能使你水平达到的高度越高,必须是从最简单的做起,养成良好的习惯,让你的一招一式都成为了你的自然,你身心的一部分,拉琴的时候,根本不用过多考虑那么多的条条,禁忌等,让轻松加愉快伴随着你。
愿所有学琴的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突破口,如果没找到,就从最简单做起,有时需要重新做起,不是机械进行,而是培养感觉,体会。





330
zh_e_mail 发表于 2010-7-22 21:21:00 | 只看该作者

野渡,你家小女拉的巴哈,超乎我的想象,很不错。我并不想堆砌形容词来忽悠你,不过的确能听出她是用心在吟唱。发音很好,我第一次听就有这个感觉。如果从自私的角度,我一定要小心你家小孩这样的,这样的小孩是最有潜力的。此外也很感叹,以前总以为许多小孩子可能还在艰难攀登,其实其中许多已经达到很高的程度。当然我也并不是想我这样的夸张其词,上你昏了头。我不懂什么,也指出不了缺点,可能令你失望,但我感觉上面是我的整体感觉。个别的小疵点,那时几乎所有人都会有的,并且她还很小哪,只要喜欢,这才是最重要的。你应该马上意识到千万不要把这一点最宝贵的兴趣,由于你的着急,或者苛求而被扼杀了。
我想所有小孩,基本功的练习最重要,不要急于拉某个大曲子。当然通过拉曲子,提高鉴赏力,和兴趣也是必须的内容,但应该与自身的水平相适应,千万不能揠苗助长。
如果小孩能有兴趣,那从声音效果本身,探求如何拉好,可能就是一个捷径了。儿子的一个朋友,是个有名的小提琴家,他经常让儿子听他拉琴。一次儿子看到他练,感到他为了练好一个技术,费尽了心思,很有感慨,说自己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样的方法。但这样的练习,在达到了某个好的效果的同时,也助长了坏的毛病,优缺点并存,他就指出了。那个朋友开始以为儿子没明白,过了一会自己也感到儿子说得有道理,就问你如何处理,儿子说,我根本就不考虑技术,就是听声音,很自然的拉,当然这样也并非完美,也有缺点,可就是习惯这样了。
卡萨尔斯对他的学生要求,练习技术,当拉琴时要忘掉技术。
野渡,你的小孩条件就很好,心里有音乐,不要急于求成,重视基本功,拉一个曲子,就尽量要求高一些,我想你一直是这样要求的,但要把督促变成夸奖,让孩子自信,你也要相信她,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331
 楼主| 野渡无人 发表于 2010-7-23 10:53: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zh_e_mail在2010-7-22 21:21:00的发言:

野渡,你家小女拉的巴哈,超乎我的想象,很不错。我并不想堆砌形容词来忽悠你,不过的确能听出她是用心在吟唱。发音很好,我第一次听就有这个感觉。如果从自私的角度,我一定要小心你家小孩这样的,这样的小孩是最有潜力的。此外也很感叹,以前总以为许多小孩子可能还在艰难攀登,其实其中许多已经达到很高的程度。当然我也并不是想我这样的夸张其词,上你昏了头。我不懂什么,也指出不了缺点,可能令你失望,但我感觉上面是我的整体感觉。个别的小疵点,那时几乎所有人都会有的,并且她还很小哪,只要喜欢,这才是最重要的。你应该马上意识到千万不要把这一点最宝贵的兴趣,由于你的着急,或者苛求而被扼杀了。
我想所有小孩,基本功的练习最重要,不要急于拉某个大曲子。当然通过拉曲子,提高鉴赏力,和兴趣也是必须的内容,但应该与自身的水平相适应,千万不能揠苗助长。
如果小孩能有兴趣,那从声音效果本身,探求如何拉好,可能就是一个捷径了。儿子的一个朋友,是个有名的小提琴家,他经常让儿子听他拉琴。一次儿子看到他练,感到他为了练好一个技术,费尽了心思,很有感慨,说自己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样的方法。但这样的练习,在达到了某个好的效果的同时,也助长了坏的毛病,优缺点并存,他就指出了。那个朋友开始以为儿子没明白,过了一会自己也感到儿子说得有道理,就问你如何处理,儿子说,我根本就不考虑技术,就是听声音,很自然的拉,当然这样也并非完美,也有缺点,可就是习惯这样了。
卡萨尔斯对他的学生要求,练习技术,当拉琴时要忘掉技术。
野渡,你的小孩条件就很好,心里有音乐,不要急于求成,重视基本功,拉一个曲子,就尽量要求高一些,我想你一直是这样要求的,但要把督促变成夸奖,让孩子自信,你也要相信她,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真心感谢zh_e_mail老师的鼓励和热心指导。怪不得您家公子那么优秀,看来跟您的良好教育方式密切相关。从登陆这个论坛以来,遇到了很多像您这样热心的家长,在大家的不断鼓励下,我们才一点点坚持下来,孩子马上面临中考,本来已经打算放弃拉琴,或者说练琴已经是极其淡化了。您对孩子评价过于高了,但看出您对孩子们富有爱心,这一点在您跟的很多帖子上都能看出。我在网上看到了很多优秀的有天赋的小朋友的演奏,感觉自己孩子差的还很远,当然正像您所说,任何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且关于资质也不能强求,我们只能在借鉴您们经验的同时,慢慢摸索前行。
关于发音我觉得您提出的这个方法比较好,但是要求孩子要有比较强的乐感,我们会尝试结合这种方法去练琴。再次表示感谢!

332
 楼主| 野渡无人 发表于 2010-8-23 16:46:00 | 只看该作者

假期除了写作业、上网,练琴也还算自觉。除了那些必拉的音阶、练习曲等等,还加了些小曲子,像小夜曲、沉思、查尔达什,以前没拉过的,现在都补回来。我发现这些旋律感强的曲子非常有利于培养孩子的乐感,孩子似乎在练的过程中更容易把情感融入进去。

333
zh_e_mail 发表于 2010-8-24 09:34:00 | 只看该作者

你家小女带着情感拉琴是很可喜的,一手抓基本功训练,另一手培养兴趣,肯定能不错的。

334
 楼主| 野渡无人 发表于 2010-8-24 09:44: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zh_e_mail在2010-8-24 9:34:00的发言:

你家小女带着情感拉琴是很可喜的,一手抓基本功训练,另一手培养兴趣,肯定能不错的。

谢谢鼓励,我们会继续努力!

335
zh_e_mail 发表于 2010-8-25 10:22:00 | 只看该作者

我感觉你也是对小孩很上心的家长,除了齐心协力,认真练琴,关键还要摆正心态,不能操之过急,你更要注意自己的情绪,适当的夸奖而不是指责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记得我的小孩在小学5年级时,对学琴也一度出现了逆反,不爱练琴,磨蹭,当时邓老师和他老伴也说,小孩到了一定阶段有一个爬坡期,挺过去就好了,就会爱练琴了。那个阶段小孩进步就慢了,老师一次上课很生气地说:原本想好好培养你,现在这个想法就越来越淡了,我们当时也没有办法,只有着急。初一时老师离世,更是少了指路明灯,不过那时我们从来就没有对孩子未来规划,也来不知道搞专业的事情,除了失去老师的遗憾,也就没有更多地打算,孩子就安心学习,希望能考上省重点高中。在准备中考期间一是没有太合适的老师,也就中断了学琴,孩子那时学习还是比较努力,最后以全班第一考入省重点。可是后来发现每次期末考试,开家长会时,发现儿子的成绩总是排在后面,有时他自己安慰说:这次超过额4个人。当然学习上我们也从来就不过问他,可是感到即便是重点学校,成绩也不至于这么低吧,数学成绩就是30分,从来都到不了40分。到了高三,一次考完试,成绩还是如此的低,跟他一谈,才发现到了高中,就没认真听过课,对应试考试很逆反,表示还是喜欢音乐,这时我们就意识到,无论有多大的困难一定要帮助他试一下,了却一下他的心愿。接下来一切都还顺利,关键他自己的精神状态很好,他周围的同学或许受他影响,有的学上了乐器,有的喜欢上了交响乐。学校的一些文艺活动,写班歌,艺术节排练,无论多忙,他也是最乐意做的。后来为了艺术考试,就停课了。在省艺术联考中,记得是183分获得第一,高出第二10分。当然最后高考总分得了5百多分,其中最头痛的数学竟然得了120多分。现在回过头来看,他自己无论是在专业还是文化课上,都没有受到太多的苦,感到中学里浓厚的学习氛围,多才的同学,博学的老师,宽阔整洁的校园,对他自己的知识的沉淀,思想的影响在潜意识里都有很深的影响。他曾数次看到自己学校的校长亲自俯身捡起地上的垃圾纸屑,对校长是特别佩服。拉琴是受性格、品质影响的,而这些又跟你的思想有密不可分的关联,小孩学琴,不要单单孤立来看,要从整体上,文化修养,思想品格等等受到熏陶。

 

 

 

 

336
雪无追 发表于 2010-8-30 11:01:00 | 只看该作者
有个好老师都好呀。
337
zxz348998163 发表于 2010-9-6 15:07:00 | 只看该作者
写的太好了
338
 楼主| 野渡无人 发表于 2010-9-15 13:45:00 | 只看该作者
最近几天在网上跟我们这里的家长交流,音协考级的成绩出来了,经过他们的查询考证,说本年度考10级的有38个孩子,没有通过的居然有三分之一。可见考级并不像有些传言,交钱就能过。在初级级别里考官可能要求松一点,毕竟孩子们需要个鼓励,但到了高级别最基本的要求还是有的。不是要推崇考级,但不能否认考级教程的编排还是很有代表性的。
最近我们在网上交流孩子拉琴的视频,其中一个孩子,才5岁吧,长的很帅,练琴也认真。我看到他的小房间里除了玩具,门上都贴了很多识字的卡片,可见现在的家长对于培养孩子越来越认真,可以说不遗余力。我想起茸茸小的时候没有单独教她识字,她外公经常领她出去玩,下馆子,路过一些地方就指给她看,比如肯德基、建设银行、百花公园之类的。我们不知道破坏了这些组合的话她还是否认得。彼时我爸床头闲置了几本书籍,一日她自己坐在床上玩,我爸在厨房做饭,良久不见她出来,便喊:“你在干嘛呢?”她说:“看书。”我爸顺着问:“看的什么书啊?”“张根水卷(juan三声)。”我爸不解,寻思她自己瞎编的书名。又过了两日我爸整理床铺,看到一本《张恨水卷》,恍然大悟,说给大家听,无不笑的前仰后合。就这样零零散散识得3、4百字,等上小学却也够用了。据说班里有个小孩在一年级的时候就学了1、2千汉字,书读了有几十部,对于这样的家长我满心佩服,只是很想知道起步早的孩子是否比别的孩子走的更远呢?
339
西风古道瘦马 发表于 2010-9-15 16:23:0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我认为孩子小时候还是应当以亲子教育为主,重在培养孩子的良好性格,塑造优秀高尚的人格,形成良好的心态和正确的处世态度,这才是孩子一生幸福的根基!那种让孩子多认字多背诵的所谓早期教育,我觉得是拔苗助长,长大后应该是没有多大效果的!

340
亚马逊鳄鱼 发表于 2010-9-16 08:04:00 | 只看该作者
  我们现在的错误认识在于,认为只有文化课是学习,而其它的东西不是学习,其实,这是极端错误的,对孩子来说,玩也是学习,甚至农村孩子捉一只蚂蚱也是学习,我相信如果不动脑筋,只是凭一股劲是抓不到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7 10:15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