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心得体会] [原创]六年一剑试锋芒

[复制链接]
181
ζViracochaξ 发表于 2008-8-31 18:37:00 | 只看该作者
不错不错
良好的音准主要是建立在由耳朵指导的触指感觉上的。——加拉米安
182
放飞心琴 发表于 2008-9-1 21:15:00 | 只看该作者
建议zh_e_mail老师在你的原创贴续写,我们都很羡慕你的孩子,呵呵
183
 楼主| 野渡无人 发表于 2008-9-2 11:57: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zh_e_mail在2008-8-31 14:49:00的发言:

你家孩子真不简单,这么小就得了第一。我小孩,虽然大大小小的各类比赛也参加过许多了,虽然也得过金奖、一等奖之类,可一直没得过第一。直到去年,参加了全省艺术比赛,许多乐器参加,历时几天。轮到儿子,短短几分钟,下来后,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对他说,你很棒,你拉时,评委们纷纷点头。肯定是第一了。儿子高兴得回家了。直道了晚上突然想起,忘记问自己的得分了,赶紧打车去了比赛现场,比赛仍在进行,说明了情况,负责出成绩的工作人员,告诉他,你是到现在为止的最高分。儿子离开大厅时,在场的许多工作人员纷纷挥手告别。儿子说到:这是我这么多年来初尝冠军的滋味。

我们这个比赛层次太低,跟您儿子的那种比赛是两码事阿。zh_e_mail老师,您看网友们都很关心您儿子的情况呢,抽空介绍一下吧。
184
柳思成音 发表于 2008-9-2 11:59:00 | 只看该作者
185
zh_e_mail 发表于 2008-9-4 16:24: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野渡无人在2008-9-2 11:57:00的发言: >我们这个比赛层次太低,跟您儿子的那种比赛是两码事阿。zh_e_mail老师,您看网友们都很关心您儿子的情况呢,抽空介绍一下吧。

谢谢鼓励我也很感动,回顾走过的路也有许多感触,在你们的对孩子的热望中,也看到了曾经的自己,总之我们如此爱自己的孩子,我们的最大愿望是他们最后能幸福的按照自己的兴趣生活下去,我有时间会写的。我一直相信大多数孩子都具有很好的拉琴条件,天才绝不是少数人的专利,关键是引导孩子感兴趣,走上学琴的正路。

186
滕滕 发表于 2008-9-5 23:18:00 | 只看该作者

所以找个好老师实在是太重要了!

187
zh_e_mail 发表于 2008-9-6 11:16:00 | 只看该作者

此外家长和孩子的因素也重要,是老师、家长和孩子共同努力的结果。

188
whz1021 发表于 2008-9-6 17:25:00 | 只看该作者
向老师 和家长 致敬
189
kkkkkk 发表于 2008-9-9 22:43:00 | 只看该作者
成人学琴能有什么合适的小比赛么?希望通过准备比赛得到提高……
190
 楼主| 野渡无人 发表于 2008-9-22 14:40:00 | 只看该作者
开学以后孩子上初一了,明显感觉到学习上的压力。功课增加到7门,下午4节课,回到家6点多了,吃完饭一般7点左右。这样可以用来练琴的时间就少的可怜了。曲目基本没进展,只加了一首小品《匈牙利舞曲第5号》,以前好像很多国家的新年音乐会上演奏过,旋律令人振奋,强弱对比明显,不过好多双音,换指八度,不是很容易。

因为周末茸茸要参加颁奖晚会,我在网上下载了钢伴,茸茸合了几次,虽说能卡上节奏,但中间快板一段过于快了,容易出错。没办法,临时找了位在校钢琴专业的学生——小朱。把谱子下载后才发现,钢琴伴奏谱很难,共11页,小朱狂练了两天才过来合,两人凑到一起研究谱子,这段渐快,那段渐慢。只有3天时间,每天晚上能合一会儿,我可真有点担心。但有了钢伴气氛就很不同了,情绪自然就调动起来了,连我这种极度缺乏音乐细胞的,听着都大受感染。大部分中国学琴的孩子,只是闷头练自己的琴,似乎欠缺了什么,如果每位老师都能用钢伴来配合一下多好啊。

演播厅不算很大,按节目单走台,我见识了一个极大的葫芦丝,比普通的葫芦丝大了十多倍,真让人惊奇。还有一个吹笛子的,吹的真好,像云雀在歌唱,不由让我想起古龙那招:“天外飞仙”。还有一组3人的琵琶齐奏《阳春白雪》,颇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意境。看来我们这里民乐基础还是很好的。轮到茸茸走台,拉了几分钟,导演忽然喊停,问怎么这么长?孩子说这首曲子就7分钟啊。导演说:“你们不知道吗,每人就3分钟。截一段吧。”孩子跟小朱一时懵了,旁边一个工作人员掐着表,到3分钟就喊停,也就是说只能拉引子和第一段,其实《丰收渔歌》后面那段快板才好听,但下午就正式录像了,没时间研究怎么改编了。下午上场前,小朱给茸茸借了条黑白格的小裙子,本来我想让她穿长裤长褂的,但小朱不同意,说那样不正式。我看她俩都很紧张,互相安慰着,深呼吸。很快到茸茸了,音响师帮她们接上话筒,这时茸茸忽然变得很从容,鞠躬,然后回头向小朱点头示意,大屏幕上映出她微笑的特写。台下掌声响起来,只有短短几分钟,我几乎没有仔细去辨听她是否拉得准确,在没有任何训练的情况下,能有这么优雅的台风足以让我目瞪口呆了。

茸茸将这段经历记入了周记,我想对她是可宝贵的回忆。

191
zh_e_mail 发表于 2008-9-25 20:38:00 | 只看该作者

LZ的小孩现在拉的曲子难度较大了,初一也正是进步快的阶段望你的孩子能百尺竿头。勃拉姆斯作了好几首匈牙利舞曲,前一段我小孩找出来练了一些。03年时,他考中央院9级时,中国乐曲是丰收渔歌,这个曲子优美有歌唱性。

一次我放李传韵拉的碟,这首丰收渔歌小孩认为他太任性拉,而我挺喜欢,为此我们还争论了,当看到他拉辛德勒名单,小孩说,这里他拉的太悲,虽然是在集中营,可此处是多彩的,要有音色的变化。有对希望光明的渴望向往,随手他自己拉了一下,感觉也不错。

192
 楼主| 野渡无人 发表于 2008-9-26 12:06: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zh_e_mail在2008-9-25 20:38:00的发言:

LZ的小孩现在拉的曲子难度较大了,初一也正是进步快的阶段望你的孩子能百尺竿头。勃拉姆斯作了好几首匈牙利舞曲,前一段我小孩找出来练了一些。03年时,他考中央院9级时,中国乐曲是丰收渔歌,这个曲子优美有歌唱性。

一次我放李传韵拉的碟,这首丰收渔歌小孩认为他太任性拉,而我挺喜欢,为此我们还争论了,当看到他拉辛德勒名单,小孩说,这里他拉的太悲,虽然是在集中营,可此处是多彩的,要有音色的变化。有对希望光明的渴望向往,随手他自己拉了一下,感觉也不错。

谢谢鼓励阿!茸茸喜欢薛伟的《丰收渔歌》,音乐我不懂,但有点欣赏李传韵的狂放,也许有天赋的人才能这样挥洒才华吧。

193
嘉艺 发表于 2008-9-27 21:12:00 | 只看该作者

好啊。

194
柳思成音 发表于 2008-9-29 23:16:00 | 只看该作者

优雅的台风足以让我目瞪口呆了。

说的我真想见识见识

195
hangexin 发表于 2008-10-5 17:45:00 | 只看该作者

赞!

196
huixin_lz 发表于 2008-10-6 15:56:00 | 只看该作者

一年前拜读过,今天再来,没想到大家这么热烈。可能因为这是所有小琴童家长都会经历的过程吧!在孩子开始学琴的日子里,家长充满了希望但也不用过早地去规划孩子的方向;三五年后孩子学有小成时,就面临着音乐上更高的要求和孩子的学琴之路该走向何方的问题了。

去年就觉得您家女儿离我们太远,不可复制。五年下来,我感觉有收获,也有迷茫:终于听到了些许的悠扬,终于能够不用谱子拉会唱的儿歌,终于开始享受拉琴,但孩子在练琴的路上到底能走多远?我的疑问来自于一位同事的一句话:没有名师指点你怎么就肯定孩子没有音乐天斌?

儿子从四岁受教于刚毕业的小提琴教师,师生关系特融洽,老师是以专业的教学计划(我觉得)在教儿子,练得好坏全在于我和儿子。要求每天练空弦,左手练习、音阶、练习曲、曲子。今年第一次考级时明显地比同级别的孩子拉得好。有时我想可能是我这当家长的下不了让他去走专业道路的决心,否则孩子可能会练得更好。我是乐盲,至少我的孩子不是了,我不准备让他去走专业道路,他长大了不知会不会遗憾。

197
 楼主| 野渡无人 发表于 2008-10-6 17:24: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huixin_lz在2008-10-6 15:56:00的发言:

一年前拜读过,今天再来,没想到大家这么热烈。可能因为这是所有小琴童家长都会经历的过程吧!在孩子开始学琴的日子里,家长充满了希望但也不用过早地去规划孩子的方向;三五年后孩子学有小成时,就面临着音乐上更高的要求和孩子的学琴之路该走向何方的问题了。

去年就觉得您家女儿离我们太远,不可复制。五年下来,我感觉有收获,也有迷茫:终于听到了些许的悠扬,终于能够不用谱子拉会唱的儿歌,终于开始享受拉琴,但孩子在练琴的路上到底能走多远?我的疑问来自于一位同事的一句话:没有名师指点你怎么就肯定孩子没有音乐天斌?

儿子从四岁受教于刚毕业的小提琴教师,师生关系特融洽,老师是以专业的教学计划(我觉得)在教儿子,练得好坏全在于我和儿子。要求每天练空弦,左手练习、音阶、练习曲、曲子。今年第一次考级时明显地比同级别的孩子拉得好。有时我想可能是我这当家长的下不了让他去走专业道路的决心,否则孩子可能会练得更好。我是乐盲,至少我的孩子不是了,我不准备让他去走专业道路,他长大了不知会不会遗憾。

huixin_lz老师:一直也在关注你儿子的成长过程,现在进步很快了,可喜可贺。我跟您一样有着同样的疑问:“孩子在练琴的路上到底能走多远?”你说的对,很多时候是家长自己下不了决心,对孩子的要求也就放松了。毕竟走专业要放弃很多东西。不过你家孩子学的早,现在年龄稍微小一点,如果老师非常赞成走专业还不晚。我想如果孩子有这方面突出的天赋,老师一般都会极力主张去学专业的。我孩子只是在业余学琴中坚持时间长一点而已,但比起很多有才华的孩子差的太远了。老师们似乎对走专业也不是特别感冒,都说那条路也很窄,但如果家长想去试试也不反对,由此我觉得还是孩子天分不够吧。

198
huixin_lz 发表于 2008-10-8 10:38:00 | 只看该作者

“如果家长想去试试也不反对,由此我觉得还是孩子天分不够吧。”我也是这样想的。可是现在我已听不出孩子到底存在什么问题,只是关注他的外在,如姿势。我只是觉得我们也没怎么努力已经练到这程度,如果每天能练一小时的话又是什么程度呢?虽然这不能简单地相加,但也能部分地说明题。作为家长,孩子的最近发展点在哪?最大发展点又在哪儿呢?

我给您发了短信息,请查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8 15:40:04编辑过]
199
huixin_lz 发表于 2008-10-9 15:20:00 | 只看该作者

我发了一封短信息给您。估计我儿子那琴弦也不会是什么大牌子,一共不到三千的琴,哪值得配四百多的弦。这次他考级准备的就是《夏夜》,那个二十三协也背奏了下来,加上音阶和练习曲,背了半小时的东西,考试考官只让他拉了一点。象大多数家长感觉一样,考级没有多大用处。但我觉得还值:儿子长时间地准备同样的东西没有烦。相反,一考完级,再去学其他的曲子时明显地他的接受能力比以前强了。加上换了新琴,高把位音也比以前的琴悦耳了。我们的小提琴教师与孩子的感情特融洽,也不太早让他考级,我们也没有太大压力,所以他也没有太感受学琴的痛苦吧!

话多了,争取今晚录上一段。不过只能用普通的耳麦呀!

200
 楼主| 野渡无人 发表于 2008-10-14 17:03:00 | 只看该作者
国庆期间有位外地家长带孩子来本市学琴,正好聚聚。那女孩11岁,明年年初准备去考考天津音乐学院附中试试。现在正在抓紧练习考试曲目,每天大约练2-3个小时。她给我们拉了一首《流浪者之歌》,感情很投入,运弓结实,音准也不错,家长们都很羡慕。看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没错。一年前小姑娘的水平跟茸茸差不多,可经过一年的刻苦训练,已经把茸茸远远甩到后面去了。茸茸听了颇受刺激,人家比她小却比她拉的好,不免感慨一番。其实网上看到很多更是厉害百倍,不比不知道,一比差了十万八千里。但目标不能定的太高远,目前只能跟这小姑娘找找差距了。

茸茸最近的课程进展还算顺利。前一段时间顺序练了G大调—A大调—降B大调三个8度的音阶琶音七和弦,现在着手这几个调式的三、六、八、十度双音的练习。十度原来接触过一点,没有系统练,每次老师也不让练时间过长,累了就不要练,别拉伤了手指。《门德尔松e小调第一乐章》也通下来,但每一段的音准还要再重新来过。据老师介绍这首曲目关键就在音准,谱面看上去不难,但要拉准却不容易。练习曲刚刚布置了丹克拉华丽练习曲第3首,有弓法的双音练习。《匈牙利舞曲第五号》也在练,小曲子,但把那些双音都搞定还需要时间,不过那种奔放的味道已经出来了。

也许是受了那小姑娘的感染,茸茸忽然对《流浪者之歌》来了兴趣,以前偶尔下载过几个版本,晚上睡觉前给她放着听。播放顺序是穆特—萨拉张—帕尔曼。这些录音她以前没兴趣听,这些演奏家她也分不清。我就问:“你觉得谁拉的最好?”她非常肯定地答道:“第三个最好,其次是第一个,第二个最不好,还有错音。”按照她的排序就是帕尔曼、穆特、萨拉张。在第二次播放帕尔曼的录音时,她忽然说:“呀,这段这么悲凉啊,像暮色中孤独的行人,紧裹了衣襟,秋风卷着落叶扑面而来的感觉,以前听他们拉怎么没这个感觉呢?”我也侧耳倾听,居然听出胡琴的味道。然后听她说道:“想起来了,《猫和老鼠》里有一集,TOM被主人赶出家门,垂头丧气地在街上溜达,好像就用这段做背景音乐。我现在才明白这首曲子为什么叫《流浪者之歌》了,有机会我一定要学这首曲子。”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这是她第一次就曲目发表评论,以前拉琴非常机械,从未主观想去表现什么,现在总算有点开窍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6 23:47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