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心得体会] [原创]六年一剑试锋芒

[复制链接]
141
深空 发表于 2007-11-25 10:58:00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很多事情顺其自然的好

有则好,没有也没什么叹息的。人生,尽兴就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25 10:59:17编辑过]
当你演奏的时候,别管你的听众是谁。当你演奏的时候,要永远觉得有一位大师在谤听。——舒曼
142
xpcht 发表于 2007-11-26 18:16:00 | 只看该作者
好文好文!!!!!
143
 楼主| 野渡无人 发表于 2007-12-3 11:28: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深空在2007-11-25 10:58:00的发言:

我觉得很多事情顺其自然的好

有则好,没有也没什么叹息的。人生,尽兴就好。

深空老师的话富有哲理,有时候真是这样,命里没有无法强求,家长们都对孩子怀有无限希望,但能够垂名的能有几人?大千世界能活得自在也算一种境界了。

这周回课35首总算通过了,但仍然不够细致,老师也怕孩子拉烦了。新的课程加了换指八度,老师手小(用坤琴),在示范的时候直皱眉头,说当年在乐团时看到换指八度就头疼,一般采用偷梁换柱的办法了。孩子手大到沾光了。另外还布置了莫扎特《回旋曲》,准备练习跳弓。跳弓以前没有系统讲过,也没有专门练,只在拉《海滨音诗》的时候提到过一点,看人家很小都开始练,我们属于比较滞后的了,希望不要遇到什么阻力吧。

144
fuzibing 发表于 2007-12-3 16:09:00 | 只看该作者

顶新贴!

记得当年有个叫陆威的小伙子拉过《海滨音诗》。不错。

145
zh_e_mail 发表于 2007-12-6 17:18: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野渡无人在2007-12-3 11:28:00的发言:

深空老师的话富有哲理,有时候真是这样,命里没有无法强求,家长们都对孩子怀有无限希望,但能够垂名的能有几人?大千世界能活得自在也算一种境界了。

这周回课35首总算通过了,但仍然不够细致,老师也怕孩子拉烦了。新的课程加了换指八度,老师手小(用坤琴),在示范的时候直皱眉头,说当年在乐团时看到换指八度就头疼,一般采用偷梁换柱的办法了。孩子手大到沾光了。另外还布置了莫扎特《回旋曲》,准备练习跳弓。跳弓以前没有系统讲过,也没有专门练,只在拉《海滨音诗》的时候提到过一点,看人家很小都开始练,我们属于比较滞后的了,希望不要遇到什么阻力吧。

祝贺你的孩子进步很快,这些曲目很好了。莫扎特回旋曲很好,相信一定能有很大的促进的。海滨音诗,形式属于音诗,要有诗的韵味,很优美。肖松的音诗,具有很深的诗的文学色彩,也非常难,拉得比较经典的有内弗和亨德尔。
146
joyride1970 发表于 2007-12-6 21:12:00 | 只看该作者
147
鱼儿格格 发表于 2008-2-8 22:55:00 | 只看该作者
茸茸,继续加油!
148
 楼主| 野渡无人 发表于 2008-2-21 15:09:00 | 只看该作者

年前年后一派忙乱,很久没过来看看。zh_e_mail 老师和fuzibing 老师居然都还记挂小女的学习,心里很感动。

论坛里又出现了很多令人感动的帖子,让我们在借鉴的同时也找到了巨大的差距。小女又开始厌学,我们也没什么好办法,幸亏没有贸然为孩子选择什么。

茸茸现在每天能保持1小时左右的练琴时间。入冬以后朋友介绍一位在外学琴归来的年轻毕业生,抱着好奇和试试看的心态,偶尔也请她略为指导。她的教学不是很系统,音准要求比较严格,提倡慢练,因此乐曲每次要求拉上几行就可以,也不知道何时算通过。音阶、琶音从G大调、A大调重新练起。她使用的教材以前的老师没用过,比如〈丹克拉华丽练习曲〉、〈卡尔弗莱什音阶体系〉等等。她还说了一种方法,以前三笑老师也提过,就是给自己录音再听,就能比较容易找出错误所在。方法很好,只是时间不充裕,只能偶尔录一下。经过这段时间,好像音准节奏方面有所提高,运弓也结实点了,怪不得说外来和尚会念经,我想大约是因为外来和尚有不同的理念吧。寒假以前拉完了莫5第一乐章,目前正在进行布鲁赫g小调、罗德的随想曲。在学了三周布鲁赫后,老师终于说音准节奏好算说得过去了,估计离精确还有很大距离。再一次感慨路漫漫其修远。

149
三笑春风 发表于 2008-2-21 20:37:00 | 只看该作者

野渡:

元宵节快乐。

真是好久没见上来了。这段时间我上来也少,忙乎着收集音乐,成果大大的,很自豪呀,已经弄好小提琴方面的专集超过400个了,呵呵。

150
环环 发表于 2008-2-21 22:49:00 | 只看该作者
加油!!!!!!!!!
151
云雀 发表于 2008-3-12 15:01:00 | 只看该作者
花了两天时间看完野渡女士的文章,内心处于无言的感动中,俺也是一位九岁琴童的家长,深知陪伴儿童学习小提琴的酸甜苦辣,从您的文章中俺似乎又获得了新的动力——坚持就是胜利!俺很想听听你家茸茸拉琴,哪怕是片段也可,麻烦传一段上来,谢谢!
152
muyuyangguang 发表于 2008-3-13 13:47:00 | 只看该作者
不错不错,写得非常好,孩子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也不枉外婆和妈妈的一片苦心和辛苦啊,加油!!!
153
 楼主| 野渡无人 发表于 2008-3-19 14:25: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云雀在2008-3-12 15:01:00的发言: 花了两天时间看完野渡女士的文章,内心处于无言的感动中,俺也是一位九岁琴童的家长,深知陪伴儿童学习小提琴的酸甜苦辣,从您的文章中俺似乎又获得了新的动力——坚持就是胜利!俺很想听听你家茸茸拉琴,哪怕是片段也可,麻烦传一段上来,谢谢!

云雀老师,俺还不会传录音呢。若你有QQ号,可以发短信息给我,我从QQ传给你,也麻烦你给指导一下。

最近布鲁赫的协奏曲进展比较缓慢,因为工作忙疏于督促的缘故吧,孩子练琴的自觉性太差。同时还在练巴赫的六首无伴奏、丹克拉华丽练习曲。老师倒表扬了一句,说最近比以前规范,一是弓子比较结实,二是音准也有进步,只是因为顾及了音准,音乐上的东西就顾不上了,曲子整体效果差,感觉不连贯,下一步老师准备多教两首协奏曲。

154
云雀 发表于 2008-3-21 17:16:00 | 只看该作者

实在不敢当!

QQ号码已发至悄悄话,看有时间了多联系吧!我儿子学琴两年了,演奏时必须看谱,背谱子对他来说好象很难,视唱也不行,不知你家茸茸怎么处理这方面的问题的?拜托!
155
 楼主| 野渡无人 发表于 2008-3-26 15:26: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云雀在2008-3-21 17:16:00的发言:

实在不敢当!

QQ号码已发至悄悄话,看有时间了多联系吧!我儿子学琴两年了,演奏时必须看谱,背谱子对他来说好象很难,视唱也不行,不知你家茸茸怎么处理这方面的问题的?拜托!
云雀老师你的短消息没有收到。我把我的留在这里吧。42404850,有空你加我吧。
156
刚刚 发表于 2008-3-26 16:39:00 | 只看该作者

看了你的文章很感动也很受启发,其实有很多地方值得正在学琴和正准备学琴的家长和琴童借鉴,祝茸茸健康成长-从琴童-小提琴家.

157
iamlqw 发表于 2008-3-27 13:50:00 | 只看该作者

家长的心只有亲身体会才知道!

158
 楼主| 野渡无人 发表于 2008-4-18 16:45:00 | 只看该作者

其实,我们很多成年人干事情也都三分钟热度,本人尤其如此。原想坚持把孩子学琴日记写下来,没两天热情就没了,觉得自己既浪费感情,絮絮叨叨别人也不爱看。鉴于网友督促,少不得再聒噪一番。

布鲁赫的g小调协奏曲第一乐章已经基本学完,但拉得相当粗糙,首先是节奏,群里有位音乐学院的学生听后,热心地指出,茸茸拉的节奏基本卡不上,音准先放一边。最近正着手改正这个大问题。上周给老师汇报,老师到没有这么打击我们的积极性,只说这首曲子要细抠还早呢,要做好思想准备。另外情感处理上也不能按自己想象去拉,引子部分要把压抑中的反抗表现出来,行板则要充分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目前开始进行的是〈丰收渔歌〉和维尼亚夫斯基的《随想曲三〉。茸茸对中国乐曲的理解好一点,试奏〈丰收渔歌〉的时候,虽然音准节奏好多不准,但已经有点味道了。但外国乐曲音乐层面上的感悟就差的太远了。对于随想曲孩子练的比较仔细,一星期就练了6行,基本是轻拉慢练,一是老师要求如此,二是网友借了一本〈不同凡响〉,孩子多少读了点,里面顾文蕾最擅长慢练,估计也起了一部分作用。只是这种好习惯还没有被她推而广之。

其实很多时候慢就是快,只顾速度不顾质量要重新返工,改错更难,不如练一行是一行,即便每天就练一行,一周加起来也并不算少,而且错误肯定相对少很多,只是很多孩子无法沉下心来这样做,而且家长会认为进度慢,老师更不会严格去追究,因为追究要有充分的时间和耐心,要影响进度,这就造成了业余学琴的很多缺陷。

159
宝珠 发表于 2008-4-19 11:57:00 | 只看该作者

好久没见到您更新了,您的文章,大家都爱看.也是给了我们学习的机会和动力呢!

160
 楼主| 野渡无人 发表于 2008-4-21 14:22:00 | 只看该作者

宝珠老师的鼓励给了俺动力,俺决定克服一下懒惰情绪。

茸茸这周回课内容为D大调音阶琶音、罗德的随想曲、〈丰收渔歌〉、丹克拉华丽练习曲4、9和维尼亚夫斯基的《随想曲三〉(两个老师的课)。〈丰收渔歌〉是第二次上课,老师把高潮前的那部分讲解了一遍,纠正了茸茸为偷懒自编的指法,在细节处理上也加工了一下,比如中国乐曲里特有的滑音,二胡里惯用的那种,运用之后果然味道大不相同。后面部分也全部试奏下来,老师指出一些附点音的处理方法并对弓法做了适当调整,听起来节奏非常齐整,音乐富有变化。这首曲子学的算快的,两堂课就通了一遍,不象那些协奏曲,一学学2、3个月,感觉还不理想。看来孩子所处的文化氛围对于曲目的理解影响很大,这就是为什么咱们总在古典乐曲上吃亏。

维尼亚夫斯基的《随想曲三〉老师指出一是换把、二是音准,需要非常注意,练习时要动脑子,琢磨如何能保证上把音准确,靠那个音去上把更合适等等。其实动脑是茸茸的一大弱点,平时她只是机械去拉,根本不想为什么。

这次上课在她前面一个同龄小女孩,拉《渔舟唱晚》,拉得我浑身起鸡皮疙瘩,我看茸茸低着头,想笑又不敢笑的架势。等那孩子走后,老师无奈的说,这孩子来这里学琴两个月了,给她上课简直是受罪,因为这孩子听不出音高,但亲戚介绍,又不好推出去,而且这种水平去年居然考过6级了,原想给他们降级练一些基础曲目,家长还不愿意。我想《渔舟唱晚》这么熟的曲子调都跑的这么厉害,也确实不适合拉琴了。回来我问茸茸,你自己练琴的时候,是不是也听不出音高低啊?她说,5年级以后才大体知道音的高低,以前都是靠老师提醒,自己没有概念,到现在才确切知道每个音是否准确。我想老师应该在孩子能理解的时候,尽早把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教给孩子,让他们自己去用耳朵辨别,用心去想,这才是解决问题的途径,临时给他们指出来的音高,他们当时改正了,回头接着就忘记了,没什么作用,所以让孩子学会动脑筋是很关键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6 19:17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