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zh_e_mail在2007-10-27 16:10:00的发言:
]
拉克莱采尔35了,你小孩进度不慢呀。最近儿子师从国家级老师,老师让他拉此课,他感到35是一首旋律性很强的曲子,很像莫扎特,又有贝多芬和海顿韵味。就凭着感觉拉了,老师听后很高兴,说还第一次听到这样啦,不错,就按你想象拉吧。儿子后来跟我说:考音乐附中,如拉35,标准也就是听双音效果不错就可以了,考音乐学院,要求拉出进行曲式。而我拉的里面,行家一听准能听出我对莫扎特,贝多芬和海顿风格的理解。从老师那儿回来一个多月了,也没听他再拉过,为了说明给我示范,效果不错。他说他平时不拉,可还是捉摸的,这样的曲子,只要捉摸清楚了,就好啦了。
zh_e_mail 老师您好。幻想茸茸哪一天能有您儿子这份领悟力,就不愁她没饭吃了。
,我现在的要求只是能把音准节奏弄清楚就不错了,至于对音乐的理解和再度创作目前无法企及,不过您说的这些,等她长大了可以用来借鉴。
这周经老师介绍,我们去当地一个中学的交响乐团报到。正好那里高中毕业走了一批队员,空着两个一提的位置。茸茸跟圆圆就补充进去。指挥脾气很温和,跟我们讲了有关排练的事宜,并发了一些谱子。因为他俩比较小,指挥特意交待首席多指导他们。他俩坐在最后一排的角落里,傻乎乎的,也不知道该干些啥。等团员一一就座,双簧管给A ,然后钢琴给A,当时大厅里乱糟糟的,我担心茸茸听不清,问她音准吗?她说没问题,我们就出去了。首席是位高大健硕的男孩,提着琴挨个给他们校音,当然主要是后面两排小孩子,因为二提最后一排,也新进了两个男孩,一个上六年级一个上初一。当首席走到孩子跟前,拉了一下自己的二弦,示意茸茸拉一下,茸茸拉完,他说低了点,让她自己调整一下,茸茸脸就红了,我在门外注意到这点,才觉得她平时大大咧咧,每次挨批脸不变色心不跳的,原来也是有点自尊心。然后首席又示意圆圆拉一下,看来也有偏差,但圆圆的琴上二弦没上微调,可能也没有自己调过琴,首席跟她说了两句,见她没反应,就摇摇头走了,然后跟指挥说,没办法,没有微调。排练时间大约2小时。出来我们匆匆吃了点饭,又赶着去老师家上课。因为排练,暂时把课程调到晚上。
到老师家,老师问了问情况,茸茸显得挺激动的,大约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场合。然后把排练的曲目给老师看。老师为了让他们尽快赶上乐队的进度,就先把这些曲子给她大体理一理。两人坐在那里一边打节拍一边标注指法。曲子也不很简单,《茉莉花》、《芬兰颂》、《瑶族舞曲》,这些以前没拉过,而且一提拉高把位。虽然只是讲了主要部分,也大约用了50分钟。一看时间又不早了,只检查了35首,这首基本是茸茸自己找的音,大约练了一半,拉的到挺起劲,音准方面老师没有提出过多疑问,只有个别音有偏差,只是节奏拉的太随意,遇到好拉的地方,就叽里咕噜,遇到难的因为要顾及音准,就拉的特别慢。老师着重给她卡卡节奏。还笑她说:“你倒是先把节奏弄准啊,还没搞明白怎么回事就摇头晃脑只顾摆酷。”说的我只想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