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mingxing: 有一位著名的戏剧表演家曾经说过,表演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你在台上痛哭,台下观众觉得你莫名其妙,可笑,因此大笑. 第二阶段,你仍在台上痛哭,台下观众被你的情绪所感染,也痛哭. 第三阶段,你在台上假装痛哭,可台下观众却觉得你的情绪是如此真切,因此真痛哭. 音乐表演有一个特性,听众很可能是初次听你所演奏的音乐,充满了新鲜感,因而如果你拿捏得恰到好处,他们比较容易受到你所表达的音乐情绪的感染.可是,你千万别忘了,你自己早已千百遍地练习和演奏过这些音乐,新鲜感没有了,你怎样保持表现力?这是所有音乐表演者们终身为之苦恼的问题.因此"遇到音乐的情绪激动感情高潮之处,如何使呼吸不跟随着变快,而影响到两手的动作保持稳定?"这一问题本身就不合乎逻辑,为什么呢?当音乐的情绪激动感情高潮之处,人的情绪受其感染也会跟随着激动,如何使呼吸不跟随着变快?这是一个练习的问题,请看下面的回答,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给renoir: 本人极其赞同"把自己拉的录下来,听听自己拉得有多不好听"的做法,这样可以让自己增强或保持演奏的客观性.但是我不同意技术练习与音乐表现分开的练习法.这是因为,所有的技术,都是表现音乐的手段.在我国,这一直是音乐表演教育中的问题.像音乐学院中许多从附小,附中毕业的学生,个个技术娴熟,可音乐表现力却极其缺乏.那些苦练得到的技术有如一堆建筑材料,不知如何去建筑高楼大厦.这个问题也是学生们常发生的练习错误.只会各种不同类型的动作练习=机能练习.没有进行必要的音乐表现练习. 我喜欢将音乐比喻成一种语言,技术掌握的多少,等于单词认识了多少,而写出一手好文章,却是另一回事. 能够理解我的意思吗? 给所有拉琴,爱琴的人一个忠告: 演奏之前,先想想自己要演奏什么?怎样演奏?它是什么意思?它要说些什么?没想好决不发音! 祝你们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