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最近在练什么?需要帮助和建议吗?

[复制链接]
101
蓝天的自由 发表于 2005-3-9 12:38:00 | 只看该作者

请教AKE老师

      我现在基本处于自学状态  大学毕业后就没在有好的老师

       现在主要在练勃D的第一乐章和维尼亚夫斯基的辉煌大波兰以及一些小品

    我现在的问题是我的左手偏小  拉十度及换指八度觉的没把握 希望老师给点意见

      另外我想请教  平时的基础练习我应该练习什么呢

                 十分感谢老师

工作要持之以恒,真诚的艺术家不能借口情绪不佳而束手坐待。——柴可夫斯基
102
蓝天的自由 发表于 2005-3-9 12:55:00 | 只看该作者

AKE老师

    我刚才认真的看了前几页你给大家回的帖

     我真是好感动 ... ...

     不好意思我是个容易感动的人 很感谢你能那么的为这么多素不相识的朋友负责

       在这里我真的要代表大家谢谢你哦

      我还有一个问题想请教,我一直觉得拉琴是为了给身边的人带去美好的感觉

      所以在我现在拉琴是偏注重音乐上的表达  我已经开始不追求什么难度的作品

      只注重哪怕是简单的小品我也想能够打动人

      不知我这样的演奏价值观是否正确啊  我也很矛盾

      因为  我觉得我都20十多了 好象在技术上的上升空间不大了

      根据你的经验  能给我什么好的建议吗   我很想在技术上能有突破的

       

     

103
 楼主| ake 发表于 2005-3-9 22:01:00 | 只看该作者
给Sinianqiang:

所有的技术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但在回答你的问题之前,你能先回答我的问题吗?

1. 你说自己老静不下心来练,那么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可以静心呢?

2. 你为什么要拉小提琴?

等你回答后再帮你解决问题。

-------------------------

给蓝天的自由:

多好听的名字!

你的心是一只渴望在天空中自由飞翔的鸟儿,你的琴就是你渴望放声歌唱的心语,我深深地羡慕你。。。。。。那么,基础是什么?技术又是什么?

统统忘掉!

演奏就是表达、就是倾诉。。。。。。

在你表达、倾诉之前,请将最美好、最动人的语言传达给万物。

你的琴就是你渴望诉说的心语。

忘掉基础,忘掉技术,你就能有所突破!
104
蓝天的自由 发表于 2005-3-9 23:22:00 | 只看该作者

ake老师好

我看了你给我的留言,

我真的很珍惜你给我的启示,

您给别人都会很详细的作出专业上的指点

却给我留了那么感性的几句话,很符合我的性格.也让我一下子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可我还是想问您 都说技术是音乐的基础

没有技术表达不出音乐

我不知道怎么样才算技术够用?

我觉的自己走不出这个观念 乐友们会说; 恩 你的琴声感动我了

转而会说:来 听你的PAGANINI

没当此时 我心里很矛盾 我不知道究竟该追求什么

我也想在技术上有突破啊 只是我总觉得自己太大了 上升的空间很少了

您能帮帮我么?

感激中....

PS.我只是在追求我的名字... ...

105
蓝天的自由 发表于 2005-3-10 13:08:00 | 只看该作者

老师 我还有一个丢人的问题想请教

我似乎好象天生没有背谱能力

什么都离不开谱子 也许跟我小时侯没可以训练这个有关

甚至在我毕业音乐会上拉柴D也是看谱的 尤其是BACH的无伴奏根本背不来

我觉得这样很业余 可是我似乎一离开谱子上台就会精神崩溃

这个问题捆扰我好多年了

不好意思总是麻烦您

谢谢

106
maomaopear 发表于 2005-3-10 14:21:00 | 只看该作者

ake老师:

您好!我是几个月前才开始学琴的。是因为大学看了《和你在一起》,然后就特别想学,直到现在工作了,终于能够开始好好学琴了。2004年9月开始学的,已经快6个月了。拉了《铃木》第一册的大部分曲子,现在在拉《沃尔法特》。老师说我拉琴总是放不开,拉的很小心翼翼。可是我觉得如果不“悠着点”拉,那就会非常用力--而拉琴不该那么用力压弦的不是嘛?所以现在感觉拉起来总是有点放不开。您能给我一点建议吗?万分感谢~~

107
 楼主| ake 发表于 2005-3-10 20:32:00 | 只看该作者
给蓝天的自由:

关于基础和技术问题,永远被人们夸大。

那么,什么是基础?什么是技术?

一座雄伟的建筑,它依赖于深厚的基础之上。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包涵了高超的技术手段。所以,当人们感叹于一座建筑的雄伟与气派时,往往忽略了它的基础。

是的,基础和技术非常非常非常重要。

但是,假设一个识得全部文字的人,就一定能写出一手好文章吗?说到这,你应可以理解“好文章”——“文字”之间的关系。

你正努力写出一篇篇好文章,却苦于自己有限的文字基础。但你的可贵之处是你已经可以使用自己仅有的文字,写出美丽的小文章。这说明了至少对自己所掌握的文字运用自如,将自己的心灵符号通过它们表达出来。

我认真地给你以下建议:

循自己的序渐进,每一篇文章让自己有意识地使用一、两个新词汇。

不要虚荣。学物理的人用不着都成为爱因斯坦。

学习新字、新词汇时一定要明白它们的用处。

可以理解这样的表述吗?有关背谱的问题,下次再给你解答。

祝你进步!

给maomaopear:

你学琴已经快6个月了,能达到现在的水平,我可以肯定的说:“你进步很快!”

你会游泳吗?如果会,记得是怎样学会的?

你会骑自行车吗?如果会,记得是怎样学会的?

拉琴的问题上,某些方面很像游泳和骑自行车。它们都属于技能一类——一种学会后永远不会忘记的本领。

学习右手运弓的初期,就是强调弓子走直线,不乱跑。你是大学生了,所以理解力要超出技能养成的速度,因而需要多一点耐心来学习技能。

声音是靠振动传播的,当压力超过振动负荷时,振动就停止了,所以该如何使用弓压,要在每一次练习中慢慢体会和调整。

希望我的意见对你有帮助,有问题再来找我。

祝你进步!

108
maomaopear 发表于 2005-3-11 08:47:0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dexun,ake两位老师!

你们的指点对我很有启发!我一定会在练琴中注意体会的。

还有一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如何才能让音色听起来更好听一些?

我觉得自己拉的声音似乎有点“干涩”,“燥”,没有那种“悠扬”或“润”的感觉。。。

是不是因为我还拉的太少?平时在练习中应该注意些什么以改善音色?谢谢!

109
maomaopear 发表于 2005-3-11 15:15:00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拉琴的时候用力不是很大啊~~~

可能是还有些不得要领,或者拉的还不够多,还没太多体会。。

是不是靠近指板一些,音色就能柔和一点了?我拉的时候好像比较靠近琴码。。

110
蓝天的自由 发表于 2005-3-11 18:37:00 | 只看该作者

先谢过ske和 dexun两位老师

    其次  我建议DUXUN老师也另外开一个帖子来帮助各位朋友

    回AKE老师的帖  

          我想我完全的领会您的意思了 我会去好好做的

          您批评的是  不能为了虚荣而演奏  年轻人往往不过沉得住气

      除了等待您就背谱的解答外  还想问

           根据您的教学经验  一般20多的人在技术上还会有上升空间么

                    该怎么做 ?

         不好意思老是麻烦您   谢谢

111
abob 发表于 2005-3-12 13:11: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蓝天的自由在2005-3-11 18:37:00的发言:

    其次  我建议DUXUN老师也另外开一个帖子来帮助各位朋友

    

以下是引用duxun发言: 不用另开一个帖子的,多个人才热闹。

Duxun你好,恕我多事,其实这是个基本的问题--礼貌问题。: )

Ake老师能不能说说持琴的问题?

用肩垫或不用肩垫?为何专业的大多倾向不用,多年前拿出琴来是试了一阵,不用太困难了。

还有这个:夹琴,持琴,托琴?象不用肩垫的,左手大跳的时候是不是也必须微微地托住琴? 我想对这个问题犯迷糊的人一定不少,看书也闹不明白,如果说不用它仅仅是为了增加人和琴“接触”、共振, 总觉得说不大过去。

先谢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3-12 16:49:23编辑过]
112
 楼主| ake 发表于 2005-3-12 21:37:00 | 只看该作者
给蓝天的自由:

没人天生就会背谱,背谱是一种学习习惯。所以每当有新学生找我上课,我总是这么说:“请记住,所有练习和演奏的东西最终都要背谱!不能背谱演奏,就意味着没有最终完成学习的内容。”

所以,请你现在开始学会要求自己背谱演奏。背谱问题也就是记忆问题,难道你的记忆力有天生的缺陷?不会的,是方法问题。

在音乐演奏中,背谱是比较特殊的、多方面记忆体共同作用的记忆方式。它有:符号记忆、形象记忆、动作记忆、结构记忆、把位记忆、音响记忆等一大堆的记忆方式共同作用。因此,背谱的确不容易!

在学习一首新曲子的过程中,背谱大约有这样的阶段:

第一阶段:动作记忆。

随着对新曲的逐渐熟悉,左右手的动作从有意识逐步形成下意识。

第二阶段:音响记忆。

随着对新曲的旋律、音型、节奏等逐渐熟悉,心里的声音开始引导左右手的动作。有时,尽管心里的声音是准确的,但左右手的动作仍然不能到位,因此开始增加具体的音名来帮助记忆。也就是说,有时需要有具体的音名来指导记忆,像某处的门牌号码一般。

第三阶段:结构记忆。

通过第一、二阶段,曲子一般可以背出来了。但此时的记忆比较脆弱,受不了上台等演奏的“惊吓”,所以,结构记忆就是来帮助自己在感性居多的记忆成份中增加理性的内容。通过对乐曲结构的分析,让自己明确所演奏的部分、区域、段落、调性等。

第四阶段:综合记忆。

这就不必多费笔墨啦。

演奏背谱的问题,可以写成一大篇学术论文。所以上述的内容绝对不全面。不过,我的一些实践的体会也许对你有用,可以供你参考:

看谱演奏久了,突然看见自己的左手,会觉得动作既陌生又怪异,所以视觉的习惯也有作用的。经常用眼关心一下左右手的动作,在台上看自己的动作时不会吓着。

曲子里的旋律常常开头一样但结尾却不同,一定要记住它们进行到何处转弯。

平时练习比较困难的地方,上台后反而得心应手,错误却发生在最不该发生的地方,所谓阴沟里翻船。所以,旋律悠长技术简单的句子,最好记住长音的具体时值。

十次事故九次快,如果录下音来,台上发生的错误百分之九十是速度太快造成的,所以练习时多关心节奏与速度。

还有很多很多,以后慢慢说。

顺便提醒你,不要拉那么难的曲子,功到自然成,勉强自己,适得其反。

祝你进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给abob:

你对持琴的问题的讲究,快要进入牛角尖啦!

能否暂时将这一问题放在一边?找一个合适的肩垫使用?因为我并不知你的身体条件,不知你长得胖、瘦或适中。所以无法准确得建议你如何选择。

通常,瘦的人最好使用肩垫,胖的人可以不用。你试试测量一下自己夹琴部分的自然尺寸,再对照乐器的尺寸,看看需要增加多少。

如选择不用肩垫,要用一小块海棉垫配合小毛巾一起使用。

使用肩垫与否,对乐器振动的影响有限,除非你使用真正的名琴。当然,如果你使用真正的名琴,你就不会问这个问题了。

对不起,我的态度好像有些生硬,但出发点还是为你好,请原谅!

祝你进步!
113
蓝天的自由 发表于 2005-3-12 23:02:0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AKE老师

您教训的是 我只是因为现在在外地 没老师指点 我也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其实那些练习曲我也都练过比如克莱采而(两遍),罗得,顿特大部分,然后现在平时

每次练琴就先把克莱采尔的9,8,4,12,过一两遍 ,然后后面的双音练习曲挑两

首练一下,把这些作为基本练习 ,然后我就开始找几个巴赫无伴奏练一下

一般会拉第三组曲的前奏曲和第二奏鸣曲的快板练一下手指的机能,如果

    感觉好的话会复习一下第一的柔板和赋格或第二组曲除恰空,(其实恰空

    我是花了近大半年时间好好练过的,只是我太喜欢他,一般不敢随便拉的)

    因为我很重视巴赫的  但我只拉过这几首,这些之后  一般手都热了,         

    我就开始拉一些 自己喜欢的曲子了,因为也没老师来约束我,呵呵,

    我不知道我现在的练琴方法是否有问题,您能否给于建议?还有我如何才

    能升自己的技术和能力,就我现在的年龄和情况?很焦急,我很想把琴拉好

         望老师空时给予解答      谢谢   总是麻烦您!!

     

114
abob 发表于 2005-3-13 00:06: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ake在2005-3-12 21:37:00的发言:

给abob:

你对持琴的问题的讲究,快要进入牛角尖啦!

能否暂时将这一问题放在一边?找一个合适的肩垫使用?因为我并不知你的身体条件,不知你长得胖、瘦或适中。所以无法准确得建议你如何选择。

通常,瘦的人最好使用肩垫,胖的人可以不用。你试试测量一下自己夹琴部分的自然尺寸,再对照乐器的尺寸,看看需要增加多少。

如选择不用肩垫,要用一小块海棉垫配合小毛巾一起使用。

使用肩垫与否,对乐器振动的影响有限,除非你使用真正的名琴。当然,如果你使用真正的名琴,你就不会问这个问题了。

对不起,我的态度好像有些生硬,但出发点还是为你好,请原谅!

祝你进步!

哈哈,不好意思,我是常有这小毛病的, : )

我的脖子应该是比较短的,人有点胖,个子不高。

我还是想尝试不用肩垫,因为这样好象比较酷一点,也显得“专业”一点。

我想请教二点:

1.用毛巾的方法换把时琴是应该由锁骨来支持还是肩来支持?(我看书上讲用锁骨,可肩垫显然是用肩的)

2.不用肩垫时最需要注意那些地方?(以免弄出毛病来)。

谢谢!

115
蓝天的自由 发表于 2005-3-13 12:27:00 | 只看该作者

呵呵 我觉得ABOB朋友 很认真 也很仔细 我要向你学习

但是我也觉的在肩垫的问题上你真的钻进去了 呵呵自己的体会是无论什么的

只要你觉得舒服,自然就是好的 别太教条的去做,因为每个人的生理结构条件

都不同 ,不是每人都适用一种方法,所以我觉得你只要自己觉得舒服自然,对你的演奏

没有多余的负担就可以了,比如我就喜欢用肩垫,我觉得那样比较解放我的左手负担

这些只是我的个人想法 大家一起讨论 大家一起学习进步

呵呵 不知讲的对否 等AKE老师的指正 谢谢

116
abob 发表于 2005-3-13 16:13: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蓝天的自由在2005-3-13 12:27:00的发言:

呵呵 我觉得ABOB朋友 很认真 也很仔细 我要向你学习

但是我也觉的在肩垫的问题上你真的钻进去了 呵呵自己的体会是无论什么的

只要你觉得舒服,自然就是好的 别太教条的去做,因为每个人的生理结构条件

都不同 ,不是每人都适用一种方法,所以我觉得你只要自己觉得舒服自然,对你的演奏

没有多余的负担就可以了,比如我就喜欢用肩垫,我觉得那样比较解放我的左手负担

这些只是我的个人想法 大家一起讨论 大家一起学习进步

呵呵 不知讲的对否 等AKE老师的指正 谢谢

哈哈,接受你的委婉的批评, : )

7、8年前我重拿起琴时,突然发现不会持(夹)琴了,所以当时翻了些书,也观察到拉琴的“大家”差不多都不用肩垫的,所以,多半是出于好奇,也试了一个月,塞毛巾。

我的体会是,左手的自由度大大增加了,比如拉G弦高把位;可是持琴又费劲了, : )

后来还是用回肩垫;但去年有一回无意走进一家琴行,琴挺多的,就拿了二把拉了一下,发现琴一劲往下掉,所以就想还是不用的好,如拿起来就能拉一串(这是一位网上“人物”说的,呵呵),会显得比较“牛”,好象这有些虚荣,可是虚荣也是我们快乐的一部分嘛,: )

后来看到梅纽因的那本书,我理想他的意思是:完全用手持琴。....

可能我这种问法“业余”一点,不过我本来就是“业余”的嘛,呵呵,

不妥之处,请 ake老师谅解,

117
renoir 发表于 2005-3-15 14:04: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abob在2005-3-13 16:13:00的发言: ]

哈哈,接受你的委婉的批评, : )

7、8年前我重拿起琴时,突然发现不会持(夹)琴了,所以当时翻了些书,也观察到拉琴的“大家”差不多都不用肩垫的,所以,多半是出于好奇,也试了一个月,塞毛巾。

我的体会是,左手的自由度大大增加了,比如拉G弦高把位;可是持琴又费劲了, : )

后来还是用回肩垫;但去年有一回无意走进一家琴行,琴挺多的,就拿了二把拉了一下,发现琴一劲往下掉,所以就想还是不用的好,如拿起来就能拉一串(这是一位网上“人物”说的,呵呵),会显得比较“牛”,好象这有些虚荣,可是虚荣也是我们快乐的一部分嘛,: )

后来看到梅纽因的那本书,我理想他的意思是:完全用手持琴。....

可能我这种问法“业余”一点,不过我本来就是“业余”的嘛,呵呵,

不妥之处,请 ake老师谅解,

这么说吧,我看到过的专业学生没有不用肩垫的

肩垫可以缓解脖子夹琴的肌肉紧张,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肩垫可以让G弦的演奏变得容易许多,尤其是高把位

你用肩垫后琴往下掉是你不熟悉如何使用肩垫的原因,多习惯习惯就好了

赛毛巾其实和肩垫的作用是一样的,应该更轻松才是,不应该出现额外的持琴负担

毛巾和肩垫比,毛巾只是一种替代品,肩垫才是正道

你要耍酷的话,其实一小会儿不用肩垫不影响你耍酷,时间久了可能就累了

118
李一王 发表于 2005-3-15 14:55:00 | 只看该作者

请教AKE 老师几个与律有关的问题:

1、小提琴独奏时通常多采用五度相生律,还是纯律?

2、两种律各在什么场合下使用?有规律可偱吗?

3、律的运用是否与演奏风格有关?

119
abob 发表于 2005-3-15 15:10: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renoir在2005-3-15 14:04:00的发言: >

这么说吧,我看到过的专业学生没有不用肩垫的

肩垫可以缓解脖子夹琴的肌肉紧张,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肩垫可以让G弦的演奏变得容易许多,尤其是高把位

你用肩垫后琴往下掉是你不熟悉如何使用肩垫的原因,多习惯习惯就好了

赛毛巾其实和肩垫的作用是一样的,应该更轻松才是,不应该出现额外的持琴负担

毛巾和肩垫比,毛巾只是一种替代品,肩垫才是正道

你要耍酷的话,其实一小会儿不用肩垫不影响你耍酷,时间久了可能就累了

是这样,据我所知,出名的琴家中,只有穆特是用肩垫的,就是在国内,出色的演奏者也都一律不用肩垫。(这中间想必有它的好处的)

说它“酷”,多少有些调侃的意思,我想要说的其实是:不用肩垫的好处到底是什么呢?

主要是好奇。

另外,我尝试的结果是左手更有自由度,换把更轻松,G弦高把时最明显,因为用肩垫后,琴的支点更靠下,所以对手臂的动作有较多的约束(这是我的想法,未必是这样);但因为持琴难了,所以时间稍长就累。

120
cotangent 发表于 2005-3-15 23:25:00 | 只看该作者
我昨天才注意到,温格罗夫也是要用肩垫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4 13:14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