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琴笔记簿] [原创]天龙的学琴笔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天龍八部 发表于 2011-6-8 05:3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琴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小提琴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现在把帖子搬过来。
我在艺术上下过一番功夫,谁如果像我这样下一番功夫,他也会达到这样的境地。——巴赫
2
 楼主| 天龍八部 发表于 2011-6-8 05:37:00 | 只看该作者
我儿子天龙(Liam)五岁,学琴有两年了。 记得他三岁时,我带他去画画班,正巧隔壁是一所铃木小提琴学校。他每次看到小朋友们背着小琴去上课,都好羡慕,于是我就带他去观摩了一次,谁知他真的很喜欢,求我给他报名,这就开始了他的学琴生涯。

他在铃木班学了半年,会拉第一册大概一半的曲子吧,在学校里学得最快,是那校长的得意门生,每次有人来参观,都要Liam来示范表演。其实那学校真是很差很差的,我觉得充分反映出美国音乐基础教育是多糟糕。老师都是鼓励,没有批评。小孩们一般一个礼拜只练2-3天琴,每次5-10分钟!要能每天练琴,就有奖励!水平之低,是没法想象的!有一位七岁的女孩,拉了一年多,还只会拉第一册第一首曲子--小星星,琴上贴了胶布,还全拉不准!据说她酷爱音乐,还同时在学钢琴。她爸爸从来不管,就负责接送和付学费。

过了学校的学生演奏会,就经过同事找到现在的老师Rubin,是一位俄裔犹太人,应该是很不错的。她有小提琴教学博士学位,有二三十年教学经验,她的学生有得过国际大奖的,有加入欧洲著名乐团的。

3
 楼主| 天龍八部 发表于 2011-6-8 05:38:00 | 只看该作者
第一次见Rubin老师,拉了几首铃木小曲和音阶,老师很喜欢他,但对铃木教育颇不以为然,说铃木有两大坏处:

第一是不认谱。她从前收过一位十六岁的学生,拉得很深,技术,乐感都很好,就是不认谱。老师很辛苦地教了一年多,那学生都不会看谱拉琴,老师只好很惋惜地退了这学生。所以认谱是要越早越好。

第二是集体拉曲子。她说小孩子听不到自己的音乐,怎么知道自己拉得准不准,好不好呢?这也有道理。

认定这位老师后,Liam四岁,开始了比较正经的音乐训练。要每天拉空铉,音阶(一直用的是Hrimaly),练习曲(开始用的是Leopold Auer的Graded Course),乐曲(开始用的是All for Strings),和小提琴二重奏。很有意思的是老师非常重视二重奏训练,她的学生在演奏会上,都必须拉一首乐曲和一首二重奏。我看Auer(Auer是海菲兹的老师)也说过,二重奏训练要越早越好,有助提高音准和兴趣。

4
 楼主| 天龍八部 发表于 2011-6-8 05:40:00 | 只看该作者
一开始学认谱,把胶布都撕掉,要自己听音准

Auer的"Graded Course"第一册整本都是空铉,练习运弓,不同节奏等,有趣的是每首曲子都有第二小提琴部,都是很好听的小调老师拉,小朋友就算拉空铉也很来劲,觉得是在make music。Liam真的很喜欢这本书,很快就学完了。

"All for Strings"都是些2-4行的简单小曲子,老师也没有特别要求音准如何如何,每次都能通过。音阶琶音一般要拉好几个星期,老师不是每次都听。拉完"All for Strings"第一册,老师用一本俄国的谱子,又学了一些比较好听的小曲,比如贝多芬的“Marmot”,舒伯特的“Landler”,柴可夫斯基的“Morning Meditation”等等。感觉是曲子过得很快,每首曲子学点新东西,比上礼拜有进步就过了,没有太抓技巧,培养兴趣为主吧。

老师老夸Liam,说学得很快,当时觉得他拉得挺不错的,还录音上网什么的,现在回头看,真难听!整整九个月在锯木头,走音,不知道当时怎么坚持下来的!倒是把谱子读会了,这算有进步。

Auer学完后,就开始Wohlfahrt的"Foundation Studies",练手指用Schradieck。曲子方面,二重奏用Samuel Applebaum,乐曲用Barbara Barber的"Solos For Young Violinists"。这是Liam第一个跃进。

5
 楼主| 天龍八部 发表于 2011-6-8 05:41:00 | 只看该作者
Rubin老师对培养小孩兴趣是比较成功的。跟老师学了八九个月,Liam拉的曲子都是最多四行的小曲,每个星期能过三至四首。但那本"Solos For Young Violinists"的最容易最短的曲子也要一整篇,而且所有的曲子都有钢琴伴奏。年底老师终于布置了书里的第一首--巴赫进行曲("Marche")。这首曲子中间转调,还有一段挺快的,算是比较拿得出手,象样的吧。Liam很喜欢,但是练得挺吃力的,拉了四个礼拜,终于把谱子背下来了,跟钢琴也和的不错,只是音准差些,快的地方还有点左右手不配合。拉下来后,Liam特别喜欢和钢琴合奏,自我感觉良好,自信心大增。老师也夸他,说这样的曲子,四岁小孩一般要学六个月!真夸张!

"Marche"总算学完了,我们去了度假,回了香港,去了台湾,三个星期没碰琴。回来后离半年一度的演奏会只有三个礼拜了,老师深信Liam能在三个礼拜内学会新曲子,于是布置了"Marche"后面的一首巴赫的"Giguetta"舞曲。我当时觉得时间很紧,每天都催着盯着他练琴。可是这么久没碰琴,心都散了,手也僵了,加上时差什么的,Liam偏偏越练越差。那时他也着急,每天练琴很不情愿,每天都练着练着就哭起来, 说不学了。我也是个急性子,看他这样就很生气。那个礼拜真的好难过,当时我真的以为Liam学琴到此为止了。我跟他说,不学可以,你自己下次上课跟老师说,我不会替你打电话退学的。

可是Liam真的好喜欢Rubin老师,上课时什么都没说,临下课时我还特地提醒他,是不是有什么话想跟老师说?他想了一想,说,”我老练不好,着急起来就哭。“老师和蔼地说,”你是我最好的学生,你还哭?那我其他的学生怎么办?你喜欢拉琴吗?“Liam点点头,老师说,”你要能保持兴趣,再多几年,我保证我们会学全世界最最好听的音乐。“这次以后,Liam练琴再也没发脾气了。

6
 楼主| 天龍八部 发表于 2011-6-8 05:43:00 | 只看该作者
三个星期后,在演奏会上,"Giguetta"舞曲算拉出来了,音准节奏都不错,就是速度上不去。老师很满意,而且二重奏他拉得特别好。在他表演完后,老师上台拍拍他的头,向观众说,“这是Liam。他刚满五岁。“ 在演奏会上,Liam听到了老师其他学生的表演。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名印度男生拉的Vivaldi的"夏天"。Liam说他在音乐中听到了蝉叫,也听到了暴风雨的来临。这名学生拉得挺好的,就是凭这首进了很棒的乐团。不过对Liam来说,他最念念不忘的却是老师另一名小小学生的演出--五岁半的Veronica。Veronica拉的是比"Giguetta"后面的一首“Donkey Doodle”。可以看出Liam又羡慕又眼红,回家一路上不停地问我,“Veronica怎么会拉那首?我不是老师最好的学生吗?Veronica才不是呢!”看来这半年一度的演奏会不仅是给孩子很好的锻炼,而且还能起到motivation的作用。

老师好象知道了Liam的心事,第二个星期就布置了那首“Donkey Doodle”。“Donkey Doodle”是William Kroll二十年代的作品,节奏轻快,旋律鲜明,很适合小孩子演奏。Liam非常喜欢,嘴里时时刻刻都哼着这首小歌,练琴有时候还主动加时间,学得超快,两个星期左右就学会了,还自告奋勇抱着琴到学校里演奏给小朋友听,还一天表演了四次之多!!听学校的老师说,他把同班一混血漂亮mm迷住了,人家立马封他作偶像,表演完后趁没人注意还跑来拉他手,这可把他乐坏啦!练琴更主动了。“Donkey Doodle”主要学grace notes。这首完后学了“Mosquito Dance”,学的是拨铉和double stops。然后学了“Puppet Show“,是学左手拨铉。每首曲子都是2-3分钟长,都很好听的,小孩不知不觉就学了一些技巧,老师对这本”Solos for Young Violinists“非常推崇。

7
 楼主| 天龍八部 发表于 2011-6-8 05:44:00 | 只看该作者
今年四月犹太人的逾越节,老师放假三个星期,布置了好多功课:三个音阶,五首练习曲,和一首Adolf Huber的G大调协奏曲("Concertino in G Major"),并且换了1/4的琴。这老师对琴还真讲究,亲自去琴行挑了一把最贵的琴要我们租,以前那把1/8的还是德国出的。她说琴不好很打击学琴的兴趣,就算初学,业余,也要尽量用最好的琴。我觉得美国人好象都是这样的,做什么都是还没入门就已经花了好多钱。我以前不懂,在网上随便买了一把200刀的破琴,有一次上课拿来给老师看,结果老师说受不了实在太差了,如果我不换琴,就不许我的琴进她家门。

这首小协奏曲虽然不是什么真正的协奏曲,但也有三大篇纸那么长呢!有主题,中间还换拍子转调(转g小调),最后还有一小段cadenza。这可比天龙以前学的曲子都难一大截,是挺大的挑战,算是他第二个跃进。由于换了琴,又要学难曲子,那三个星期练得很辛苦。走音得厉害,速度快不起来,一快就左右手配不上。老师回来后上课,那个cadenza拉得很勉强,另外音阶音准很差,连简单的G大调都不准。老师帮他纠正,她拉一个音,叫天龙听了自己把音找出来。一会儿老师说他耳朵其实很好,只要平时练琴时提醒他注意音准,应该没问题。我当时不知道这是因为换琴的缘故,回家后狠狠地把音准抓了一下,第二个星期就已经好多了。

8
西风古道瘦马 发表于 2011-6-8 17:31:00 | 只看该作者
铃木班培养幼童的兴趣不错,真正打基础是有很大欠缺的!从楼主的叙述来看,Rubin老师是一位难得的好老师,Liam加油!期待着更多精彩的下文,让我们也好好了解一下在美国的琴童是如何学琴的!
9
 楼主| 天龍八部 发表于 2011-6-8 22:59:00 | 只看该作者
本来想把天龙一路学琴的经历写出来,不过最近练琴太累啦!这个星期六就是半年一度的演奏会了,天龙要表演里丁的b小调协奏曲(Rieding Concerto in b Minor)第一和第三乐章。这第一乐章他老早就学好了,拉得挺有味道的。这第三乐章也基本上学完了,也照老师的要求把风格拉出来了。只是这两个乐章加起来有6分钟长,天龙往往拉着拉着就走神,刚开始还很认真,第一乐章拉得很不错。拉到第三乐章,就开始分心了,东张西望,错的地方,音不准的地方,已经反复练过很多次,一整首拉,就全忘了,而且本来好好的地方突然会莫名其妙地拉错,拉错后,才回过神来,就连自己拉到哪都不知道,没法继续下去。怎么办?我们现在每天都要练一个半至两个小时,好象越练越差,都快累死了。是不是五岁男孩就是这样?我干脆不要求他算了,不给他心理压力了,这样会不会好一点?
10
zh_e_mail 发表于 2011-6-8 23:26:00 | 只看该作者

那么小的孩子,肯定不要逼他。导引,兴趣为主。您孩子的老师是启发式教学,以小曲为主,注重培养兴趣。当然这是很好的一种方式。比如我的小孩7岁之前的学,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启蒙吧,也没有什么基础。不过我想真的要学得好,还是要从基本功上下功夫,这个过程肯定要有的,并且音阶训练,很枯燥。那么孩子小,练琴方式内容就要有一个平衡。适当地参加一些活动,对提高兴趣有好处,不过初学阶段还是要把学琴的功课做好为目的,有时候,小时侯正确练琴的时间也是非常宝贵的。不过不同的老师,教学方面不一样。不同的学生,悟性条件也不相同。不能一概而论。主要是个方面的平衡,循序渐进。
在我看来,小孩学琴,适当的启蒙,正确的音准训练,拉琴是否好,耳力是最重要的,养成对音的敏感,从小就做起。反而我认为音色开始不用太在意,比如对琴的要求,没有那么苛刻的。这是我感觉,我们就是这样过来的。
此外,你的小孩,背部下来整个曲子,我猜就是太长,为了比赛短时间就练出来,这么小的孩子还不适应,我们说熟能生巧吗,他一疲乏,就不集中,肯定就拉不下来了。这么小的孩子,我认为不要过多参加这类活动,弄不好会适得其反,如果他反感了,没有了兴趣,岂不是更划不来。这么小,练琴时间半小时就行,别太长。身心最重要的。

11
 楼主| 天龍八部 发表于 2011-6-9 01:14:0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我会参照您的意见适当调整练琴的时间和方法。我自己就是心急的人,其实孩子背谱还是挺快的,如果我盯着他,他会比较专心,不会出错。但是我给他伴奏,没法盯着他,他就心不在焉了。这个演奏会是老师给学生办的,一年两次,每个学生都要参加。老师觉得他很有潜力,所以布置了这么长的曲子吧!老师想明年让他参加比赛,我都不太想去,就是不想给他太大压力。星期六演出完,要开始学Vivaldi的a小调协奏曲,我听了都快晕了。没有必要每个曲子都练协奏曲吧!多累呀!
12
wy101 发表于 2011-6-9 01:24:00 | 只看该作者
不管是不是搬来的,有用就行
13
 楼主| 天龍八部 发表于 2011-6-10 03:33:00 | 只看该作者
还在准备星期六的演出。昨天发誓不能练琴超过半个钟头,太累了。叫天龙把里丁b小调协奏曲第一乐章拉一次,他就愁眉苦脸地说,“又那首阿!都拉过多少遍啦!”昨天拉得很不专心,比上星期差远了。我也知道他很闷,我就怕这样,还特地把这首停了两个星期,上个星期才又再开始。唉!那首Huber的小协奏曲就是这样越练越差。我当时还问了我母亲,她说小孩甚至大人都会练烦的,尤其是学得快的小孩。她学生参加比赛,她都会早早地让学生把曲子练熟,然后停一段时间,比赛前两星期再练。她也说过,小孩子学琴,要保持兴趣,要多过小曲子,不像大人可以一首曲子练很多很多个星期。这也是她不主张小孩子考级的原因之一。
14
Nomos 发表于 2011-6-10 14:55:00 | 只看该作者
很羡慕楼主的条件!

音乐,越来越觉得流派和师承有多么的重要!

在国外,学演奏的,有专于老柴维尼亚夫斯基波兰苏俄的,也有兴趣在CORELLI和PURCELL的;即使演奏巴赫键盘的专家,老辈人中LANDOWSKA并不认可TURECK,更有LEONHARDT一伙自顾自的玩儿得不亦乐乎。

最可怜的是我们学老大哥(这里先不说他们是否真的好到了头)却只学得皮毛,几十年了,不论什么都拿来放苏俄的路子里一锅烩,山寨的不得了,自己还不知道。好在现在有年轻人在外重头学起,也算有些成就,他们该是我们的希望。
15
 楼主| 天龍八部 发表于 2011-6-11 02:50:00 | 只看该作者
昨晚和天龙练琴,我改变策略,先和他一起看前晚练琴时录的录像,分析每首曲子哪好哪不好,然后重点把不好的地方反复练了好几次。平时我会叫他把曲子从头到尾拉一次,如果刚才练的地方没有进步,就再反复练。但昨晚我没有。当我说练完了,他既惊又喜,高高兴兴地去玩了。后来和姥姥,姥爷通视频时,他也毫不抗拒地表演了二重奏和里丁的两个乐章,而且刚才练的地方都有改进,还是第一次从头到尾没出错呢!真不错!看来练琴并不是越多越好,还要有效率。
16
西风古道瘦马 发表于 2011-6-12 10:57:00 | 只看该作者
 我也觉得对于幼童来说一次练习的时间以不超过30分钟为宜,可以把每天的练习时间分成几个间断的30分钟,这样孩子不至于太疲倦,也便于集中注意力,提高练琴的效率。从自己陪超超练琴的体会来说,超超进步最快的这一年来,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注意了练琴效率,现在基本上是不动脑子不练琴,先在脑海中想好练习的内容和细节,有的放矢的针对性练习效率要高得多了!
17
CYW 发表于 2011-6-12 15:40:00 | 只看该作者
五歲的小孩每天都要练一个半至两个小时 LZ恐怕不被叫作虎媽都難噢 其實在美國小學也沒什麼壓力 不用急著進度 想想如果八歲就能拉孟協 其實慢一點到十二歲再拉孟協真的會有差嗎? 何況LZ應該不會鼓勵小孩走音樂這條路吧 在美國音樂家的收入可不是太好 小孩應該都喜歡動 美國一年四季都有各種球類運動League 可以平衡一下练琴噢
18
 楼主| 天龍八部 发表于 2011-6-13 23:51:00 | 只看该作者
儿子平常每天练一小时琴,分配是早上半小时音阶练习曲,晚上半小时拉曲子,每个星期一天放假不用练。只是上个星期准备演出才练长了。儿子有很多sports活动的--篮球,足球,baseball,还有空手道都一直进行。他五岁以后,因为曲子长了,才开始每天一小时的,因为练得比美国小孩多,学得也快,曲子更好听,拉的也更好听,走音少了,他反而对拉琴更喜欢了。这是不是也是学得快的好处呢?相反他的小同学(美国孩子)Veronica练得少,四个月只学了2-3首曲子,要是换成Liam他肯定都要烦死了。我没有替孩子的将来打算,如果他愿意走音乐专业,我也会大力支持,毕竟我自己的父母都是搞音乐的,挺好的。
19
 楼主| 天龍八部 发表于 2011-6-14 01:37:00 | 只看该作者
讲讲星期六表演的情况。 星期五回课时,所有的曲子都错得一塌糊涂,惨不忍睹。我知道他星期五上学挺累的,一累就不能专心。而星期六一大早要去空手道班,然后马上赶去儿子同学的生日会,老远的,来回路上都要两个钟头!回来就要去演出了,没时间练一下,又累。说实话我真不想去那生日会,跟他们一点都不熟,问过几个家长,都说嫌远给推了,可是儿子在班上人缘极佳,人家问过好多次,一定要他来,跟儿子商量后决定把空手道课停一次,早上起来练半小时琴。 星期六早上Liam精神好,只稍微练了一下,都很完美,于是高高兴兴地去了生日会。这生日会是我最不喜欢的那种,全是大型的充气弹弹床,滑梯,堡垒什么的,小孩疯跑,疯爬,疯跳,家长一不留神,就根本找不到孩子了!孩子们玩十分钟就满头大汗,看得家长都累。好不容易两个小时过去了,生日会终于结束了。回家稍微休息了一下,就去演奏会了。 这是老师每年两度的学生演奏会,她把年纪小的安排在第一个钟头,然后她的高中生,大学生在第二个钟头,Liam是第一个钟头最后一个。Liam表演得很好,在这里表扬一下。没出什么大错,只有个别地方手指速度跟不上,其他都很好。难得的是,觉得他没怎么紧张,不像我,对于考试比赛表演都很紧张,是有名的紧张大师。第二个钟头的学生演出很精彩,技术上都没一点问题,演出的曲目也好听,所以非常享受。老师最好的学生Lisa(得过很多很多大奖的)今年高中毕业了,明年要去Princeton,这是她最后的演出,她拉了门氏E小调,是她好多年前拉过的,专门给老师再拉一次,她的姿势,动作都很象老师,估计跟老师学了很多年了,老师也有点依依不舍,很感人呢!
20
CYW 发表于 2011-6-14 01:52:00 | 只看该作者
LZ也在東岸嗎 有沒有youtube視頻讓我們觀摩一下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4 10:39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