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回課:
Schradieck:第三課#13和#14:學的是伸展左手小指,使之能延長到三指往上兩個音。這其實挺有難度的,天龍在D弦上還不錯,A弦上比較差。第#13條過了,第#14條繼續。第四課#1和#2:老師說手腕很軟很好,就是動作還不太對,不過對這麼小的孩子來說已經不錯了。老師誇他兩音連弓很好。#1總算過了,新佈置了第#3條。
Vivaldi《A小調協奏曲》第三樂章:學完了,又難又長,還是磕磕巴巴的,有好幾處旋律一樣,但用的把位和指法不同,一不留神就會拉錯。老師說不夠音樂感,雖然八分音符不能連起來,可也不能太短太禿了,後來她說,她的要求可能對五歲小孩來講太難了,為了音樂性,她寧願天龍用長弓連起來,弱的地方只要用短一點的弓即可,輕輕地拉會使音色太虛,不好聽。她示範了幾次,要天龍即場拉,一看他的弓子不直,馬上叫停。
趁天龍去廁所的時候,老師跟我談了談。她說我在家陪練,千萬不要著急,要以培養興趣為主。孩子如果拉得好,家長一定要做啦啦隊,拼命誇,讓他覺得自己拉得真好,真有天分。她說天龍學得很快,但是注意力不集中,心散,而且喜新厭舊,讓他重複拉他會抵抗,這時候應該換一個項目拉,或者稍微休息一下,可以讓他自己作決定,沒必要每項每天都完美無缺。她還說,天龍快六歲了,該是時候慢慢放手讓他自己學練琴,比如說讓他自己練十分鐘,給他個目標,然後十分鐘後檢查,如果練好了就要多誇,還沒練好也不要緊,到他上課的時候要是還沒練好,老師會說他,這樣他會慢慢明白學琴是怎麼回事。她說,她小時候父親陪練得太好了,她進步神速,十幾歲考上聖彼得堡某著名音樂學院。等她自己去音樂學院學琴的時候,沒有老爸陪,才驚覺自己原來根本不會練琴。趁天龍還小,一定要開始放手了。
覺得老師說得真是很有道理,我們中國人家長,真是很不會放手,總覺得孩子的一輩子是我們的責任,孩子學什麼,怎麼學,每天練什麼,練多少,上課要如何表現,好像都是我們的事。難道孩子沒有思想嗎?孩子的興趣,孩子的想法,都得給我們來操控嗎?
如今在美國,看過很多很多非常依賴父母的中國人,估計小時候都是這麼培養的。我的鄰居兩小口,都是農村出來的,在國內是絕對的高材生,一個清華一個北大,兩個過來讀完博士結婚生了個孩子,有另人羨慕的高薪工作,一個金融一個高科技。按說這樣高質素的人,應該很有主意很有見地吧,可是看看他們生活能力有多強:生了孩子,非要在安徽呆得好好的農民父母親跑到這裡帶,兩老沒讀過書也沒什麼文化,不會開車,不敢出門怕走丟,真的非常非常想家了,跟我們一見面就訴苦。可是兩為高材生還不肯讓他們回去,說他們回去了我們怎麼生活啊!誰做飯誰看小孩啊!小孩都兩歲了,應該去托兒所了吧。我介紹我孩子的托兒所給他們,他們居然說,老人又不會開車,誰去接送孩子啊?天啊!真的不可思議。我們還是放手吧!不然我們的孩子以後會不會也變成這樣只會考試而沒思想的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