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琴笔记簿] [原创]短指小宝学琴记

[复制链接]
181
 楼主| 柳思成音 发表于 2007-2-1 17:02: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jacob19730224在2007-1-30 16:42:00的发言: 大不了D转G,画个还原号在DO上面,提醒以下,转调的时候,大人不小心忘记都很正常

谢谢!其实我自己监督的时候就没注意了!

艺术的真正意义在于使人幸福,使人得到鼓舞和力量。——海顿
182
稻子麦子 发表于 2007-2-1 17:14:00 | 只看该作者
从楼主的日记了学了很多,尤其是您认真的态度和思考问题的方法。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2-1 17:14:47编辑过]
183
jacob19730224 发表于 2007-2-1 17:16: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柳思成音在2007-2-1 16:59:00的发言:

唱"空"的时候,整个节奏都没问题;拉琴的时候,唱"空",然后还有一个"不明显"的停顿~~,这样显得休止"偏长"

现在一个很大的问题~~难题~~就是:

回课时老师不再"打拍子"了,这样就要求小宝自己来打拍子.怎么打?

--心里打拍子,小宝还不会;经常刚开始还行,拉一会儿就忘拍子了,然后就有些"乱"

--口中打拍子,拉得节奏不会错,可我看,这样会影响运弓和音准的.嘴巴一动,琴也不得跟着动吗?用脚打拍子也一样啊!

不知怎么办了!

请教各位老师!

内心歌唱“带”两手

184
 楼主| 柳思成音 发表于 2007-2-2 10:21:00 | 只看该作者

如何把这个原则落实到手上?

185
 楼主| 柳思成音 发表于 2007-2-5 14:41:00 | 只看该作者
2月4日,第三十二课。 五月之歌,说好了很多。当然了,一个星期的功夫不能白费。 摇篮曲,提了一个指法技巧。在六个十六分音符的连弓当中的#DO与还原DO,老师说要“滑动”,不要抬指。小宝加练了几遍,效果还不理想。或许是速度太快了罢。 合唱曲,出现一个大问题,重音不对,3/4拍拉成了6/8拍。 合唱曲中有大量的八分音符,为了监督方便,我都把它数成6/8拍了,包括小宝刚开始慢拉的时候,也是拆成了八分音符为一拍。但是,就是没想到二者之间“重音”位置的差别。这顶乌龙帽应该戴在家长头上。 老师帮着纠正节奏上的错误。曲子好长呀!小宝反复练了很久。 音阶与琶音练习,小宝的运弓不够长。终于找到了症结,主要是上弓时大臂没有跟上。仅靠前臂的运动和打开,运弓自然显得局促。这是日训中的一大盲点。 作业,60-62号练习曲3条。60号“和蚊子一起跳舞”,重点在十六分音符;后二首曲子,主要练习小附点的节奏,区别是一个3/4拍,一个6/8拍。 (写于2007/2/5)
186
jacob19730224 发表于 2007-2-5 18:32:00 | 只看该作者

理论性要加强。

对是为什么,错又是为什么。这样才能举一反三

187
 楼主| 柳思成音 发表于 2007-2-15 11:06:00 | 只看该作者
2月11日,第三十三课。 交了3条音阶练习和3条练习曲。 前面的作业都完成得“很好”,到了最后1条舒伯特的“慢速的圆舞曲”卡壳了。小附点节奏没有拉对。老师先后用了3种不同的方法教小宝数“小附点”。嘿嘿,就是没过关。 唱了拉,拉了唱,折腾了半个多小时,还是时好时坏。老师没明白,为什么前面“美人鱼之歌”的“小附点”拉对了。一个练的多,一个练的少呗!老师也累了,我说还是回家再努力吧。 开始进入第七课“学习旋律小调”。 作业,有关3/4拍中的附点节奏练习3条; A小调音阶和琶音练习4条; A小调和D小调旋律练习各1条; G小调旋律练习4条; 约阿西姆的练习曲1条。 (写于2007/2/15)
188
jacob19730224 发表于 2007-2-15 11:21:00 | 只看该作者

可能是晕了,节奏乱了就容易晕,这时宁愿把节奏改掉,或停下,先不练

如果是附点的附点,就不要管他,当作后一个音的装饰音,漫漫缩短,接上就可以了。

慢的东西,开始不要太慢,熟练以后慢慢降速度

189
小河流水啦 发表于 2007-2-20 13:51:00 | 只看该作者

<摇篮曲>一定有好多种吧?河流现在也拉一首.挺好听的,我一夸她,她就喜滋滋地问:"要不要再听以一遍?"然后就得意地再拉一回.

看着小宝现在的处境,想到以后也会遇到,真有点担心呢!不过,相信船到桥头自然直,一切都会好的!让我们一起加油吧!

190
 楼主| 柳思成音 发表于 2007-3-12 16:32:00 | 只看该作者
3月11日,第三十四课。 距上一节课,整一个月。还好我们对学琴的进度没有要求,否则,恐怕需要另做打算。这不,这次上完,老师又要全国巡演了。下个月初才能回来。 当然,这样也有好处。因为这样一堂课的内容,基本上是浓缩版的,布置的作业也有两周以上的量。所以,像我们这样练得不偷懒的,自然省钱喽。 小宝把所有作业拉了一遍,一遍通过。 握弓的手型略微调整,右手再竖起一些,有利于弓子推到弓根。 休息的时候教了乐理知识。1)关于升降音的顺序,画了一张表,一看就全部记住了;2)什么是旋律小调?就是在自然小调的基础上,上行时第6(VI)、7(VII)级音升高,下行时升高的音还原;3)什么是和声小调?就是在自然小调的基础上,第7(VII)级音升高。 音之升降顺序表(略)注:降号的顺序就是CI、MI、LA、RE、SOL、DO、FA;升号相反。 进入第八课“学习3个和4个升降记号的调性”。 这堂课感觉特别顺,没到时间已经可以下课了。 作业,G小调音阶和琶音4条; D小调音阶和琶音2条; E小调音阶和琶音3条; B小调音阶和琶音4条; bE大调音阶和琶音4条; 75-76号练习曲2条。 (写于2007/3/12)
191
 楼主| 柳思成音 发表于 2007-4-2 16:38:00 | 只看该作者
3月31日,第三十五课,最乱弹的一课。 六个调式,三个星期,够了吗?事实证明,小宝还是被高估了。老师高估了他的吸收能力,家长高估了他的自习能力。后果就是,在回课的时候,小宝还在各种调式之间“乱战”-- 1)四个旋律小调,临时升降号基本没错,但是,G小调的降MI与B小调的升DO,时有时无,这样不就和D调与E小调窜混了吗?老师点一下,马上改了,可回头一拉,还是犯同样的错。“顽固地拉错音,完全不顾升降号(临时升降号除外)”,老师生气了。 2)两个大调,经过前面“小调的批评”,窜调的现象没有了(大调练得多也算一个缘由吧),但是,拉快了,音符拉短了,无论降E大调音阶,还是A大调练习曲,都显得“气喘吁吁”。右手变紧,音头太重了。老师纠正好几下,还是拉得急。“回去再练!”这下真把老师气急了。 呵呵,第一次见老师发火喔!苦口婆心与严厉指责都没错。消化一下,归纳三条原则: 1)准备原则。拉琴前的准备是拉琴的一部分。琴声从架琴之后就开始了。千万不要忽视准备工作,包括“四问”-- 身体放松了没有、脚站稳了没有、手型对不对(注意右手的放松和左手拇指位)、谱子过一遍没有(注意调式和节奏)。 2)对错原则。对九错一不如拉对一遍。一次错误的记忆,需要十遍正确的记忆才能覆盖。所以与其对九错一,不如一遍不错地少来几次呢。 3)慢拉原则。慢工出细活。该是出细活的时候了。所以一定要慢拉,尽管小宝明显性子急,但要保证做“监工”的不能一起急呀! 重做的作业,E小调音阶和琶音3条+B小调音阶和琶音4条+降E大调音阶和琶音4条。 新的作业,E大调音阶和琶音2条,B小调练习曲1条,72号摇篮曲1条。 五种调式,可这次只留了一周的练习时间。算是惩罚吗?魔鬼般的一周来了。 (写于2007/4/2)
192
幸福是 发表于 2007-4-7 23:23:00 | 只看该作者
不错,向您致敬
193
 楼主| 柳思成音 发表于 2007-4-9 13:55:00 | 只看该作者
4月8日,第三十六课。 上周一课大败而归,这次回课却自信满满。 一周苦练,时不时敲打敲打“木鱼”:再交不好作业,L老师要退货,让你去“撷(拣)皮夹子”。--小宝以为女老师总是相对温柔些,所以把遇上女老师,叫做“撷(拣)皮夹子”,取其“塌(拣)便宜”的意思。教小提琴的女老师,这里只有X。 小宝连忙把头摇得拨浪鼓似的:NO,NO,不要,这个哪能是“皮夹子”,明明就是地雷、炸弹。--呵,X老师的脾气路人皆知。据说在这一行里,女老师上课几乎都是“大棒型”的。 在胡萝卜与大棒的双重看护下,这周的训练量猛增。从周日的三个小时开始,直到周四才逐渐恢复正常的量。看着还行。 回课的结果,证明基本没看走眼。所有功课几乎一遍完成(全部拉一遍也得半个小时)。中间一次休息,复习了自然小调、和声小调与旋律小调的知识。 一点遗憾。一个升LA,没注意指法要求,书本上标了“1指”,小宝用D弦“4指”拉了。否则,就圆满了。 作业,关于6/8拍附点节奏练习1条; E大调6/8拍音阶练习1条; 63号莫扎特“奏鸣曲主题”练习曲、73号“加伏特”练习曲、74号练习曲3条。 最后,老师示范了一个连弓中的保持音的处理。

(写于2007/4/8)

194
小河流水啦 发表于 2007-4-10 09:07:00 | 只看该作者
强度好大啊!
195
 楼主| 柳思成音 发表于 2007-4-17 22:47:00 | 只看该作者
4月15日,第三十七课。 老莫的“奏鸣曲主题”拉得偏紧(又是老毛病)。音符不熟时病症尤其显著。 上课前,小宝抱怨说,(曲子)太长了,(拉到后半部分)感觉有些累,总想快点结束,可能就会越拉越快了。越快,越易错;错了,越不想错;越不想错,越是紧张;越是紧张,越容易觉得累。小孩子更容易陷入这样错误的怪圈。可曲子的长短不是谁能定的,只有增加熟练度才行啊。 “乌克兰民歌”,D弦上的升SO没拉准。还是平时训练的时候没足够的注意。刚开始练的时候小宝一定拉对了,不知道哪一次练习中拉成了还原SO,没及时纠正,一路错到老师这里了。看来,主要还是监督责任不到位。 现在的练习曲都比较长了,总觉得小宝的眼睛不够用。有时,拉了一半,会找不着音符了。瞬间的短路正常吗?怎么处理?是不是把谱子背出来更好?就这个现象问了L老师。 老师的观点,1)手眼心的协调是一个过程。看到音符,进到脑子里,手上拉出来。当手上拉出来的时候,眼睛已经在看后面的音符了。这样一个过程需要长时间的操练。按正确的方法多练,会逐步提高的。 2)分段慢练是目前唯一的办法。不要一二个音符,要几个音符一起拉,逐步连得更长。 3)读谱要比背谱更基本、更重要。当谱子变得很长了,不可能全部背出来。背了谱,然后专心看指位。其实,这个习惯并不好。增强读谱能力才是根本。 4)音符不要一个一个看,要一串一串地看,逐步培养“一目一节”到“一目几节”,甚至“一目一行”的读谱能力。还有,大部分谱子都是有规律的,发现其中的规律,也是迅速提升识谱能力的捷径。拉久了,你会发现音符的“搭配”就这么几种。有时拉了开头,不用看后面,就能猜出下一个是什么音。这也就是多练“琶音”的好处。 教得够多了。慢慢领会吧。 作业,复习“奏鸣曲主题”和“乌克兰民歌”; 升F小调音阶和琶音练习2条; 俄罗斯主题练习曲1条。 (写于2007/4/15)
196
幸福是 发表于 2007-4-22 23:48:00 | 只看该作者
加油吧
197
jacob19730224 发表于 2007-4-25 11:16:00 | 只看该作者

对了,老柳啊,你让小宝唱唱谱,有时候检查内心歌唱不要在琴上,在嘴里就可以了.看他说话是否用柔和/歌唱的语言,纠正他的说话,转移到内心歌唱,再用那样的方法唱(说)谱,也要清楚/认真,我发现这样效果很好.

有效果一定记住请我吃饭哈

198
 楼主| 柳思成音 发表于 2007-4-26 16:15:00 | 只看该作者

不管有没有效果,都的请你吃饭~~~~你可真费了不少口水呦

对了,不能是干饭,还的有酒

199
 楼主| 柳思成音 发表于 2007-4-26 16:16:00 | 只看该作者
4月22日,第三十八课。 升级赛终于结束了,赶得及上课。 功课还是交的比较顺利。 提醒一点,小附点节奏中的短音符(十六分音符)重心要靠后。 教了双音的拉法。老师想在课本上找一条双音练习,竟然没找到(其实在课本最后几页)。 讲了什么是琶音。琶音就是分解和弦,即将一个和弦按从下到上或从上到下的顺序分开来拉。小宝将琶音与模进混为一谈了。 作业,降E大调音阶和琶音4条; C小调音阶和琶音2条; 学习顿弓的练习曲2条; 77号练习曲“活泼的快板”。 (写于2007/4/24)
200
 楼主| 柳思成音 发表于 2007-4-26 16:28:00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内心唱歌,真没找到好的法子。小宝唱的时候,总是很大声,搞的没多久,就嚷着要喝水。叫他轻声唱,回答“不会!!”

仔细观察了,似乎不象托词。唱谱拉比不唱谱拉,好很多!总是大声唱谱。如果是轻声唱谱,拉的就和不唱谱时几乎一样。

似乎现在他“只能”--“口中歌唱”,而且是“口中大声歌唱”。如何转入内心歌唱,我没辙了??是不是都有这样一个成长过程

再补充一点,我让他不唱音符,只是哼哼节奏(只拉的过程中)。他也做不到!好怪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6 23:47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