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琴笔记簿] [原创]短指小宝学琴记

[复制链接]
101
 楼主| 柳思成音 发表于 2006-8-21 16:54:00 | 只看该作者

说老实话,我现在唯一能想到的,只有----慢练!慢慢练!!

求教:教我如何不紧张?

在真正的音乐中,充满了一千种心灵的感受,比言词更好得多。——门德尔松
102
jacob19730224 发表于 2006-8-21 17:34:00 | 只看该作者

!!!!!!!!!!!最重要的是心里放松!!!!!!!!!!!所以,教师、家长都要尽可能避免给孩子心里加压力。我给孩子很多的提示就是:想想你怎么玩耍。玩耍的时候恨放松的。把琴作为一个自己喜欢的玩具就可以了。

放松也会自然达到的,不要着急,可以把相同的作业保持相对长的时间,让孩子充分熟悉,自由地表达内心的情感,他自己可能会忘掉紧张。我提倡一步一个脚印,站稳再跨新的一步,总是不慌不忙的。

有时间我去上海的时候,看看你们家宝宝。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8-21 17:35:41编辑过]
103
 楼主| 柳思成音 发表于 2006-8-22 12:54:00 | 只看该作者

心里放松、避免给孩子心里加压力、玩耍的时候恨放松

为什么总是有强烈的共鸣?J老师的感觉也特别准。

这两天,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拉空弦,看右手的松弛与运弓的准确。看来以后每次练习前,都的拉空弦。

减量,慢练。运弓的速度明显放慢了,一有问题,叫停也停的住了。本周没有新的曲目。以后也会向老师建议减量,减少新曲目的量,每次新老搭配,应该可以减少些难度带来的压力。

前天,给小宝做了把模型纸手枪,跟他玩打仗游戏。告诉他,只要手是放松的,纸手枪就不会捏坏了。体会手指放松的感觉。

谢谢你的热情。我的邮箱在这里:violinliuyin@sina.com。

到上海,可以告诉我吧!

104
jacob19730224 发表于 2006-8-26 11:33:00 | 只看该作者

一定啦,我的老师就在上海,只是最近比较忙,没有去了。

知道我为什么感觉厉害吗?秘诀哦。基督教《系统神学》里有一章:人论。诠释“人”最清楚了。知道了人的精神和身体,才知道怎样运用它去歌唱啦;)

最近,感觉比较累,脾气有点急,这里向同学们道歉啦

105
 楼主| 柳思成音 发表于 2006-8-29 15:33:00 | 只看该作者

“最近比较忙”,自然“感觉比较累”,自然“脾气有点急”,最后还要“向同学们道歉”,可见真的是“神的子孙”。

谢谢J老师的帮助!慢练可以很好的纠正快练的不足!

106
 楼主| 柳思成音 发表于 2006-8-29 17:00: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柳思成音在2006-8-29 15:33:00的发言:

“最近比较忙”,自然“感觉比较累”,自然“脾气有点急”,最后还要“向同学们道歉”,可见真的是“神的子孙”。

谢谢J老师的帮助!慢练可以很好的纠正快练的不足!

对不起!刚看了你的几篇博客文章。不严肃的地方见谅!
107
甜甜的e弦 发表于 2006-8-29 18:07:00 | 只看该作者
他一看就知道是基督徒,不过不叫“神的子孙”,叫“神的儿女”,中国可是神州哦。
108
jacob19730224 发表于 2006-8-29 19:12:00 | 只看该作者

真是开心哦。我是 亚拨拉罕的子孙,高擎大卫的旌旗。呵呵。

柳思成音:推荐我的《心的畅想》三篇,我感觉很好,音准、节奏、音色。来自《圣经》上一句经文:万事的果效都是由心发出。我反对强练的理由也来自《圣经》:叫它生长的是圣灵(不管是生命、技巧等等啦)(圣灵就是神的灵)(解释给不熟悉的朋友的)。

我的博客很乱,对不起啦。技术的分解,称职的教师都应该会的。但“万事的果效都是由心发出”,我们godless国家的教师就恐怕没几个人能从理论上认识了吧?(经验上,高手都会或多或少知道的)

109
 楼主| 柳思成音 发表于 2006-9-4 14:29:00 | 只看该作者
9月3日,第十七课。 左手的紧张综合症得到极大改善。老师指出两个注意点:1)拇指靠近第一指位的2指位线,否则易导致1指位的按弦退不到位(偏向琴身);2)持琴的角度再向外(左)打开一些,同时左手肘位置不动,这样拇指在琴颈上的位置自然会下降,并保证指根线能超过指板的高度。 老师以前谈过,关于左手的中心问题。按以前的教法,以拇指与123指为中心,拇指的位置更靠近琴头。所谓重心在前,留下4指向前延伸。按现在的教法,以拇指与234指为中心,所谓重心在后,留下1指向后退。这样可以弥补小指(4指)在力量与独立性上先天的弱势。毕竟食指的力量要远远强于小指。因此,对小宝的要求是,拇指要针对23指,过前或过后都不对。 关于持琴,现在小宝角度打开不够,也因此容易影响所谓舵式运动。老师从来不强调这个所谓舵式运动,他几乎是用指根线的高度来替代了。很明显,指根线的高度可以看得见,这个“舵”却隐藏在琴身下,缺乏直观的效果。按老师的主张,只要确保了指根线的高度,左手肘最好不动,或者说不要“刻意”进行所谓的舵式运动。琴头再向外转一些,左手肘保持不变,整个左手就可以定型了。 特意问老师,关于右手上弓时手腕的提起。老师认为,小宝现在的运弓动作(没有明显的手腕提起)已经可以了。要防止手腕下沉,或向体内扭曲,没有必要“刻意”训练手腕的提起。先固定基本动作,等到专项训练的时候要求自然有所不同。 回到音乐本身,在识谱、音准等方面小宝基本过关。在节奏上,着重强调了弓段的分配。就是在保持弓速的情况下,长音符配长弓段,短音符配弓段。先不要改变运弓速度。先练弓段的分配,以后再练弓速的变化。老师又纠正了一个练功顺序上的错误。这样改过来以后,小宝再拉长短结合的音符时效果立刻好很多。 在4/4拍的一个小节中,当前三拍为同一个音,第四拍为不同音时,小宝经常会把最后一个音符拉得特别短。我把这个现象告诉老师。老师说,很可能是读谱的方法不对。孩子很可能是前三个音一起记,最后一个的音单独记忆,这就很容易产生最后一个音被“吃掉”的现象。正确的方法,应该是以上下弓为一组进行记忆,这样也利于节奏的培养。说到这儿,小宝忽然跳出来了。 以前,我向老师讨教的时候,小宝总是自顾自的在一旁放松,从不主动听我们说些什么。没想到,这次他在一边听了。还马上插上来说,喔!我知道了,是这样的。说着就主动拉给老师看。呵呵,小宝又长大了! 作业,音阶练习4条,练习曲3条。 上周小宝因病没上课,但自习了4条练习曲。这次布置的3条就包括在内。没和老师说已经练过。不过那一条被老师“忽略”的练习曲,是关于5度音程的。为什么不练?有什么特别的意思?老师说,书本上的练法(用一个指头按住二根弦)未必正确。除了指头特别粗而宽的,一般人用一个指尖是按不住二根弦的,除非用的是指头而不是指尖。用指尖“敲”琴弦,不要用指头横着按。回忆小宝拉到5度音程时的按弦动作,明白了老师讲的的确有理。老师说,以后用辅助的指法来练习,现在不必去练。 (写于2006/9/4)
110
jacob19730224 发表于 2006-9-6 20:26:00 | 只看该作者
“按老师的主张,只要确保了指根线的高度,左手肘最好不动,或者说不要“刻意”进行所谓的舵式运动。琴头再向外转一些,左手肘保持不变,整个左手就可以定型了。”真是这样吗?
111
 楼主| 柳思成音 发表于 2006-9-8 11:55:00 | 只看该作者

仔细想了----真是这样!

知其然,而揣测其所以然----换弦,凭手指的伸展(还包括手掌),而非手肘的舵式运动。手指的前伸与后退,当然快于手肘的移动。手肘的移动还带来指根线的上下运动。最好保持指根线的高度,保持拇指/食指的位置,主要靠手指(2/3/4指)的前伸与后退来换弦。

我这个外行觉得挺有道理的,虽然从未听到/看到过这样的练法。

112
jacob19730224 发表于 2006-9-16 12:47:00 | 只看该作者
但手指力量很弱,主动的舵式运动还是重要的
113
 楼主| 柳思成音 发表于 2006-9-19 16:17:00 | 只看该作者
9月17日,第十八课。 上周日,老师又有演出,只好闭门自练。规定的练习曲拉熟了,3/4拍的音阶练习注意好长音符的时值是否拉足。自我感觉不错,决定加练后面的23号练习曲“洋娃娃的摇篮曲”。 在音阶与练习曲之间,小孩子总是对后者更有兴趣。对音阶,要求拉“十遍”,小宝总要问“是拉四遍吧?”。练习曲,特别是旋律性强一些的,小宝练的就比较自觉。就象这首“摇篮曲”,虽然长,但难度很小,小宝拉到第三遍就基本能拉下来。接着,每天晚上总要主动拉给妈妈听。呵,挺有成就感的。 回到课上。总结了几个值得高兴的地方:1、在运弓分配上大有改进。长短音符的弓段分配基本合理了,拉琴时先考虑弓段分配,其次再考虑弓速的变化。2、3/4拍与4/4/拍的节奏转换比较顺利,基本上没有“掐架”。3、基本动作以及音准也还可以。 问题主要在“节奏”。一个是老毛病,就是拉得快,而且同样的节奏小宝会越拉越快。除了及时提醒,也没好招。 一个是新问题,就是拍子拉得不匀。老师指出了两个现象,一是为了准备下一个音符,当下的音符拉得长了。另一个是节奏感上的偏差。关于后者,课堂上就有两个活生生的例子。 一个四分音符接着两个八分音符,这样的2/4节奏中小宝往往拉长了第一个四分音符。在我听来应该正确的节奏,经过老师的分析与演示,马上感觉出差异了。老师说,这类节奏感上的偏差是国人常犯的错误。原因大概是出于东方音乐的节奏传统。 另一个偏差出在打拍子上。课上,老师花了很长时间,教小宝打拍子。老师打拍子是用两只手相互拍击。后来我比划着说,平时在家教小宝是“一下一上”打拍子的。老师说,这样当然可以。但他立刻指出我的拍子不均,“前半拍重(长),后半拍轻(短)”。仔细检查,果然同样时值的拍子,却有比较明显的强弱区别。 这种隐藏于习惯、在不经意中出现的偏差,表面不起眼,但杀伤力巨大,对培养正确的节奏感构成很大的威胁。幸亏,对小宝,这还不是习惯。针对这种情况,老师说,要分段练。不仅是分小节练,有时还可以打破自然小节的界限,组合成不同的小段进行练习。“练准确每一个音符,再连起来!” 作业,23-27号练习曲5条,音阶练习3条。 (写于2006/9/19)
114
jacob19730224 发表于 2006-9-20 11:56:00 | 只看该作者

我准备写一篇《内心歌唱带两手》的文章

两手是外在的,内心是内在的,内外要顺畅的沟通。等有时间,我先想象

115
jacob19730224 发表于 2006-9-20 11:58:00 | 只看该作者

打拍子一上一下好,这样可以轻松转移到脚上。等手打的有弹性,松弛了,节奏就好了。

116
 楼主| 柳思成音 发表于 2006-9-21 14:41:00 | 只看该作者

我也是想一个手打拍子比较方便,你这样一说,我更得让小宝坚持这样练了。

谢谢鼓励!

117
 楼主| 柳思成音 发表于 2006-9-25 14:48:00 | 只看该作者
9月24日,第十九课。 早晨,小宝练琴(因为昨天去比赛了,没过摸琴呢)。看到书本上的升号,忽的一楞。糟了!糟糕透顶!这一周的练习竟然都没想过升降号的问题。 截止上一堂课,小宝拉琴都不用看升降号,因为弦上的半音位置都是固定的。练习、熟悉、固定左手的基本手型。而本周的作业,半音位置开始变化了,E弦上是1、2指,A、D弦上是2、3指。但是,这个要求被忽略了。练习时还是将半音位置固定在1、2指。 小宝听我这么一说,也呆了。怎么办?赶紧逐条对照,重新再拉。没告诉小宝“E弦上1、2指是半音,A、D弦上2、3指是半音”,就要求看着谱号前的升号,试着调整原先的指位。 忙乱是意料之中的事,而且可供纠错的时间太短多,马上就到中午,该上课了。还好,小宝心情不错,愿意配合(因为比赛赢了,得到了盼望已久的玩具)。 改正的结果呢,五条作业,交了四条,最后一条--27号“俄罗斯民歌”被退货重来。战果辉煌,真出乎意料啊!从始至终,我们也都没向老师坦白我们的疏忽。 手还是紧了。虽然大部分功课都交了,可关键的“放松”问题没有解决。包括右手运弓,用力了,声音也听的出“紧”。而左手一紧,手指就无法自然舒展开来。 老师还反复示范着左手按弦的动作。比如1、2指偏向于指尖按弦的感觉,3、4指偏向于指肚按弦的感觉。不要抠!要有弹性地按下去! 按与抠,相信小宝能弹性地理解这个问题!虽然课堂上老师一边讲,他一边发愣,还一边急着找椅子坐。 作业,重拉27号练习曲,28-32号练习曲五条,音阶练习二条。 (写于2006/9/25)
118
jacob19730224 发表于 2006-9-25 15:43:00 | 只看该作者

可能小宝手太近琴头啦,让他手向自己来一点试试.

我来告诉你一些秘籍哈ni 你找个十级以上的谱子,我跟你理论一说一分析,就ok啦.你自己就可以去辅导小宝了.

俺们计算机老师(恩年前)说:肯掉一个大程序,一种语言就搞定.

119
 楼主| 柳思成音 发表于 2006-9-26 16:53:00 | 只看该作者
我一定找个十级考级曲,等大厨解庖
120
jacob19730224 发表于 2006-10-23 11:01:00 | 只看该作者
等过完年,我抽空来上海玩。我去买把琴。我没有做谱子的软件,前几天买的“虎头”牌《作曲大师》软件五线谱版不管用,呜呜!不然就可以发在论坛上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6 21:17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