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琴笔记簿] [原创]短指小宝学琴记

[复制链接]
61
 楼主| 柳思成音 发表于 2006-6-8 10:12:00 | 只看该作者
觉得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 当天下午就试了一下。先来D弦上的练习,10条拉一遍,近一个小时。恐怖呀! 晚上,A弦上的练习,有6条,结果半个小时只拉了5条,还有1条来不及拉。该睡觉了。 作业太多。决定减量。 第二天,暂时取消4条带休止符的练习,剩下D弦7条、A弦5条。早晨练了D弦,用时40分钟。晚上再来D弦,用时半小时。睡觉前练A弦,用时25分钟。第三天(今天)早晨,再练D弦,用时20分钟。逐渐恢复到正常的训练量和节奏了。 恐怖来自陌生。由生到熟,还有什么怕怕! (写于2006/6/6)
在真正的音乐中,充满了一千种心灵的感受,比言词更好得多。——门德尔松
62
jacob19730224 发表于 2006-6-8 11:25:00 | 只看该作者

作业还是少而精比较好,让孩子有时间思考,反复练习。我给孩子作业不是很多,最多四条,手指练习,有目的,有时有,有时没有,音阶,有时有,有时没有,练习曲,乐曲。里面的内容讲解要透,让孩子有目的的练习。

象您这样仅仅勉强的拉一遍,进步很慢的。还有,就是每条练习要练精,孩子就会掌握很多东西。就说圆圆吧,练了不到一年,开赛就拉了六首,现在拉八级一下的中国作品绝对没有问题。还是因为年龄小,耐力差,思维能力也不行,否则就更好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8 11:31:11编辑过]
63
 楼主| 柳思成音 发表于 2006-6-12 12:25:00 | 只看该作者

"少而精",我赞成。小宝光是看谱背谱还来不及。只是,不知道老师是怎么想的,或许他有自己的教法吧,比如看谱背谱的水平是不是可以先一步提升?(教的越多,他赚的可越少啊!--我总得往好里想)。我会考虑与老师沟通的。

谢谢!

64
 楼主| 柳思成音 发表于 2006-6-12 12:28:00 | 只看该作者
6月11日,晴热,第九课。 第三课的16条作业,拉了其中的绝大部分,包括E弦。工作量蛮大的。 老师提出的注意点:1)左手臂的位置,在拉2、3弦时应该在琴身的正下方。小宝左臂的舵式运动幅度偏大了。 2)在按不同弦时,左手掌应该有自然的“张合”。尤其在按E弦时,3、4指的指根部分向外退一点,手指可以斜着按E弦。 节奏,主要还是节奏问题。拉的快了,显得不太合拍。老师花了比较长的时间教小宝打拍子。看着小宝手忙口乱的,我们都忍不住窃笑。 最后是关于“小二度”的知识。老师说:这是说给家长听的,(家长)要用小孩能听得懂的话,慢慢让小孩掌握。 老师连比划加弹(钢)琴,也花了刻把钟,我总算了解了大概。用外行的话归纳了几层意思:1)哪两个音之间是小二度 -- MI、FA,和CI、DO,其他都是大二度;2)区分小二度在指法上的意义 -- 小二度手指并拢,大二度手指分开;3)区分小二度在音阶上的意义 -- 大二度之间有半音,小二度之间没有半音;4)掌握小二度对未来的学习意义重大,比如调性、转调...@#$%&*,一连串的专业术语,云山雾罩的晕了,跟不上“老师的节奏”。最后终于又明白了二点:A-小宝现在拉的是升MI;B-先掌握了前面3点,以后的什么调什么调,就用“八卦推演法”。 作业,练习曲4条,E、G弦练习3条。 (写于2006/6/12)
65
jacob19730224 发表于 2006-6-12 18:24: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柳思成音在2006-6-12 12:25:00的发言:

"少而精",我赞成。小宝光是看谱背谱还来不及。只是,不知道老师是怎么想的,或许他有自己的教法吧,比如看谱背谱的水平是不是可以先一步提升?(教的越多,他赚的可越少啊!--我总得往好里想)。我会考虑与老师沟通的。

谢谢!

教得多不是表面多,而是实质的多,左手是练习各种运指,换个谱子每个人都会的。而且要孩子能掌握才行。

其实几个音深刻的挖掘能发现很多东西。

比方说吧:一个老师教学生认石头,花了很多时间认大石头,小石头,不大不小石头,圆石头,扁石头。而另一个老师就是一块石头,形状,成分,晶格,纹理,成因,一直深入到几个硅原子几个氧原子。

夸张一点了哈

66
 楼主| 柳思成音 发表于 2006-6-13 11:12:00 | 只看该作者

早晨刚看到J老师一篇谈初级练习曲训练的文章,特精彩!

J老师执着的~~可爱呀!看到你打的那个比方,就想说了:这不就是二种不同的教学法嘛!未必有好坏,至于效果,取决于特定的情况。如果你来教小宝,小宝现在的老师来教圆圆,作为双方的家长,可能都不会有意见的~~~~~~~

见微知著也好,广种薄收也好,都不失为好办法,最好能因材施教、兼收并蓄,但天下哪有这么好的事情!在一定意义上,选择老师,也是选择一种教学法,或者一种教学体系。

小宝的帅哥老师还是很认真的!小宝的一个师姐,早学了一年,进步就很慢的,说明帅哥老师也并非只会快哦!

67
 楼主| 柳思成音 发表于 2006-6-13 11:14:00 | 只看该作者
重新学习有关小二度的知识。 果然,课上的理解有错误:首先半音,不是一个音,而是表示距离的单位。 查到了准确的说法:相邻的两个音之间最小的距离叫半音,两个半音距离构成一个全音。或者说,半音是音高关系的最小计量单位。半音与半音之和,叫做全音。表现在钢琴上就是,键盘上紧密相连的两个键盘构成半音,而隔一个键盘的两个键盘就是全音。这下清楚了,小二度之间没有什么半音,而是相邻的两个音之间的距离为半音。准确的说法:在C大调中,DO、RE、MI、FA、SOL、LA、SI、DO*的排列,除MI、FA与SI、DO*之间是半音音程外,其余各音之间的音程都是全音。音程指二个音符间的距离。 至于其他的调性等等,还是要推八卦喽。 这下可以讲给小宝听了。 (写于2006/6/13)
68
jacob19730224 发表于 2006-6-13 11:26: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柳思成音在2006-6-13 11:12:00的发言:

早晨刚看到J老师一篇谈初级练习曲训练的文章,特精彩!

J老师执着的~~可爱呀!看到你打的那个比方,就想说了:这不就是二种不同的教学法嘛!未必有好坏,至于效果,取决于特定的情况。如果你来教小宝,小宝现在的老师来教圆圆,作为双方的家长,可能都不会有意见的~~~~~~~

见微知著也好,广种薄收也好,都不失为好办法,最好能因材施教、兼收并蓄,但天下哪有这么好的事情!在一定意义上,选择老师,也是选择一种教学法,或者一种教学体系。

小宝的帅哥老师还是很认真的!小宝的一个师姐,早学了一年,进步就很慢的,说明帅哥老师也并非只会快哦!

支持,有时要见微知著,有时要广种薄收,象旅游一样走马观花。两种方法结合比较好。
69
jacob19730224 发表于 2006-6-13 11:33: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柳思成音在2006-6-13 11:14:00的发言: 重新学习有关小二度的知识。 果然,课上的理解有错误:首先半音,不是一个音,而是表示距离的单位。 查到了准确的说法:相邻的两个音之间最小的距离叫半音,两个半音距离构成一个全音。或者说,半音是音高关系的最小计量单位。半音与半音之和,叫做全音。表现在钢琴上就是,键盘上紧密相连的两个键盘构成半音,而隔一个键盘的两个键盘就是全音。这下清楚了,小二度之间没有什么半音,而是相邻的两个音之间的距离为半音。准确的说法:在C大调中,DO、RE、MI、FA、SOL、LA、SI、DO*的排列,除MI、FA与SI、DO*之间是半音音程外,其余各音之间的音程都是全音。音程指二个音符间的距离。 至于其他的调性等等,还是要推八卦喽。 这下可以讲给小宝听了。 (写于2006/6/13)
半音(现在接触的一般是自然半音)就是并指,一个全音是一个自然半音加一个人工半音,人工半音大于自然半音(mi到fa是自然半音,mi到#mi是人工半音)。有时,自然半音略等于人工半音。这样数学上就清楚了。看看我的博客《心的畅想-音准》和《指板上的数学》吧?求你啦
70
 楼主| 柳思成音 发表于 2006-6-27 11:34:00 | 只看该作者
6月25日,第十课。 拉琴,检查动作。上周没上课,这次老师看得分外仔细。 三个问题:1、右手食指压弓。一次老师说“声音拉得轻了,要加一点力”,小宝就开始加力。按老师的加力法,弓放上琴弦,右手运弓的平面位置整体向下移一点就可以了。可是,尽管我重复了多次老师的要求,小宝还是无法领会这个“整体加力”,他自行用上食指来压弓。先不要使用“食指压弓”的技巧,老师强调技巧学习与使用的先后顺序。这是富有深意的。用一句时尚的讲法,要追求“可持续的发展”。小宝暂时没有领悟,但不可放弃要求听之任之。这个经必须不停地念。 2、左手手型的纠正。老师的看法,手型不稳定。是累了变形还是...?老师在这里花了大部分时间,用于观察与纠正。终于揪出了症结所在,左手四个手指的指根没有分开。 老师让小宝做指根分开的单独练习。2、3指并拢,1、4指分别上下伸展开,再并拢起来。几次尝试之后,小宝作出了正确的反应。看到小宝的手指根可以得到正确的控制,我们悬着的心放下了。看来这里的肌肉神经发育正常,值得高兴。 针对小指指根靠拢无名指的趋向,老师说在小指上套一个易拉罐环试一试。套拉环,这个方法似乎蛮有趣的。剩下的问题更简单,手腕不要内凹,让手掌再竖起一些。大拇指只须靠住琴颈,不要试图按压。这些一说就通了。 3、关于练习曲的表现,拉的偏紧。这个“紧”,又是小孩无法理解的。翻成“幼小班”的话,要拉得慢一点,让每个音符连起来。“你四分音符就拉这么快、这么短,以后遇到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怎么办?”老师这样的问法,小宝还是可以理解的。不要短促,要充分而连贯。 最后,向老师请教了弓段分配的事。因为书本上有“用上半弓或下半弓演奏”的要求,老师认为先要多拉二分音符,用全弓拉二分音符,拉好中弓才是正道,中弓是运弓的基础。还有,长短音符的表现,不仅仅是弓段分配多少的问题,还涉及到弓速。 作业,5-9号旋律练习曲,4条换弦练习。其中前面的5-8号练习曲,上周已经自拉过了。作业量不大,主要练习如何平稳地换弦,不要抢、不要急促、不要停顿。 (写于2006/6/26)
71
jacob19730224 发表于 2006-6-30 09:47:00 | 只看该作者

J大夫来啦

“左手四个手指的指根没有分开”1.拇指松不松?可以是不是把拇指放下来,如:拉一节,停,拇指晃一晃在放回去。2.手腕松不松?石不时把手腕推一推,尤其是几个手指都按弦的时候。3.快乐放松的心情是肌肉放松的基础,不信穆特旁边站一个不是她养的狼狗,她也会很紧张哦对于小宝宝,最好是用音色来带,什么贴弦啊,弓本身的重量啊,那是帕格尼尼蒙李斯特滴

72
jacob19730224 发表于 2006-6-30 09:48:00 | 只看该作者
关键就着几招,重复发贴不许扔砖头哈
73
 楼主| 柳思成音 发表于 2006-6-30 16:03:00 | 只看该作者

1、拇指不放松,拇指还拼命地爬上指板,压,压,压,压住指板

2、手腕松不松?看不出来

3、心情松不松?报告:我家小宝拉琴时,我家小辉(9岁的老狗)总要躲的远远的,嫌吵吧!

先试试--拇指摇晃法和手腕推拿法,再来报告疗效。

74
 楼主| 柳思成音 发表于 2006-6-30 16:10:00 | 只看该作者

还发现二个问题:1、手腕过分托起内凹,有时还碰到琴身。原因-主观上图省力,客观上手臂还不够长,没有到达手掌心包住卷首的标准;

2、舵式运动方向做反了(够糗的),导致按弦的困难。原因-家长指导的错误。

J大夫--以上是不是也有影响?

75
甜甜的e弦 发表于 2006-7-1 20:07:00 | 只看该作者
是不是琴大啦?琴不能大
76
jacob19730224 发表于 2006-7-3 08:44:00 | 只看该作者

2006年3月26日开始学琴,到现在是3个月。

这几天和朋友聊天,讲到理论创新,一百多年前,除非顶尖的演奏家才能拉大难度的作品,就是理论的不行,很强调什么拇指、把位等外在的东西,拿一句话来说:“律法是叫人死”。而今天很多杰出教师都是:自然为师。“无为不是不为”,而是让自然这一真正的力量去为。

仔细看了小宝的记录,小宝很紧张的。这时候外科手术式的一个关节一个肌肉 的放松,难度很大的。但如果很快回到起初的混沌的状态,那是最好的。在很紧张的歧路上走不远。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3 8:55:48编辑过]
77
jacob19730224 发表于 2006-7-3 09:00:00 | 只看该作者
卖不到小肩托就拿块毛巾迭起来,垫在底下,用弹性绳子一绑就行了。
78
 楼主| 柳思成音 发表于 2006-7-3 15:47:00 | 只看该作者
7月2日,第十一课。 小宝上课总是显得很轻松,可能一个和气的老师让他没有压力,即便他拉错了音。 就像这次上课,明明拉错了,还死不悔改。L老师几次喊“停,重来”,可他还是拉错。老师没搞明白,以为小宝识谱有问题,让他不要拉了,只是唱谱。不料,小宝固执己见,坚持错误。 坚持犯同样的错误。我在一旁忽然明白了。向老师解释,可能是他练习的时候没看仔细,拉错了音,自以为没错,然后按错音背谱,别看现在交功课的时候似乎看着谱,其实还是背谱演奏。错误虽小,也成习惯。不打断,恐怕醒不过来。 老师明白了,笑了。小宝也跳将起来,说:“就是你,(在边上)看的不认真,才让我犯错的。”真令人忍俊不已! 说正题。老师看了拉琴,还是老问题--指根的并拢。紧张了。老师伸出自己的手来解释:小宝现在是呈五指并拢的状态,握琴的时候,拇指也隔着琴颈紧靠食指;如果下命令,拇指与食指必须分开(不许靠拢食指根),可以发现,其他四指也会自然分开。通过拇指,来控制或影响其他四指。拇指尽量对准中指。老师这样要求。 其次老师又强调了指根与指板的平行。低了,手指斜着按弦更容易紧张。平行,或高一点,从上往下按弦,更容易控制控制指位与音准。要做到这一点,手腕当然不能内凹,手掌要竖起,还有转腕等等配合动作。 老师以为,小宝目前的动作,未必完全不对,因为他现在拉的音准挺好的,但“没有为将来留下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换言之这个动作很可能影响将来的技术发展。所以,纠正是必须的。 与并拢相比,下一个毛病只是看起来严重。老师发现小宝在换弦时不是通过肩关节,而是通过提起腕关节来换弦,这是严重的错误动作。不过,老师当场纠正之后,小宝能很快改了。 上周,没有仔细监督小宝的换弦练习,音有错、动作有错。家长失职了! 作业,八度音阶的练习4条,旋律与练习曲第10-12条,E弦上的练习3条,D弦上的练习2条(有余力再练)。 (写于2006/7/3)
79
 楼主| 柳思成音 发表于 2006-7-3 15:51:00 | 只看该作者

小提琴的基本动作是违反自然的,尤其是左手----我的认识,不知对否?如果是的,所谓“无为”,岂非无所作为?!

80
jacob19730224 发表于 2006-7-3 17:51: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柳思成音在2006-7-3 15:51:00的发言:

小提琴的基本动作是违反自然的,尤其是左手----我的认识,不知对否?如果是的,所谓“无为”,岂非无所作为?!

无为就是教师把孩子建立在轻松自然的根基上,孩子自己成长,教师尽量少教(人为的去教,忽略孩子本能会的东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6 21:17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