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琴笔记簿] [原创]短指小宝学琴记

[复制链接]
81
 楼主| 柳思成音 发表于 2006-7-4 13:18: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jacob19730224在2006-7-3 17:51:00的发言: > 无为就是教师把孩子建立在轻松自然的根基上,孩子自己成长,教师尽量少教(人为的去教,忽略孩子本能会的东西)

理解消化中!

不过,孩子的本能的确不可忽视!

绝大多数孩子的潜能和创造力,绝对强于绝大多数成年人,包括所谓的家长和老师!!

我每天苦练14个小时,现在却有人叫我天才?!——萨拉萨蒂
82
 楼主| 柳思成音 发表于 2006-7-4 13:20:00 | 只看该作者
用大拇指指挥四指,目前看来,这个办法效果最好。放松必不可少,但是识新谱、拉新曲,又是一个略带紧张的循环过程。虽然本周的作业量又很大,不过紧张程度有显著改善。 大拇指对住中指,隔着琴颈与中指相对,一引导四指分开,二让手掌竖一些起来,这样按弦变得更容易,而不是象上周拉G弦时显得那么累。用一个词来描绘,就是“够不着”的“够”字。真难为了这小手啊。 以上的变化,直观、直接、有效。而且,也不需要那个拉环了。 4条八度音阶的练习,让小宝手忙嘴乱了一阵。练了二天,有所熟悉,没了畏难情绪。 新的练习曲中有莫扎特的“小行板”,“一闪一闪亮晶晶”的旋律,一下子把小宝的情绪调动起来。在所有的练习当中,这一条是上手最快、最顺利的。 E弦上的练习还相当生疏。看得出来,小宝是在看着乐谱上的指法进行练习。老师也说过他的音准或者指位没有问题,所以这些练习的第一要务是尽快地“认识音符”。早晨,在小宝的左手五个指尖上,分别画上E弦的五个音位。多看多唱,多多看呀! (写于2006/7/4) 有可能指根并拢问题就此解决?还在观察中。谢谢前面的老师!
83
 楼主| 柳思成音 发表于 2006-7-4 13:23: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jacob19730224在2006-7-3 9:00:00的发言: 卖不到小肩托就拿块毛巾迭起来,垫在底下,用弹性绳子一绑就行了。

有肩托,但小宝不常用,也不喜欢用。他说“小提琴家都是不用肩托的。”

小宝的头颈比较短,不用也可以吧!

84
jacob19730224 发表于 2006-7-4 17:59:00 | 只看该作者

小宝的头颈比较短,不用也可以。

要知道肩托是干吗的。肩和下颚之间如果把琴放进去,就距离就要垫一下。主要是维持肩和颈椎在自然的状态。不自然就紧张,(总有一个地方要很大调整)

y

85
小歪 发表于 2006-7-10 16:53:00 | 只看该作者

MM好,小宝的进度挺快啊!偶女儿上了三次课了, 有些问题象大家请教哈.

那肩托总是不知放哪好,放哪我都觉得不合适.所以干脆就不让女儿用了,不过现在女儿持琴时总是有点问题,脖子和肩膀没有用力,都是手臂在托着琴.这孩子臂力"惊人",琴头不低,还总有点高,我晕.现在可能用那个琴有些不合适,不大够长.手腕会受一定的力.如果不拉琴光摆POSE我看着还不错,呵.一拉琴就差点了.持弓要放松,我和女儿的感觉一样,一松就没劲了.我觉得那根红木的弓子好沉啊.小指不用力就压不住似的,母指现在还不能弯着,就是常说的鸭嘴.不象握鸡蛋,所以这些毛病,我能声色俱厉的要求她改过来吗?还是刚开始手小力气小,都会有这个过程?

86
wjplw9698 发表于 2006-7-11 16:57:00 | 只看该作者

我家宝宝也是从3月28开始学小提琴的,已经上了15节课了.我跟在后面也学了不少.理论有,但操作就赶不上儿子了,尤其是加上左手.我们宝宝同时学琴,以后可以互相多交流.

87
 楼主| 柳思成音 发表于 2006-7-12 10:53: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jacob19730224在2006-7-4 17:59:00的发言:

小宝的头颈比较短,不用也可以。

要知道肩托是干吗的。肩和下颚之间如果把琴放进去,就距离就要垫一下。主要是维持肩和颈椎在自然的状态。不自然就紧张,(总有一个地方要很大调整)

y

请教-关于肩垫的作用?--有它更自然?

关于肩垫,小宝的老师没有特别的要求。

我是按如下理论办的--“是否应该使用肩垫?肩垫、提琴和腮托高度的总和应当与你锁骨和下巴之间的距离一致。保持小提琴水平的方法应当是靠头放松的自然重量,不需要有左手的支持。”取自“萨斯曼思豪斯独门小提琴演奏法”

如果提琴+腮托高度=锁骨和下巴之间的距离(相当于颈长),当然就不需要肩垫了。

88
 楼主| 柳思成音 发表于 2006-7-12 11:03:00 | 只看该作者

“我能声色俱厉的要求她改过来吗?”

我的看法,动作不正确,一定要改。我的经验,不要强调是“我”要求改,而是“老师的要求”。孩子最听老师的。

89
 楼主| 柳思成音 发表于 2006-7-12 11:06:00 | 只看该作者
7月9日,第十二课。 自从老师强调了拇指的位置以后,“指根并拢症”得到了根本改善。上周的练习中已经很少再出现指根并拢的现象。偶尔出现,一定伴随拇指的“错位”,只要及时提醒,拇指回归正确的位置,效果立杆见影。对症下药,痼疾得除,众人皆喜。果然,课上不再出现这个问题了。 关于换弦,需要关注。老师发现小宝的换弦动作不够正确。其实,上一节课已经指出过了,要靠整个手臂整体位置的移动-更换平面,而不要靠手腕的调整。上周的练习中已经重点注意了。但是,还不够。 运弓时小指离开了弓杆,这是以前没发生过的一个新现象。老师分析,这是因为右手手腕往外翻或上翘引起的,虽然这个动作轻微,不仔细看很难发现。由于现在的练习都是需要换弦的,正确的“平面”换弦动作还没有完全固定,小宝曾经错误的“手腕”换弦动作,很容易诱发右手手腕的外翻或上翘,进而引发小指翘起来了。 翘右小指,将影响运弓技巧的发展。虽然现在看起来对拉琴没什么作用。老师这么说。所以,出现问题,需要立刻纠正。停下来,重新开始,从正确的动作开始。 课时的最后,小宝拉了E弦的练习。又被老师捉到了毛病。拉琴本身没有问题,问题是“不识谱”。老师让他唱一下这几条谱,结果唱不出来。原来小宝在看指法拉琴,而不是看谱拉琴。老师又让小宝唱前面的几条练习曲,小宝能唱。确认了之前不是在“滥竽充数”。这时,我才上前向老师承认错误,的确没有让小宝认E弦上的5个音符,没有专门花时间去认,甚至没有刻意去强调。老师想了想,就布置作业了。基本上都标示了指法的练习就不用拉了。先识音符再拉琴,最好花点时间专攻识谱,边唱边拉。老师的要求一一记下。 作业,13-14号练习曲,E+A弦的八度练习4条,G+D弦的八度练习4条。 (写于2006/7/12)
90
音乐之声 发表于 2006-7-12 11:10:00 | 只看该作者
用肩垫对琴的声音影响颇大!不用肩托,琴的音量比用肩托的音量大很多!
91
 楼主| 柳思成音 发表于 2006-7-17 13:51:00 | 只看该作者
月16日,第十三课。 没新内容。还是看基本动作。没有大问题,老师说。但一些细节需要加工。 1、注意左手的重心。拇指对准中指之后,手腕有点外凸。主要是左手的重心太低。抬高重心,其实就是确保小指指根不低于指板,这样手的重心自然抬起来了。其次,注意指甲尽量对着面孔。这个要求以前没有强调。说到底还是涉及左手的重心。如果指甲不对着面孔,手就扭曲得厉害了。当然,考虑到小宝手指的长度以及手的大小,手心的伸展以按弦准确为限。请摊开手心。小宝一边在拉,老师一边摸他的手心。 2、右手尽量不要压弓,保持右手自上而下地握弓,这样右小指也就不容易脱离弓杆,甚至翘在半空了。老师的分析,与家长的看法吻合。由于食指用力,右手的重心(往弓尖方向)前移,最远处的小指不着力,跟着往前移,自然容易离杆。 看来,都是手的重心问题。这些话,若与小宝讲,如听“天书”。所以老师的手一直在指挥小宝,嘴却一直对着家长讲“道理”。 小宝拉琴一直挺快的。一是学得快,二是拉得快。长音符与短音符,具体的说是二分音符与四分音符的长度区别,是拉出来了,但是二分休止符却拉成了四分。连老师给他打拍子,他也要抢,抢着“不肯休息”,给他休息二拍,偏偏只肯休息一拍,其心可嘉,其行必改! 最后检查“识谱”。小宝还不够熟,但不再“滥竽充数”。老师尝试了一下亲自教“识谱”。以前都是留给家长(或者说是家长主动要求)回家去做的事,老师第一次亲历而为。小宝坐在椅子上,气氛很轻松。时不时犯点固执的小错,惹得老师无奈地窃笑。 下周不上课,因为小宝要出去旅行。不光是出去游玩,还得背着琴,游而学。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体现一下比之学习钢琴的优势嘛! 作业,G弦上的音阶练习5条;连弓练习5条。关于连弓的要求,老师没说一个字。 (写于2006/7/17)
92
琴游 发表于 2006-7-17 16:39:00 | 只看该作者
呵呵,老师夸我的手指长,适合学小提琴
93
jacob19730224 发表于 2006-7-18 12:19:00 | 只看该作者
休止,心里数“空”
94
 楼主| 柳思成音 发表于 2006-7-19 15:42:00 | 只看该作者

心里数,就是空的。让小宝边拉边数节拍,凡是他自己不开口的,是所谓心里数,至今没有一次数对的。让他开口,每次都八九不离十。

哎!就是这样的。

95
 楼主| 柳思成音 发表于 2006-7-19 15:43: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琴游在2006-7-17 16:39:00的发言: 呵呵,老师夸我的手指长,适合学小提琴
呵,羡慕!表扬你老爸老妈吧!
96
 楼主| 柳思成音 发表于 2006-8-4 11:50:00 | 只看该作者
7月30日,第十四课。 早晨6:40才回来,歇息一会,去上课。 虽然长时间的旅行中拉琴时间不足,但总体表现老师还是满意的。“巩固正确的动作”,老师强调这是当前练习的主要目的。 关于G弦上的练习,左手还是有些紧张僵硬,导致手型无法彻底舒展开来。这更多是一个心理问题。在技术上,要求控制左手大拇指的高度,拇指线不得高于琴颈,配合舵式运动(老师从来不这样称呼,而是做动作)左肘往右转,拇指往下落。 关于连弓,要求分配的更加均匀,节奏上更加准确。 与老师讨论起左手的紧张与松弛问题。老师说,有的松弛是天生的,手指搭上琴弦一点也不会变得紧张。有的要经过紧张而后慢慢变得松弛,这是可以练出来的。我想,这就是天才与人才的区别吧。 作业,15-16号练习曲,连弓练习2+2条。 (写于2006/7/31)
97
 楼主| 柳思成音 发表于 2006-8-8 12:38:00 | 只看该作者
8月5日,周六,第十五课。 连弓以及连弓换弦,还行。问题还在节奏。老师花了大半堂课练习3拍子的节奏。第三个音拉太长,第二个音拉太短。小宝长时间改不过来,自己都发急了。 拉惯了4拍子,对3拍子不适应。等拉惯了3拍子,又会对4拍子产生不适应。老师说这是孩子拉琴在节奏上通常都会出现的通病。 想想是第一次拉3拍子,急不得。下课前小宝总算3拍子拉的有点象样了。 从今天开始练习1、2指之间为半音关系的指位。 作业,指位练习4条,3拍子节奏练习5条,8分音符的练习4条。 (写于2006/8/7)
98
jacob19730224 发表于 2006-8-9 17:12:00 | 只看该作者

节奏的问题,光练节奏,目标集中.

不要用琴,就把节奏唱好,然后内心歌唱一带就出来了。硬拼,唱乱了就麻烦了。

99
 楼主| 柳思成音 发表于 2006-8-21 16:51:00 | 只看该作者

J老师,金玉良言多多!

泣谢!

100
 楼主| 柳思成音 发表于 2006-8-21 16:52:00 | 只看该作者
8月20日,第十六课,郁闷的一课,纠正动作的一课。 琴离身体远了些,导致琴头变得有些低。原因:琴身没有完全放在锁骨上。措施:琴身贴近颈部。 右手肘略微下沉,直接导致弓杆倾斜方向不明显,间接导致右手小指易上翘。原因:右手肘没有随着上弓的动作慢慢略提。措施:慢练上弓,尤其是拉到弓根的时候。 左手基本手型问题多多,大拇指过高(超过琴颈太多)、弯曲(证明用力了),四指指根不是自然分开(用力分开),手掌弯而收缩(没有舒展),按弦过平(不是自上而下的敲),小指指根线太低。原因:紧张。措施:不详。 糟糕的是难以找到消除紧张的具体措施。老师整个一节课,就忙在了小宝的左手上。捏呀、揉啊,比划、讲解,最后靠在椅子上,有点无奈,还有点力竭的感觉。最后的措施,如果谈得上是措施的话,套两个指环试试吧。 作业:学习如何放松。 (写于2006/8/2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6 21:38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