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琴笔记簿] [原创]短指小宝学琴记

[复制链接]
121
skywolf 发表于 2006-10-23 16:40: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柳思成音在2006-9-8 11:55:00的发言:

仔细想了----真是这样!

知其然,而揣测其所以然----换弦,凭手指的伸展(还包括手掌),而非手肘的舵式运动。手指的前伸与后退,当然快于手肘的移动。手肘的移动还带来指根线的上下运动。最好保持指根线的高度,保持拇指/食指的位置,主要靠手指(2/3/4指)的前伸与后退来换弦。

我这个外行觉得挺有道理的,虽然从未听到/看到过这样的练法。

舵式动作的目的是为了减轻手指负担.使用舵式动作之后按四根弦的手型基本一样.对手指来说,按四根弦变成按一根弦.固然如果用手指的伸展去做会感觉比较简单.但是手指还有很多更重要的任务.手指当遇到太难的地方,通常会不堪重负.所以换弦和换把是由手臂完成.借用魔术的一个说法,叫"困难分割".把一件困难的东西分开做,会容易很多.

PS:所谓舵式动作只是一种习惯,不是死东西.如果只有一个音在其它弦,不要刻意(如果觉得很自然那用手臂换弦也没什么不可以)用手臂换弦去按.舵式动作恰恰是为了让手指容易放松,刻意去做只会适得其反.

当你在家里练习时,你应当是你最大的敌人;而当你出现在舞台上时,你应当是你最大的崇拜者。——布舍里
122
 楼主| 柳思成音 发表于 2006-10-30 13:41:00 | 只看该作者

上面老师的分析非常到位哦!

仔细观察了小宝的动作,发现舵式运动还是少不了的,只是不要象教科书上那么强调而已

"刻意"~~只会适得其反,----真是良言

123
 楼主| 柳思成音 发表于 2006-10-30 13:42:00 | 只看该作者
10月29日,第二十课。 隔了35天终于又上课了。由于国庆节,缺了两堂课;由于上音的考级,又少一堂课;由于老师去外地演出,再放掉一堂课。这次翘课算是创记录了。老师说,以后再遇到这样的情况,上老师的家里,或找一个临时地点补课。这个建议听起来挺受用的。 虽然长时间缺课,但小宝的练习还保持着原来的量。除了原先布置的练习曲之外,我们自行往下练。这次的课上,小宝的回课包括了12条练习曲和4条音阶练习。 有升降调的练习,从上一次课才开始。经过一个月的自习,已经能够有意识地、主动地移动自己的手指,音准大致准确。 控制弓速。之前的练习曲,只要合理地分配弓段,不必改变弓速就可以完成。而这次回课的曲目中已经涉及弓速的变化。在这里,小宝的表现还很弱:弓速一慢,所有的拍子都放慢了;弓速一快,所有的拍子都变快了。拉“冬天”一曲,从二分符点音符到八分音符一个不拉,小宝的快慢控制显得比较差。 练习曲中还出现了换弓。小宝是停顿,然后再拉。老师教了换弓的动作,象轻快的小鸟。小宝学不好,手臂在空中走了一个四边形,象笨拙的机器人。看得我们忍不住笑。老师说,先不管什么动作要领,能先做到快速连接起来就行了。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纠正。关于是正对琴谱还是侧对琴谱,好象老师从没有说过。老师让小宝站好就拉。该怎么站,好象是很自然的事,似乎不用讲什么道理的。直到老师多次指出,小宝的琴不够侧,打开的不够。我这才注意起小宝的站立方向。老师没讲过什么道理,小宝上课时往哪儿站也想不起来了,我就搬出这本书上的示范图--鼻头向着琴头,琴头正对琴谱,“强烈”要求小宝符合书本上的要求。或许是这次缺课时间长了,小宝上课时总是摆出侧站的姿势,结果被老师“特别”纠正。身体和脸正对琴谱,琴向左侧打开。至于其中的诸多好处,让家长自己领会吧。事后仔细回想,小宝上课时应该一直采用正站法。这可真是弄巧成拙、画蛇添足呀! 作业,38-40号练习曲三条。 (写于2006/10/30)
124
jacob19730224 发表于 2006-10-30 17:17:00 | 只看该作者

嘿,你好啊。小宝好啊。

”老师教了换弓的动作“好象写错了吧?”弓速一慢,所有的拍子都放慢了;弓速一快,所有的拍子都变快了“,用内心歌唱来带啊。弓速变化是挺难的,先在空弦练会好一点,下弓1,上弓2、3,再上弓2、3、4。心里放松了,基本就大工告成

125
 楼主| 柳思成音 发表于 2006-11-6 12:25:00 | 只看该作者

请教老师:

一个下弓,接着一个休止符,接着还是一个下弓----两个下弓(或上弓)之间的连接动作叫什么?

126
 楼主| 柳思成音 发表于 2006-11-6 12:25:00 | 只看该作者
11月5日,第二十一课,轻松的一课。 这课主要讲升降调。基本内容小宝已经掌握,但在运用上还显生涩。主要表现在手指的滑动不到位。现在每次练习都注意了升降号,但在半音的时候手指不够并拢,在全音的时候手指又不够分开。老师说,手指的独立功能要加强。 39号贝多芬的“土拨鼠”,小宝回课时竟然没管升号,结果拉成了大调。老师做了示范,大小调的区分非常明显。尽管练习中,拉对成小调的时候远多于拉错成大调,可是这种对比差异完全没有老师课上拉得这么明显。主要原因还是上面提到的手指不到位。 40号练习曲,小宝的运弓控制有进步。 关于手指的半音滑动要领,老师仔细讲解了“抬指不离弦-滑动-按弦”的过程。 作业,44号海顿“小步舞曲”; 45-46号练习曲,学习2指半音滑动的练习; 二度音程到八度音程的练习10条。 (写于2006/11/6)
127
jacob19730224 发表于 2006-11-8 11:37: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柳思成音在2006-11-6 12:25:00的发言:

请教老师:

一个下弓,接着一个休止符,接着还是一个下弓----两个下弓(或上弓)之间的连接动作叫什么?

老师不回答,我来凑啊。

这主要是为了以后(作品的)调整弓法方便,遇到休止停一下就行了,乘机休息一下。养成习惯以后,对于几十分钟的巨大作品就方便多了。

128
 楼主| 柳思成音 发表于 2006-11-8 17:06:00 | 只看该作者

看到有的材料上把这叫做"回弓"

129
jacob19730224 发表于 2006-11-8 17:15:00 | 只看该作者

你要看一组弓法,再以后是什么弓法,什么弓段。我想小宝这样的小孩是不用管这么多的。同样的谱子表示,意思、效果都千差万别。

不过,真没听说过"回弓"这个名词

130
wjpcz 发表于 2006-11-10 09:29: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柳思成音在2006-11-6 12:25:00的发言:

请教老师:

一个下弓,接着一个休止符,接着还是一个下弓----两个下弓(或上弓)之间的连接动作叫什么?

据我所知,这个不叫什么,呵呵,会做就可以了,关键是孩子注意力要集中

131
 楼主| 柳思成音 发表于 2006-11-13 13:16:0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回答!

132
 楼主| 柳思成音 发表于 2006-11-13 13:17:00 | 只看该作者
11月12日,第二十二课。 两个问题:手型与节奏。 手指分开不够,导致#/b音符与还原音的分界不明显。所以才会出现小宝把大调曲式拉成小调曲式的错误,因为听起来其中音高的变化不显著。 点了两个关键。一是位置,一指尽量向外,三指尽量向里,二三指分开要明显。老师甚至强调,“一指(音)偏低、三指(音)偏高不算错”。只有听出区别,才有助于建立有效的音准概念。 二是手指用力的方向。一二指并拢时,二指的用力方向应该与一指一样“外抠”,三指的用力方向应该与四指一样“内伸”。先建立这样的手型概念,以后再微调。 关于节奏,这是老问题了。长的不够长,短的不够短。老师说,这是监督不力。因为小孩子靠的是感性与感觉,他缺乏理性的判断,长一倍,短一半,这样的概念他是无法理解的。应该在练习的一开始就告诉他,拉这样长是对的,拉这样短是错的。正确的节奏反复五遍、十遍,孩子就会拉得永远正确。这才是正确的先入为主。 老师的批评很及时。没有不是的孩子,只有犯错的成人。看来日常的监督还得再仔细一些啊。 作业,上周“小步舞曲”中几个节奏不准的小节重新加工; 六度、八度音程练习各一条; 47-47号练习曲,还是训练2指的滑动。 (写于2006/11/13)
133
jacob19730224 发表于 2006-11-13 14:09:00 | 只看该作者

用手打节拍唱好,就不会有节奏问题,节奏很精确,而不是模糊的。

错没有关系,但要知道为什么错,怎样对,分析会了,小宝就不会错了。

134
 楼主| 柳思成音 发表于 2006-11-14 08:50:00 | 只看该作者

用手打节拍唱好,就不会有节奏问题

有时候贪快,会不再坚持让小宝打拍子唱谱.这样效果最差.

老师说在点子上了!谢谢!

135
 楼主| 柳思成音 发表于 2006-11-14 08:58:00 | 只看该作者

还有一个问题 -- 就是"越拉越快".刚开始几小节,节奏还行,以后速度经常会逐渐加快(几乎发现有越拉越慢的现象).

这种加速现象,是性格上的原因,还是有其他可能?

我曾经问过小宝,他的回答是:累了!感觉累了,所以想早一点拉完它.这或许是一个挺现实的因素!

136
jacob19730224 发表于 2006-11-14 11:22:00 | 只看该作者

我想,内心紧张的时候有时会因为不从容,怕慢而"越拉越快".注意每个音均匀就好了,音要象钢琴弹的那样清楚,听听自己录音,心理放松很容易改。

还有就是一个练习练足够长的时间,直到很从容的拉完。最后是开始就很从容,开始可以断掉每个音,以后越断越长。

137
小河流水啦 发表于 2006-11-14 12:26:00 | 只看该作者

看了你的笔记,很受启发。我家宝宝昨天开始练左手了,还好,没起泡。

很羡慕你在上海,可以有很多好老师。你说的那些动作很多我们都没听过、练过。

138
jacob19730224 发表于 2006-11-14 17:45:00 | 只看该作者
箭头表示手打的方向

箭头表示手打的方向

139
jacob19730224 发表于 2006-11-14 18:10:00 | 只看该作者
Word画的图,贴上去就成这样了。真是对不起,还删不掉。这里字都上不去了,还是用word打好,贴的

140
 楼主| 柳思成音 发表于 2006-11-15 09:36:00 | 只看该作者

请发到我的邮箱好吗?

VIOLINLIUYIN@SINA.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6 20:55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