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琴笔记簿] 学小提琴的女儿

  [复制链接]
221
zynbb 发表于 2010-9-21 20:47: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亚马逊鳄鱼在2010-9-21 9:44:00的发言: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是谁的学生,是那个音乐学院的,评委都知道,据王老师讲自己是不能给自己的学生打分,打分的人为因素肯定有。其实,就算一个人是没有私心的也存在差异,就好像我们高考的作文,有的人认为它值50分,有的人可能认为它值60分,所以,这种比赛采用多个评委评分,然后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也是为了避免这种差异。总之,这些差异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这次青岛比赛应该说进入决赛之前比较正常吧,好的也都进入决赛了,至于其中的排位是否真的100%合理,这个我还真的听不出来,我女儿当时的水平也听不出来。两年后,也就是今年夏天我女儿回来了,她告诉我她现在在听的上面比两年前又有了提高,而且越提高了也越觉得与人家的差距越大,尤其是近距离接触大师之后更是这样。
  其次,我们评委都是有私心的,这一点在中央电视台小提琴钢琴大奖赛上也能看得出,比如王温迪吧,我不否认她拉的不错,也不否认如果评选未来之星应该评她,但是,最终她获得第三名,说严重点让她进入决赛都是不应该的,毕竟她的现实水平没那么高,这一点我相信没有那个评委听不出来,我相信水平高一点的听众也没问题,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第三,很多人质疑进入决赛的几乎都是中央和上海的,我想这个不用怀疑确实是中央和上海的水平高,用王老师事后的话说,上海、中央优秀选手都成林了,所以,那种氛围更容易提高水平。而其它音乐学院就是孤孤零零的几棵树,提高就更难了,这也总体上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

感谢亚马逊老师的解答!

当你在家里练习时,你应当是你最大的敌人;而当你出现在舞台上时,你应当是你最大的崇拜者。——布舍里
222
 楼主| 亚马逊鳄鱼 发表于 2010-9-25 08:21:00 | 只看该作者
   我们正聊着,比赛间歇时间到了,我进入了正厅。过了20分钟,比赛继续进行,接下来的第一个上来的选手给我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37号选手叫俞倩如,来自天津音乐学院。她分别拉的是福列的《第一奏鸣曲》、马思聪的《喇嘛寺院》、莫扎特的《第三奏鸣曲》、克莱斯勒的《中国花鼓》和圣桑的《圆舞曲式练习曲》,她一拉完,场内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说实在的,在我看来这几个曲子在人家的手里拉的得心应手,这几个曲子的技术难度也不低,可是人家拉出来是那么的悦耳,用余音绕梁来形容是不过分的。这个时候真的很感慨,渐渐的我开始为女儿的前途感到担忧了。是啊,搞小提琴的强手这么多,女儿能行吗?将来……不过,想着想着,我又不由的笑了,我在笑我自己,我担心什么呢?首先女儿的生存已经没问题了,即使达不到她们那样的程度,不是可以在下一个层面生存吗?就好比我们现在好多学生都在拼命的学习,那么就是为了当科学家吗?我什么时候把路看得那么窄了,我的人生哲学在这里得到提高了。

  最后一名选手,表现一般,有些地方我都能听出不和谐,尤其是他拉中国曲子《丰收渔歌》的时候,由于弓子的长度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曲子给人有一种喘不上气的感觉,总之给我的印象不好,最后也正像我估计的,这个选手没有进入决赛。

  比赛一结束,我就和女儿议论起来了,我们一致认为37号的表现比较好,其它选手似乎还有点差距。

回到宾馆,时间已经接近六点,我们吃过晚饭,刚刚回到宾馆,服务员问女儿能不能拉几首曲子,她们听一听,女儿欣然同意,分别拉了《梁祝》的一部分,还有《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红色娘子军》中的组曲、《丰收渔歌》、《新春乐》等,服务员都说好听。其实,我觉得这个好听可能就是出于礼节。其一,她们未必听得懂,其二,这些人没有听过优秀选手拉过的。不过大家难得在一起那么开心,另有一番滋味。

  9月23日上午,这是青年组比赛的最后一场了,我决定跟女儿一起去看。到了音乐厅门口,我花20元买了一张门票。进了音乐厅,我发现几个孩子在那里走来走去,像是在捉迷藏,总之不大和谐。比赛开始了,还没有停止,直到工作人员的到来才制止了她们。真是没办法,我们的家长想让孩子欣赏高雅音乐,这没有错,可是我们家长却没有告知孩子在那里应该遵守的规定,没有看好自己的孩子,这就值得商榷了。

  头两名选手没给我留下什么印象,最深刻的事到是比赛中间,一个小孩从凳子顶滑落下来,发出了很大的噪音,使得台上钢琴伴奏的黄萌萌一皱眉,好在选手没有收到太大的影响,相信这一声肯定也会引起评委的不满。

最后一名选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上海音乐学院附中的沈倩雯,她拉的是莫扎特的《第五协奏曲》、勃拉姆斯的《A大调奏鸣曲》、陈刚的《我爱祖国的台湾》、克莱斯勒的《爱的忧伤》、瓦克斯曼的《卡门幻想曲》,给我的感觉,她的表演十分投入,似乎她的全身的力量都运到了琴的弓子上,给人力量很足的感觉,琴的声音里渗透着作者的喜悦、忧伤、兴奋的情感,每个音符就像珍珠一样晶莹,整个曲子就像用金线穿好的珍珠项链一样美丽。

表演结束观众给予了热烈的掌声,看得出来看琴的观众多数是内行的。紧接着组委会通知,下午在宝利华大酒店公布进入决赛的选手名单。我立即问女儿:“我看42号肯定进入决赛。”

  “我看是的。”

  “是不是看看青岛大学的超市啊?”

  “好。”

  我们来到了青岛大学超市,女儿相中了一样东西,是武大郎炊饼,我说好的,山东特色食品买下。我看中了两个小西瓜,仅仅0.8元一斤,而这种西瓜在盘锦却是2.80元一斤。这就是地区差异,在我们这里我买一个西瓜就得8元多,而在这里两个加起来还不到4.00元。

  吃过午饭,我让女儿自己在宾馆拉琴,我去宝利华大酒店看比赛结果。来到宝利华大酒店,看到公示板上这样写着:  “进入决赛选手是3号、16号、18号、22号、23号、26号、35号、37号、42号。琴房各选手分配时间如下:14:00~15:00   3号选手,……”

223
zynbb 发表于 2010-9-25 15:20:00 | 只看该作者
即使达不到她们那样的程度,不是可以在下一个层面生存吗?就好比我们现在好多学生都在拼命的学习,那么就是为了当科学家吗?

 

赞同您的观点!

224
 楼主| 亚马逊鳄鱼 发表于 2010-9-26 17:55:00 | 只看该作者

  太好了,宋怡萱进入决赛了,真得祝贺王老师了,两个学生都进入决赛了,这样的成绩在国内可以说是屈指可数了,了不起!在优秀学生都被推荐到中央音乐学院的情况下,能有两个学生进入决赛,这是怎样的成绩啊?老师为此付出了怎样的心血啊!

  我怀着兴奋的心情离开了宝利华大酒店,刚刚走过马路就看见一个身材不高、但眼睛炯炯有神的老人看着我,这个老人就是女儿的小提琴老师,著名的小提琴教育家王冠,“王老师!”我喊了一声,我走上前和他握手,“祝贺你啊,宋怡萱和李全帅都进入决赛了。”

  “总算没给沈阳音乐学院和东北人丢脸。”

  “那里啊,你给咱东北人争光了。”

  “这次比赛强手太多了,看看人家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强手都成林了,人家随便一个选手都不弱,看看其他音乐学院,即使有树也是孤零零的几棵。”

  “这没办法,因为好的学苗都让它们招走了。”

  王老师突然想起了什么,“不是说她妈妈领她来吗?”

  “啊,我顺道有点公干,正好出差到这里。我就领她来了,这次收获真是不小,她自己也看到了自己的差距。”

正说着,车来了,王老师对我说:“再见,我得回丽晶大酒店了。

  “再见。”

  汽车远去了,看着车子的背影,我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惆怅,沈阳音乐学院以后会怎么样?王老师已经退休两年了(而且都延续到68岁才退),而且据说也拿到了美国的绿卡,可其它老师的水平还迟迟上不来,今后沈阳音乐学院的小提琴水平,还会有什么飞跃吗?难!难!难!

  在返回的路上,我去了趟麦岛,正赶上一艘渔船上岸,有人卖鱼。经打听主要有两种鱼,一种是鳗鱼,不太大15元一斤,还有一种是黑头鱼,12元一斤。我原想买上三斤,那知道这里的人只要你拿出钱,他认可吃亏也不让你把钱拿回去,我拿出的40元钱,人家没给我找零,而是多给了一条鳗鱼,人家给了我接近四斤的鱼。别说,这些鱼真的是刚刚出水,很精神。我顺道又去了农贸市场,买了些青菜。这时,我才发现青岛的蔬菜真的很贵,土豆竟然2元一斤、大葱1.50元一斤、黄瓜2元一斤……

  我提着鱼和蔬菜回到宾馆,对那个黑龙江的大姐说:“我请你们吃鱼,不过得麻烦你做一下了。”服务员见我买了鱼请她们,自然很高兴了。为了避免麻烦,我找到了宾馆经理,对她说:“刘经理,晚上我想请你和你的员工吃饭,可以吗?”

  “可以,不过不能出去。”

  “在你这里做,也在你这里吃,可以吧?”

  “可以,可以!不过,我就不去了。”

  我上了楼,看见女儿正在看电视,节目是莫扎特作品音乐会,不一会儿,音乐会结束了。女儿开始拉琴,主要是练练音阶、打指等基本功。

  女儿刚刚放下琴,电话铃响了,服务员要我们下楼吃饭。来到楼下,鱼已经做好了,手艺很精湛,不次于一般饭店的水平。蔬菜就更不用说了,看来这个大姐的手艺真是了得。我们一坐下,大姐就说:“你走后刘经理来了,看看你买了什么,当看到鱼的时候,她惊喜的说,‘呀!这可是好鱼,很贵的!你真得好好作作。’所以,我就把我平生的这点能耐都用上了。尝尝,看看我的手艺如何?”

  我品尝了一下,真的不错,我连连夸奖大姐的手艺。服务员们也都连胜称赞,她们说,来青岛这么久,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鱼。这顿饭大家都很尽兴,这自不必说。

  吃过晚饭,我决定带女儿出去走走,来青岛已经一个多星期了,一直很紧张,还没带女儿出去玩玩呢。经过商量,我们决定去五四广场、音乐广场看看,毕竟已经是晚上了,其它的地方没有大的意义了。

225
ws88914 发表于 2010-9-27 10:45:00 | 只看该作者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哎。。。 母亲您辛苦了!
226
kiroro59 发表于 2010-9-27 16:45:00 | 只看该作者
越看越成小说了,不想看了,还是希望您多分享一些技术性的经验
227
夏夏 发表于 2010-9-28 08:45:00 | 只看该作者
很是震撼~~这位家长真了不起!!
228
myskyraining1 发表于 2010-9-28 13:36:00 | 只看该作者
不错 这是你的真事吗? 顶一下
229
rainingcats 发表于 2010-9-28 13:40:00 | 只看该作者
看得津津有味啊。这些风土人情生活点滴更有启发意义。
230
 楼主| 亚马逊鳄鱼 发表于 2010-9-28 15:39: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kiroro59在2010-9-27 16:45:00的发言:
越看越成小说了,不想看了,还是希望您多分享一些技术性的经验

  你提的意见很好,不过,我写的东西都是真实的,在2005年9月以后很多时候都不是我和女儿一起学琴的,技术方面我了解的确实很欠缺,这是其一。其二,我看到论坛上已经有很多成熟的关于技术性帖子都写的不错,比如像卜显刚介绍的练习方法很实用,而且比我写的好的多。其三,技术这东西有很多时候绝对不是用语言就能说清的东西,说个最简单的基本功空弦,说来很容易,可是要教会孩子怎么用耳朵去判断你的音调变了没有?从音质上如何判断弓子直不直?一弓下来是否强弱均匀?这个也确实很难说得清楚。

以下是引用myskyraining1在2010-9-28 13:36:00的发言:
不错 这是你的真事吗? 顶一下
这的确就是发生在我们家的事儿。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9-28 15:40:32编辑过]
231
 楼主| 亚马逊鳄鱼 发表于 2010-9-28 15:46:00 | 只看该作者
 

  我们从宾馆出发,走了10分钟来到青岛大学正门,应女儿的要求,我们乘坐302路—两层的公共汽车,我和女儿来到了顶层。我们刚刚坐下,就听见后面一个人搭话,“你们是从东北来的吧?”我打量了一下,对方能有50多岁,个子不高,但从身材上就能看得出是个东北人,我回答道:“是啊!听你口音也应该是东北人吧?”

  “是啊,我来青岛5年了。咱东北人比较实在,刚才我看你们就像东北人,听你们说话,我就想和你们搭话了。”

  “了不起,一个东北人能从这里站住脚,真不容易。”

  我们两个就聊了起来,原来这个先生是一名教师,原在黑龙江省某地教书,原本好好的,可是在教育局任用一名外行当校长以后,这个人在学校说一不二,学校搞的一团糟,后来他气不过,就和校长理论,再后来,校长不给他课上,他一气之下出走。他自己孤身一人于2000年来到青岛,从报纸上得知一所小学聘请老师,他就去应聘并被录取了。他说,当时到这个学校没考虑工资问题,只看到这个校长很诚恳,当时他的月薪只有800元。校长对他说,只要你能干好,我不会亏待你。他真的就勤勤恳恳的做起来了,由于他工作上十分努力,他带的学生不但成绩突出,而且各方面平衡发展,很受到家长的好评,今年校长奖励给他一套房子,虽然不到30平(在青岛这个房子的价值应该不低于20万元),他非常满意,现在他和老伴一道在这里过着幸福的生活。

  他还向我讲述了黑龙江省怎么不重视人才,在那里外行当校长的很多,而且群带关系很严重,很多学校都搞得一塌糊涂,据不完全统计,仅仅在山东外来教师中有四分之一是来自黑龙江。他说,我来这里首先不是考虑的钱,而是舒心的工作环境。现在我在这里生活的不算富裕,但很开心,而实际上经济上我也没吃亏,我决定在这个学校干下去,直到退休。

  接着他给我们做起了向导,我们介绍了一些关于青岛的一些情况,当他知道我们要去五四广场的时候,他告诉我从市政府下车,就看见五四广场了,然后沿着海边就可以走到音乐广场,这一带夜晚是很热闹的,值得一看。

  正说着,车到市政府了,我们向人家道了谢,下了车。真的像他说的那样,整个五四广场被彩灯装饰的金碧辉煌,再回头看看市政府的建筑,真的像传说的那样是乌纱帽的形状,向右侧不知是什么机构的大楼,整个大楼装点的像一个个皇冠,五四广场的人工喷泉,伴随着音乐的节奏起伏,真有一种到了神仙世界的感觉。

  我们首先在五四广场漫步,不知不觉到了海边,徐徐的海风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看着四周的景物享受这间歇的清闲,女儿十分高兴。正走着看见前面有很多的孩子,我们去看个究竟,是一群孩子在旱地上接受滑冰训练,看得出教练和孩子们都十分投入,动作也十分规范轻盈。不远处还有几伙,看来这项运动在青岛很受欢迎。

  穿过这么几群人之后,我们来到了音乐广场。在我原来的想象中,音乐广场应该是依靠音像设备,播放美妙的音乐,让人们在里享受休闲的时光。可实际与我的想象大不相同,这里是些群众自发组织文娱活动的场所,人们尽情的唱、尽情的跳,完全是一种自娱自乐的场合,但整个活动又显得有条不紊,看来青岛人的生活真的有令人羡慕的地方。不过女儿对这种活动并不太喜欢,可能是他以专业的方式理解音乐的,对于这种业余的演出显得不可容忍。

  女儿建议到海边走走,这个时候卖装饰品、纪念品的摊位还没散去,女儿一件件的欣赏着,看得出有一些她比较喜欢,可每当我说买下来的时候,她总是摇头。看得出她不想乱花钱,她知道我们为她已经消费了许多,从这点上看女儿是懂事的。

232
violin0303 发表于 2010-9-29 16:28:00 | 只看该作者
几乎是一口气读完了您的帖子,受益匪浅。真羡慕您的女儿,这么优秀,同时也很佩服您们做父母的付出很多。是我学习的榜样。我的儿子今年七岁半了,学小提琴两年,是和我们当地艺术学院的老师学的。老师说他条件好应该好好培养。我们学琴的初衷是想培养个爱好。可孩子上的是重点小学(离家近),学校抓的比较紧,最近两年我觉得业余时间我们在练琴上下的功夫比哪一门学科也多。这学期二年级了,晚上作业更多,孩子是坚持要写完作业再练琴,结果练琴效率一点也不高。我想我们本身也没有打算搞专业,也就不强求他了慢慢学吧,结果练琴时间越来越少,这两天干脆问我们要不别学了。我真是很苦恼,不知道要不要坚持。尤其读到论坛里有的帖子说如果只是培养爱好千万别选小提琴。您对女儿的培养是那么有规划,一步一步帮助女儿走向成功。可我现在很迷茫不知当初让孩子学琴是不是正确的选择。
233
 楼主| 亚马逊鳄鱼 发表于 2010-9-30 11:09: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亚马逊鳄鱼 于 2019-3-27 10:46 编辑

以下是引用violin0303在2010-9-29 16:28:00的发言:
几乎是一口气读完了您的帖子,受益匪浅。真羡慕您的女儿,这么优秀,同时也很佩服您们做父母的付出很多。是我学习的榜样。我的儿子今年七岁半了,学小提琴两年,是和我们当地艺术学院的老师学的。老师说他条件好应该好好培养。我们学琴的初衷是想培养个爱好。可孩子上的是重点小学(离家近),学校抓的比较紧,最近两年我觉得业余时间我们在练琴上下的功夫比哪一门学科也多。这学期二年级了,晚上作业更多,孩子是坚持要写完作业再练琴,结果练琴效率一点也不高。我想我们本身也没有打算搞专业,也就不强求他了慢慢学吧,结果练琴时间越来越少,这两天干脆问我们要不别学了。我真是很苦恼,不知道要不要坚持。尤其读到论坛里有的帖子说如果只是培养爱好千万别选小提琴。您对女儿的培养是那么有规划,一步一步帮助女儿走向成功。可我现在很迷茫不知当初让孩子学琴是不是正确的选择。

    我们并不是每一步都有规划的,也是走一步看一步。至于小提琴作为一种爱好我觉得一般的人都差不多,就像我们所说的司机,只有极个别人不能开车,绝大部分没有问题,可是如果作为一个职业赛车手,那就得综合考虑了,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我觉得小提琴作为爱好也没什么不对,只是要有合适的老师加上自己的喜欢,不然是的,小提琴比较难学,尤其在音乐落后地区好的小提琴老师更是难找,从这一点上说只是培养爱好最好别选小提琴也有一到道理。像你的情况,我想应该坚持下去,毕竟从你所说老师的水平还能过得去。至于作业问题就看你家长怎么看了,我觉得在小学拿出那么多的时间去做作业我觉得不值,毕竟孩子的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
    很多人说我女儿没有童年的快乐(当然是某些不了解的人猜的,这其中包括女儿的老师),今年我女儿回来我特地向她征询这件事儿,她的回答让我意外:“我的童年是很快乐的啊,没有写那么多作业,做了那么多自己喜欢的事儿,有什么不好?”这一点让我很欣慰,但代价是女儿在小学的学习成绩一直是差下生~中等生。

234
 楼主| 亚马逊鳄鱼 发表于 2010-9-30 11:12:00 | 只看该作者
   9月24日第八届小提琴演奏比赛少年组的决赛开始了,上午我没有去,在我看来能进入决赛的选手应该都是优秀的,在这样的比赛中,我根本听不出那个好,那个不好。因为下午有李全帅的比赛,所以我决定看下午的比赛。

中午女儿回来了,我问她比赛的情况,她说:“很难说谁比谁好多少,大家的实力在伯仲之间,个个拉的都非常好。”

  “能说出那个比较好一点吗?”

  “真的没法说,没有谁实力太突出。”

  “那看来只有等结果了?”

  “是的。”

  这天下午两点多,我和女儿从宾馆出发,来到音乐厅门前,经过和兜售门票的人讨价还价,最后以30元成交,可是新的问题来了,他的票卖光了。对方对我说,这样吧,我把你送进音乐厅,你给我30元钱,怎么样?我说:“可以。”对方果然本事不小,从电视转播车的入口处把我送进了音乐大厅。

  一进音乐大厅,立即觉得气氛不一样了,大厅内六个摄像机对着表演舞台,真够气派的,再看看周围也增加了不少的设备,录制的工作的工作人员更比以前增加了几倍,看来对决赛,从组委会到各级领导都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再看看观众席,有四分之三的座位已经坐上了人,看来进入决赛阶段选手的水平高了,观众的人数也增加了。

  几分钟以后比赛开始了,第一个出场的是16号冯继霆,这个选手前面已经介绍过,他拉的曲子是门德尔松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他给我的感觉是整个曲子拉得干净利落,基本功好,只是音乐情感表现的稍差,这也难怪,毕竟才13岁。

  第二个出场的是19号,这个选手名字叫周子昊,他拉的曲子是维奥当的《第五协奏曲》 ,给我的感觉是整个曲目的表演十分流畅,感情表达很充分,据女儿介绍他的个别音不准,看来在基本功的练习上还是欠缺的。

  第三个出场的就是李泉帅了,他拉的曲子是莫扎特的《第四协奏曲》,给我的感觉他发挥的并不好,怎么说呢?可能是听女儿说他前两轮表现的如何如何好的关系吧,说实在的我感到失望,中间钢琴伴奏还出了点小的错误。表演结束后,我问女儿,他发挥的如何?女儿说:“没发挥出最好水平。”当时就感到要取得好的名次不容易了。后来,我分析一下原因,因为家庭条件不算好,李泉帅一路是坐硬座火车来的,到了青岛他就感冒了,而且还发烧,应该说到这个时候他的身体也已经透支了。这给所有家长一个活生生的教训,每逢参加比赛或考试的时候,保证孩子的身体处于最佳状态是十分重要的。

  第四个出场的是26号余振阳,维奥当的《第五协奏曲》,一拉上那么几句,懂行的人都能听得出这是林耀基的学生,基本功很扎实,每个音都是那么的准确、干净,换弓换弦都能保持得天衣无缝。看来真是不比不知道,林耀基果然名不虚传,余振阳整个曲子表演得流畅、悦耳。再看看钢琴伴奏—黄萌萌,这是多么强的一对组合啊!看来这名选手应该取得好的名次了。

  少年组的比赛就这样结束了,从总体上看中国少年选手小提琴演奏水平很高,据说即使是在世界上,我们的少年选手也是可圈可点的。在这一点上与我们的文化教育差不多,但不管怎么说,水平高总不是坏事。从结果上看,我们不得不承认,上海音乐学院和中央音乐学院的水平比其他学院高出一头,这一点不能不令我们反思,其他院校如何提高小提琴的教育水平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我想主要应该解决的是师资问题,有了好的师资我想不愁没有好的学苗,是不是应该借鉴一下耶鲁大学的经验?

235
 楼主| 亚马逊鳄鱼 发表于 2010-10-9 08:16:00 | 只看该作者

  9月25日上午青年组的决赛开始了,因为有事,我没有去看比赛,女儿自己一个人去的。中午,女儿回来了,我问比赛的情况,她说:“冠军没什么可争议的了,肯定是高参了。他拉的是肖斯塔维奇的《第一协奏曲》,就这一首曲子占了整整40分钟,而且整个曲子不要说情感,就是音准几乎都没什么问题,其他人根本无法跟他比了,听完他的曲子,再听别人的就不那么动听了。他后面出场的16号选手在评分上一定受到很大的影响,谁抽到他的身后真是倒霉。”

  “宋怡萱有希望取得好名次吗?”

  “有希望的,她是下午出场,不会受到高参的影响。”

  “好吧!祝福她能取得好成绩。”

  下午,我和女儿一起来到了青岛大学音乐厅,女儿去看比赛了,而我则去联系闭幕式的门票。刚刚来青岛本来的时候,没打算看闭幕式,原计划在9月26日晚乘火车返回,可是22日我去火车站买票的时候,没有买到26日的车票,而且是经过一番曲折才买到了27日晚的火车票,这样我们就有时间看闭幕式了。我和票贩子经过讨价还价,最后以140元买了两张(实际票价是180元一张,幸亏没在组委会那儿买),地点是青岛人民剧场。

晚上,女儿回来,我问:“宋怡萱表现如何?”

  女儿说:“别提了,我和李泉帅一起看比赛,头一个出场的就是她,头几个音拉的就没拉准,李泉帅直在胸前画十字,就差没说出来上帝保佑了,拉了几句才进入正常,你说能好吗?”

  我明白了,宋怡萱刚刚来参加全国比赛的时候,她是抱着一种拼的态度来的,因此,她的预赛、复赛发挥的相当出色,而如今进入决赛了。人就是这样当一无所有的时候往往心态最好,而随着财富的增多往往就有攀比的心理了。比赛也是这样,当没取得成绩的时候,人总能放得开去拼,等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后,就有想法了,无形中背上了包袱,就会想赢怕输,这种心理压力最后会导致发挥失常。这个时候如果身边能有个“政委”做一做思想工作,帮助她把紧张的心情放松一下,我想结果很可能是又一样了。

  9月26日,吃过早饭,我和女儿乘公共汽车来到了海滨,在这里我对青岛的海上皇宫很感兴趣,之所以对它感兴趣是因为这个建筑是港商花巨资修建的,据说几年前相当红火,是出了名的夜总会。当地有一个说法,进水上皇宫的人,进去时候是西装革履、腰包溜鼓,出来的时候就只剩内衣内裤了,可见这里的消费之大了。

  女儿说,去年来青岛,在海上乘船旅游的时候导游曾经介绍,就因为这个海上皇宫,青岛市的几任公安局长都不得善终。后来,有人找到了崂山道士来指点迷津,崂山道士看罢,对这个人说:“这是地势问题造成的,你看!这水上皇宫在海上看多像一座坟啊!你们再看看那个海关大楼,多像个墓碑啊!这两个建筑结合起来在海上看不就是一个大的坟墓和一个大的墓碑吗?这种地势能好吗?”后来,这个地方的夜总会再也没开起来,被闲置起来了。

  正是因为这个,我对这里更感兴趣了。我们坐车至青岛火车站下车,经过十分钟的步行就来到了这个海上皇宫跟前。这座海上皇宫果然不凡,它坐落于海面上,与岸边有桥相连,基座由24根柱子支撑,顶部呈球形,四面的装饰可以说富丽堂皇,尽管被废弃了几年,但它还保持它独特的风格,繁华时期的就可想而知了。女儿指了指路对面的海关大厦,对我说:“你看,这就是道士说像个墓碑的建筑。”我一看,可不是吗?人的想象力真是无限的,如果真的从海上找一点,使这点和海上皇宫、海关大厦成一条直线,不正像一个巨大坟墓后面立一个墓碑吗?有点意思。

  想到这里,我决定到附近看看,到底这个海上皇宫现在在做什么?我沿着桥走到了水上皇宫的附近,我们弄清楚了,现在这个建筑被用来做停车场了,真是可惜!真有一种明珠投暗的感觉。

  看完海上皇宫,女儿建议到栈桥上看看,我同意了。来到栈桥,正面是一望无际的黄海,向右转身一圈,海上皇宫、海滨浴场、海军博物馆尽收眼底。1988年8月我来过这里,当时可能是心情的问题吧,没觉得这里是这么的美好。我们又沿海滨浴场,游览了鲁迅公园、海洋世界。最有意思的是在海洋世界,女儿看的是那么的认真,对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别人用不上10分钟看完的东西,女儿和我却看了一个多小时。女儿还和当地人一起在沙滩上挖蛤蜊,总之,这一天既增长了知识又很开心。
236
yzyxh 发表于 2010-10-11 17:23:00 | 只看该作者
虽然今天是第一次拜读,非常感人 一口气看了几个小时,还停留在16页,收藏起来,明天继续
237
yzyxh 发表于 2010-10-12 10:19:00 | 只看该作者
终于看完,等待亚马逊老师有时间继续更新 看了这么多,我想到一个问题,作为家长,如何提升陪伴水平?亚马逊老师怎么看这个问题的?
238
MYX528 发表于 2010-10-19 09:00:00 | 只看该作者

不好意思,亚马逊老师,公司不让上QQ。回家为不让孩子分心,我最近也少用电脑。您有时间就再加一次吧!真是麻烦您了!(QQ:535082340)

特别感动您有这样的耐心和心态。最近孩子在拉马扎斯34课,练习顿弓,总是找不好感觉,有些不耐烦,我也听得很不高兴,总是说她。有时也想,如果是您,您会怎样对待孩子?很惭愧,在孩子教育问题上,我还是急功近利的,总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比,希望她样样都很优秀。其实她从小就是很有个性、很调皮的孩子,自控能力不好,拉琴从小坚持到现在也算不易了。
239
jsjh123 发表于 2010-10-22 16:58:00 | 只看该作者
亚马逊老师,有没有时间继续更新?期待中。
240
 楼主| 亚马逊鳄鱼 发表于 2010-10-26 16:33:00 | 只看该作者
   因为办公室的两个同事都休假了,最近工作太忙了,每天几乎都是满负荷工作。很久没有来论坛了,让大家久等了,抱歉!

   晚上,我们来到了青岛市人民会堂(原名人民剧场),进入大院从一块宣传牌上得知,青岛市人民会堂始建于1959年5月,1960年5月投入使用,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主体建筑参照了北京人民大会堂的风格,是青岛市规模最大、设备最好的会堂和演出场地。为迎接青岛国际小提琴比赛,青岛市政府投入3000万元资金改造该建筑,现在会堂内设有舒适的观众坐席1450个,另外拥有化妆间、服装间、琴房等房间,而且还有一间恒温、恒湿的专用琴房,里面保存着一个价值连城的钢琴,只是钢琴的主人我给忘记了。

  七点刚过,我们进入人民会堂,果然名不虚传,坐椅的结构合理、实用、舒适,舞台宽敞、格局独特,两侧装有两个液晶大屏幕显示屏,周围4架摄像机已经准备就绪,这些更使舞台锦上添花。

  七点三十分颁奖晚会开始了,少年组的情况是,中央音乐学院附中的余振阳获得第一名,上海音乐学院附中的高天阳第二……李泉帅和其它二名选手一道获优秀演奏奖。青年组的情况不出意外,中央音乐学院的高参获得第一名,中央音乐学院附中的谢明昊第二,宋怡萱和其它两名选手一道获优秀演奏奖。王老师获得青年组、少年组两项指导教师奖,对于一个古稀之年的老人来说真是不容易。

  然后是组委会从参赛选手中选出10个优秀的表演曲目汇报演出,这十个节目我没有完全记住,下面把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说一下。第一个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有宋怡萱,可能是因为是女儿师姐的关系吧,她演奏的克莱斯勒的《中国花鼓》入选,这次给她钢琴伴奏是黄萌萌,可以说整个曲子拉的欢快流畅,把中国的花鼓用西洋乐器的方式表达的淋漓尽致,应该说宋怡萱对这个曲子的理解已经到相当的深度,并且技术上也到了相当高的地水平。这次能在闭幕式演出,也正说明了她演奏这首曲子的水平是很高的。

  再下来,是谢明昊演奏的陈刚作曲的《阳光照耀塔什布尔干》,这是一首新疆风格的乐曲,好多学习小提琴的孩子对它恐怕并不陌生,但最后真正能拉下这个曲子的人不多(哪怕是囫囵吞枣),尤其它后面的快板,既要求要有高超的技术,又要把情感融入其中,要表演好难度很大。但是琴在谢明昊的手中是那样的轻盈,动作也十分轻松、似慢实快,真的能把人带到那种真实的环境中。

  当第八个节目演奏完毕后,大幕拉上了。等再打开,舞台上坐了有五六十人,她们个个都手持乐器,不用说肯定是青岛交响乐团。大幕刚刚完全拉开,全体起立,一位漂亮的中年女士走来,台下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后来我了解到,这位女士就是青岛交响乐团的首席小提琴—刘玉霞女士(获得了小提琴演奏博士学位)。她做了个手势,乐队开始对音,对完音准,她在靠左侧的前排坐下。

  紧接着一个男士走上舞台,大家再次报以热烈的掌声,这个人就是青岛交响乐团的指挥徐小东,他也是我国著名的指挥家之一了。

  再下来一个身材不高,有点略胖的男孩走上舞台,是这次比赛的少年组冠军余振阳,他向指挥一点头,演奏开始,他演奏的是维奥当的《第五协奏曲》。随着乐队奏响前奏,余振阳抬起琴,就那么几句,你就能听得出小家伙的基本功是多么的扎实,每一项的运用又是多么的灵活,过去常说协奏曲是考察一个人综合实力的东西,如果没有基本功那么好像是学物理的人不会公式,只有基本功,就好像背下了公式不会做题一样。如何把两者结合起来,是一个人的能力,这个能力又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看得出余振阳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经历,只有自己努力做到了,演奏才能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不用说,观众报以了热烈的掌声。

  最后一个出场的是中央音乐学院的高参,本次比赛的青年组冠军。他演奏的是他的决赛曲目是肖斯塔维奇的《第一协奏曲》,整个曲目处理的确实高人一头,女儿说,他没有决赛时候好拉得好,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在这里也就不多加描述了。即使是这样,观众仍然报以热烈的掌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4 18:11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