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琴笔记簿] 学小提琴的女儿

  [复制链接]
241
 楼主| 亚马逊鳄鱼 发表于 2010-10-28 16:20:00 | 只看该作者
   10月27日下午我们登上了青岛-丹东的的火车,这次青岛之行共计花费近5000元,相比之下我们的收获应该说是值得的,回想这十几天的生活,我真的是感慨万千。女儿是不幸的因为她出生在盘锦,这个音乐的荒漠地区;女儿是幸运的,她遇到了王老师,她出生在我们这样一个相对开放的家庭。如果女儿不从盘锦走出来,如果不来这儿看比赛,那么我们真的还不知道小提琴的世界是这么的大,这么的精彩。是什么决定了这一切呢?常常有人说成功是自己努力的结果,现在我却不那么看,当然作为成功的人首先必须是努力的,但是努力的人未必成功。有人说只要努力就能成功,我看未必,就说女儿吧,如果同样在盘锦,她出生在一个经济贫困的家庭,她即使是付出比现在多100%的努力,她走不上这条路;相反即使是富裕的家庭,如果单单就是按大众的想法,把过多的时间都用在文化课上了,或者在2003年我们选择文化课为主攻对象,那么她走的是另一条路,但我敢说肯定没有现在结果好,她或许能考上国内名牌学校,但是那又能怎么样呢?

  正想着这些,手机来了一个短信,一看是李泉帅的。短信中告诉我们他已经上了火车,正在赶回沈阳,女儿立即回短信问:“你在那趟列车,多少号车厢?”短信很快回答:“青岛开往丹东的列车,12号车厢。”女儿立刻说道:“我马上过去。”看得出她非常想见到李泉帅,我说:“去吧!多向人家学习学习,人家比你的小提琴的水平比你高很多。记住,不要提文化课方面的事,更不能像上次跟胥莫似的跟人家谈文学。”女儿答:“知道了。”

女儿一走,我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人家李泉帅是来参加比赛的,而且在比赛中得了奖,可是人家依旧做的普通硬座;我女儿只是观摩的,确享受着硬卧的待遇,这是多么的不平衡啊?想想有多少像李泉帅这样有天分的孩子,由于没有人去发现而白白的被埋没了呢?

  女儿这一去,在12号车厢待了3个多小时,快到晚饭的时候她回来了,跟我聊了去李泉帅哪儿的感觉,可能是女儿的低调,也可能是李泉帅获奖比较高兴吧,据女儿说李泉帅给她讲了不少这方面的要领,很多甚至是在老师哪儿不能获得的,毕竟孩子之间的交流比大人和孩子之间更容易吧。这更增添了此次来青岛的一份收获,所以,这之后女儿的小提琴水平更是上了一个台阶,这一点事后在王老师哪儿得到了证明。

  9月28日我们回到了盘锦,女儿的琴练的更加努力了,接下来的一周王老师对女儿的琴很满意,这是很难得的。女儿的小顿特结束了,开始大顿特的学习了,王老师说只要罗德一结束,就可以拉《帕克尼尼随想曲》了。听到这个消息,我很高兴因为我们早就盼着这一天呢,大家都知道第一次去王老师哪儿女儿拉的是《帕克尼尼随想曲十三》,现在三年过去了,女儿的琴与当时不可同日而语了,如果拿下《帕克尼尼》意味着女儿的小提琴进入到专业高级水平了。

  10月14日是爱人陪女儿去王老师哪儿学的琴,琴课完成的不错,王老师很高兴并再次提出了让女儿出国深造的想法。爱人没正面回答,只是对王老师说:“我们就想跟您学!孩子这几年的进步我们是看在眼里的。”王老师说:“外面有更广阔的天地,你孩子如果在国内会被耽误的!”爱人只好说:“我们会认真考虑您的意见!”

良好的音准主要是建立在由耳朵指导的触指感觉上的。——加拉米安
242
華虹 发表于 2010-10-28 22:05:00 | 只看该作者

同樣是很細節很瑣碎的描寫,但每次都很從樓主的貼子中收穫不少的感悟,非常感謝!

成功的孩子後面一定有成功的父母,祝福您和您的女兒越來越好

243
 楼主| 亚马逊鳄鱼 发表于 2010-10-29 10:04: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亚马逊鳄鱼 于 2019-3-28 13:48 编辑

   10月14日是爱人陪女儿去王老师哪儿学的琴,琴课完成的不错,王老师很高兴并再次提出了让女儿出国深造的想法。爱人没正面回答,只是对王老师说:“我们就想跟您学!孩子这几年的进步我们是看在眼里的。”王老师说:“外面有更广阔的天地,你孩子如果在国内会被耽误的!”爱人只好说:“我们会认真考虑您的意见!”

  10月21日这一次也是爱人和女儿一起去学琴的,这一次女儿琴完成的不错。也许是王老师对我们的考验,也许是王老师要对他的学生进行重新洗牌,在课程结束的时候,王老师对爱人说:“我可能很快要去美国了,可能很长时间不能回来,你看我这里有吴丹、李尤的电话号码,是不是……”爱人马上打断了王老师的话:“王老师,有您在我们就跟您学,我们是这样想的,不管女儿考上那个大学,读大学那怕自费我们还跟您学,读研究生我们还跟您学,我相信女儿跟您学上那么十年,起码将来在社会上生存是没问题的。”

  爱人停了一下接着说:“过去我们不会听,孩子哪儿拉的好,哪儿不好我们不知道,也听不出来,甚至我们过去天真的以为只要跟老师学上几年就可以达到很高水平了,现在看我们错了,我们觉得我们和高手的差距越来越大,我们也知道这不是我们在退步,而是我们进步了,会欣赏了。”王老师一听哈哈大笑起来了,“哎呀!看来来我这儿三年多的时间,进步不仅仅是孩子,你们做家长的也有挺大收获了,从不懂小提琴到很内行,你们甚至可以说是专业家长了。好的!等我回来再说,不过,我可丑话说在前,我可说不准什么时候回来!”

  “您什么时候回来,我们什么时候再跟您学!”王老师无可奈何的摇摇头,再没说什么。

  接着,王老师给女儿留了作业,大顿特3课、罗德4课。王老师还叮嘱说,顿特这3课是技术和速度相结合的练习,如果你能在速度上达到190拍,那么你就能很好的吃小提琴这碗饭了。临走王老师突然想起了什么,把一张纸条给了女儿,女儿一看是一连窜的英文,王老师说:“这是我的MSN地址,如果方便我们可以在网上联系一下。”

  这天晚上,我们接到了李泉帅妈妈的电话,是爱人接的,她问:“是不是王老师推荐你到别的老师哪儿了?”

爱人说:“是!”她问:“你怎么回答的?”爱人就把当时的情况说了一下,没想到帅妈妈大喊道:“你的反应太快了,我上当了。”接着她说:“王老师也是对我们这样说的,我没怎么考虑,就拿着他给的电话号码了,回到家越想越不对,再给王老师打电话,人家都不理我了,我真的不知道怎么收场了,我可怎么办?”

  “你再和王老师好好说说,看看有没有可能,如果没有那么你就应该上北京找老师了,在沈阳除了王老师没人能教得好你孩子了。”

  “我试试吧!”很快她的电话又打回来了,她说:“我怎么说,人家也不要了。”

  “那就让他写推荐信到中央音乐学院找老师吧。”

  “只好如此了!”后来的事儿,李泉帅去了中央音乐学院和林耀基老师学习,至于怎么联系上的我们就不得而知了。反正应该说李泉帅应该说是被逼走的,但应该说这一步对他来说是好事,毕竟他走出了沈阳,到了更广阔的天地。

  不管怎么说,爱人的回答通过了王老师的考验,不管他愿意也好不愿意也好,反正他没有把我们给炒了,真是谢天谢地,这次学琴要是我领女儿去,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了。不管怎么说,我们是幸运的,我们终于成为了王老师为数不多的留下来的学生之一。

  我们这个时候对MSN还一无所知,我到单位赶紧问别人,单位的一个同事帮我注册了一个网址,不管怎么说,有了它就不愁和王老师联系了。

244
 楼主| 亚马逊鳄鱼 发表于 2010-11-1 11:17: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亚马逊鳄鱼 于 2019-3-28 13:51 编辑

  这年11月初,女儿的中学进行了期中考试,女儿的成绩在班级处于中游,应该说交代得过去,毕竟我们仅仅上了别人三分之一的课,班主任老师也理解。女儿的英孚课9级也以优秀的成绩结业了,这是一个很不错的结果。就在这一次,育才中学的几个学生家长找到了爱人,她们说:“是不是咱们几个孩子一起报名,在假期一起到新东方学习英语。”正合我们的心意,于是大家由一个叫郭颖的家长负责报了名,两个课程好像一个是《托福单词8000》,还有一个《新概念英语》第三册,这是女儿第一次集中大规模的时间学习英语,共花费学费是三千多元。

  之后的一个月时间里,我们依旧每周一次沈阳,所不同的是这次只是为了学习英语,没了小提琴课,不过女儿每天都努力的练着琴,并逐步的加快速度,今天是60拍,明天是65拍有进步,这样一点点的进步着。但是,我们心里没底,毕竟这个没有经过王老师的指点,也不知道这样练是不是正确,总之我们是以一种复杂的心情度日的。

  我们每天晚上,早晨都把MSN上线,等待有一天王老师能上线。12月初的一天,我看见王老师在线,我就立即把女儿喊过来,果然王老师在,师生两人聊了起来,王老师再一次对女儿说她应该到美国来,那里是一个比较公平的地方,艺术氛围比中国也好很多,等等吧。后来,王老师想和女儿进行一次语音聊天,可是没有成功,可能当时的程序还不像现在这样先进吧,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12月中旬的一天,女儿再次在MSN上和王老师接上了头,王老师告诉她,他不大适应美国的水土,经常大便干燥,所以准备在月底返回中国。听到这个消息,我们十分高兴,就盼着这一天呢。

  很快王老师回到国内,并且在的一时间就给我们打来了电话,电话中说他在上下飞机的时候闪了腰。爱人和女儿赶紧过去看王老师,当时觉得王老师的腰闪的不轻,毕竟是70岁的人了。王老师看到她们很高兴,还拿出了俄亥俄州立大学写给他的信,让女儿翻译一下(王老师完全能看得懂,只是考验一下女儿罢了)。女儿很认真的翻译了一下,大致内容是一些感谢的言语,从信中了解到原来王老师这次在美国分别给州立大学和首府大学上了两节大师课。因为王老师病很重,女儿没有带琴也没有上课,但王老师还是很关心的问女儿出国的事儿准备的怎么样了?爱人没正面回答。王老师说:“我知道,你们有二个顾虑,一个是钱的问题,这样吧,你看我这个房子如果拿到银行抵押,估计能贷款80万元,你们先用着,以后你们还账;第二个是英语的问题,我相信凭她的实力将来肯定能过关,你们就放心吧,希望你们认真考虑一下。”这几句话着实让人感动,且不说是不是真的那么做,一个老师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即使你是铁石心肠也不能不为所动。

  回到家中,我们商量了一下,看来必须做这个准备了,但是人往往都有这样的毛病,那就是如果不成怎么办?所以,尽管我们全家一致同意准备女儿向国外考,除了决心之外没有其它实际行动。

  2007年元旦刚过,王老师打来电话,让女儿无论如何也要过去一趟。女儿和爱人立即前往,这一次王老师只是草草地检查了一下女儿的作业,指出了其中的不少问题。然后就和她们娘俩说起出国的事儿,当爱人刚刚要解释的时候,王老师有点火了,对她们很严厉的说:“知道吗?我快要求求你们了,别人求着我让我把孩子弄出国,我不答应,你们可好,到现在无动于衷!从现在开始听我的,你们回去赶紧准备一下,立即在沈阳租房子,每天学英语、练琴。不然,你们也别跟我学了!”

  不过,临别的时候王老师还是很温和的说:“我不会看错的,你女儿能行,当然她的行是有前提的,因为她出生在你们这样的家庭,好好考虑一下吧!”

245
bjcgsx 发表于 2010-11-1 15:22:00 | 只看该作者
一口气看完你的贴子,对您非常敬佩,作为父母真是太不容易了,特别是家有琴童的父母。
246
真知灼见 发表于 2010-11-1 19:35:00 | 只看该作者
  王教授的无私帮助让人感动,这也是你们一家人努力的结果。特殊的家庭,有志气的女儿,王教授的倾力相助,促成了女儿的成功,好羡慕,有点让人望尘莫及呀!
247
桃夭1976 发表于 2010-11-2 17:21:00 | 只看该作者
读了2天,受益匪浅。

等下文
248
 楼主| 亚马逊鳄鱼 发表于 2010-11-3 11:37:00 | 只看该作者

  爱人赶紧打电话给我说明在老师哪儿情况,我立即把这事儿通知了我的父母。晚上等她们回来,我们去父母哪儿吃晚饭,没想不到是家里的人都到了,弟弟、弟媳是听到消息以后特地赶来的。这天晚上全家人召开了一个特殊的会议,就是讨论女儿下一步怎么走。我的父亲首先表态了,他大致是这样说的,从前我不支持孩子学琴,因为孩子学习也不错,本来正常走下去上个好的大学是没问题,不过,事情发展到了今天没什么不好,我支持。我妈妈的观点也很明确,对孩子出国进行行动和资金上的支持。弟弟的观点更是明确,孩子能有这样的机会,干嘛不走?如果我们是市长,我们能给孩子造福,让孩子留下是对的,可是我们不是,不要把孩子拉在自己的身边受罪。再说了,美国不是我们宣传的那么不好,而是很好,无论社会治安还是人的素质都比我们好的多,人就应该往这个地方去。最后表态的是弟媳,她的话真的是令人感动,她的话不多,只说了那么几句,现在咱们六个人上班就供不起一个孩子吗?说真的,从这不多的话上说明了一点,她是多么从大局着想,这在一个女人的身上是很难得的,毕竟这是要动真格的。

  我也向大家交了底,手中的现金现在不多,主要是钱都投到了一处房子上,买这个房子目的不是为了居住,而是要把我们账户上的公积金提出来,我们两个共能拿到约7万元,还有一笔我们的房屋补贴约3万5千元。如果孩子真的要出国,签证保障金可能要60万。即使我们能顺利的把这个房子卖掉,我们自己能筹到的钱也不足20万元。父母表态,最近可能有9万多的住房补贴要发下来,加上平时的积蓄,估计能有15万元以上。弟弟也表态剩下的不管多少他们兜底了,不行,他们还有一套额外的房子,这个房子出手能值30万元,保证让孩子出国的资金不出问题。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孩子到沈阳的租房和谁去陪孩子的问题了,这是最棘手的问题,因为大家都有自己的事情。还是弟弟先表的态,不行就大家轮班,每个人都把该休的假期都休了陪孩子,其余的大家请假,人多了事情总是好办的。

通过这次家庭会议我深深的感觉了到了家和万事兴的含义,试想如果没有全家的支持,女儿是很难成行的。这也突然让我想起一件事来,女儿的一个同学今年2010年7月在西南财经大学获得了去美国特拉华大学学习的机会,并且也通过了托福考试,结果回到家里爷爷、奶奶,叔叔、婶婶,姑姑、姑夫都不支持,结果孩子不得不放弃了这个难得的机会,孩子为此还大哭了一场。我女儿的命运与这个孩子比起来真是天壤之别啊,所以,一个人如果要做成点什么事儿,真的要有那么一点点的运气。

  既然情况是这样,接下来就要付诸行动了,这次可真有点开弓没有回头箭的味道了,这也是一次赌博赌注是女儿的命运了。

  第二天,我的母亲到学校向苏老师请假,没想到的是苏老师一看见我母亲就笑了,你是来给你孙女请假吧?说吧,多久?没关系的,学生有出息也是我们做老师的光荣。真没想到,一切是这么的顺利,当母亲向苏老师说明情况的时候,并说,请假的时间可能是一年。苏老师还是吃了一惊,她可能也不大相信眼前的这个学生将来真的能走出国门,但她也仅仅问了一句:“有把握吗?”母亲说:“不知道!”苏老师说:“好的,我们全力支持。”紧接着第二天苏老师把女儿下学期的书、练习册都提前发给了我们,好家伙真的不少,从前没注意这些。

  接下来就是租房子的问题,我想起了我的同学。我找到了他,并说明孩子的情况,他表示全力支持,他找到了一个生意上的伙伴,据说在沈阳的枫景茗城有一处房子,是别人用来还债的,面积有那么五六十平的样子。只是房子目前还不能用,得等上两到三个月,有了这些保障,我们的底气就足多了。

249
 楼主| 亚马逊鳄鱼 发表于 2010-11-4 13:53:00 | 只看该作者

  2007年1月我们开始了孤注一掷的学琴生活,起初没有去沈阳居住,只是女儿不再上学,原因一是房子还没到手,二是我们有自己的想法,就是加强一下音乐素养方面的培养,我们经别人介绍和当地的一位乔老师学习,一次课下来乔老师非常欣赏我女儿的才能,他这样说的,“你的孩子这方面能力很强,不是一般的孩子,尤其是听音上简直让人吃惊,我呢水平不高,说不准那一天真的就教不了这孩子了,先教着看吧!”就这样女儿每周学两次音乐素养,然后在周六去沈阳跟王老师学琴。

  王老师给女儿安排了六首曲子,分别是圣桑协奏曲引子与回旋,门德尔松的e小调协奏曲,帕克尼尼的随想曲第16课和20课,两首巴赫的无伴奏奏鸣曲。这几首曲子如果从国内考试来看,如果考中央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应该说都不算很难的曲子,从我当时知道的情况,很多考中央音乐学院附小的孩子都已经能熟练掌握这些曲子了,而女儿已经是快参加高考了,其水平才到这个地步也不能不说是个悲哀。王老师是这样说的:“如果单单从你的水平来看,拉这些曲子可能还有点难,不过,这和打仗一样,一种是常规的办法,从外围向里一点一点的进攻。我们采取的是第二种打法就是先直插对方心脏,然后从里往外,也是出其不意的做法,这种做法有风险,但是有的时候却能起到奇效。”后来的事实证明王老师的判断是对的,女儿拉好了这六首曲子之后,水平确实长了一大块,收获的还不仅仅是这些,再拉起其它曲子也是一样。很多人说不能考级,考级就练那几首曲子,我看这个不对,关键是看那个老师教,你的曲子到底是以怎样的质量完成的。我相信如果一个孩子真的能把《金色炉台》、《阳光照耀塔什布尔干》这些曲子拉好,我就不信他拉不好其它的中国曲子,这个关键孩子是拉了这曲子了,可是要音准没音准要音符没音符,总之吧,稀里糊涂的拉下来,评委呢也乐得送你个人情让你过了,所以,业余十级最后什么也不是。

  从这时起女儿每天就拉那么一、二行,自己认为可以了,再往下进行,就这样忙乎了一个星期,自己以为很不错了。当她兴致勃勃的到老师哪儿一回课,让王老师说的一无是处。这对孩子的打击是非常大的,可是你不服气不又行,确实人家王老师拉出来的东西,就比咱好很多。所以,后来我们总结出了一些经验,不管是练基本功也好、慢练也好说起来很简单,可是这其中的技巧还是很多的,如一个音怎么样才能保证它的音色好听,如果是一个单音这个比较好保证,可是如果和某个特定的音符相连呢?如果下一个音的执法比较别扭你怎样保证呢?面对这时的情况,我们一起总结了一下,同时对从前学过的东西进行了重新的认识,尤其是一开始的空弦练习和从王老师哪儿一开始做的那些基本功练习,我更佩服毛主席说的这样一段话,“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段话论述至精辟,语言至精炼了。回头再重新认识这些,更有了新的想法,女儿从此每天还要抽出一定的实践继续练习这些东西,当然了这个时候的练习从内容上看已经高出了当时不知道多少了,这些练习对女儿后来技术的上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50
zjjoyjoy 发表于 2010-11-5 17:08:00 | 只看该作者
很喜欢看,希望楼主能在百忙中多更新
251
雪凌月溪 发表于 2010-11-6 17:46:00 | 只看该作者
真的受益非浅.
252
 楼主| 亚马逊鳄鱼 发表于 2010-11-8 15:51:00 | 只看该作者

  从这时起女儿每天就拉那么一、二行,自己认为合格了,再往下进行,就这样忙乎了一个星期,自己以为琴拉的很到位了。当她兴致勃勃的到王老师哪儿一上课,一下子让王老师说的一无是处,无疑每次都是当头一棒。这对孩子的打击是非常大的,可是你不服气不又行,确实人家王老师拉出来的东西,就比咱好很多。后来,我们总结出了一些练琴的经验,不管是练基本功也好、慢练也好说起来很简单,可是这其中的技巧是很多的,如一个音怎么样才能保证它的音色好听,如果是一个单音这个比较好保证,可是如果和某个特定的音符相连呢?如果下一个音的指法比较别扭你怎样保证呢?面对这时的情况,我们一起认真的总结了一下,同时对从前学过的东西进行了重新的认识,尤其是一开始的空弦练习和从王老师哪儿一开始做的那些基本功练习,发现温故而知新这是多么精华的几个字。我更佩服毛主席说的这样一段话,“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段话论述至精辟,语言至精炼了。回头再重新认识这些,更有了新的想法,女儿从此每天还要抽出一定的时间继续练习这些东西,当然了这个时候的练习从内容上看已经高出了当时不知道多少了,这些练习对女儿后来技术的上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女儿接到了老师打来的电话,她的作文《芦花·稻花·故乡》被所有的语文老师一致评为范文,并复印给学生人手一份。提到她的语文老师,这里还得啰嗦几句。女儿的语文杨老师不仅文章写的精彩,字也非常漂亮,而且课教的也十分出色。学生背后给他起了错号叫“老夫子”,早年他曾经和我的父亲是同事,退休后被盘锦市第五完中聘为语文老师,并带学校的奥班,可见他在学校的地位了。据女儿的班主任老师说,他到第五完中两年多的时间从来没表扬过那个孩子,而对我女儿是个例外,很多时候是甚至是不惜词语的表扬。他对我女儿的评价是,知识面宽、学的东西有深度、言语精炼、记忆力好。这次他向我们建议把这篇作文向报社投稿,他认为这作文水平足以到达能够发表的程度了,后来的事实证明他说是对的。只是这篇作文发表时,做评注老师的评注不是杨老师,而是盘锦市高中的王老师,主要原因是因为女儿这段时间几乎没有去学校,我的父母家就在盘锦市高中,而王老师也是我当时上高中的语文老师,彼此非常熟悉,所以,评注、投稿都是王老师做的,这也是一点小的遗憾。

  1月末正好学校放假了,女儿和她妈妈来到了沈阳新东方学习英语,主攻《托福单词8000》,真得感谢东北育才中学的一个学生家长—郭颖,她很会报名,给这几个孩子选择了最佳的座位,这无形中增加了学习的效果。加上女儿和这些优秀的孩子在一起,新东方孙增妍老师的精彩讲解,这一段女儿的英语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在记忆单词方面。还有一个《新概念英语》第三册,这是女儿从来没学过的,这对她来说也是一个挑战。当然了,这个时候不得已只好把英孚学校的课程暂时停了下来。在新东方这一段,我认为女儿的最大收获来自对英语的兴趣,新东方的那些老师很会鼓动,或者说很会洗脑,所以,我建议如果你的孩子不爱学英语,那么就请到新东方吧。

253
 楼主| 亚马逊鳄鱼 发表于 2010-11-9 10:39:00 | 只看该作者

  女儿这个时候的小提琴似乎又遇到了瓶颈,总是有这样的感觉,自己觉得拉的还不错,可是一到老师哪儿,老师一说,才发现差距不小。我想这可能是老师要求她急速提升所带来的必然结果,试想,一个孩子她的基本功等方面没有达到那个高度的时候,你却硬让她拉这些,那当然很勉强了。所以,我有的时候真的在想可能作为一个业余的小提琴爱好者,有的时候比专业的要快乐许多。一个业余的小提琴手能听个大气概,什么事情看不那么清,容忍程度也高,所以即使琴拉的问题很多,可是她听不出,这样也很快活。就像赵本山说,他家乡的那些人过的老好了,他们也没走出过那里,也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所以,他们觉得一个人的生活就应该是那样,没什么不满。专业学小提琴的人就不一样了,听一个人拉琴,什么这音不干净,那个音不准,这句处理的不到位了,总之吧容忍程度极低,这样反倒觉得痛苦。

  2007年的1月至3月对于我来说是最烦乱的日子,这一阶段发生了很多事儿,很多细节我已经记不清楚了,总之,这一段时间我们是在彷徨中度过的。尽管全家统一了思想,尽管王老师对此信心十足,可是不能不说我们的顾虑是很大的。就好比在辽沈战役中,林彪本来已经下决心南下打锦州了,可是在得知葫芦岛增兵的消息后,林彪还是萌生了回去打长春的想法,大人物如此,何况我们一个普通人呢。那个时候,我们所受的煎熬远超过孩子,孩子毕竟还不知天高地厚。这时候我们最害怕的是有不少关心我女儿的人,他总是见面要问:“你的孩子将来准备考哪儿啊?” 这时我们总是感到尴尬,实话实说?人家肯定不理解,可不说实话不是我们性格。我们总是底气不足的说:“老师想让孩子出国。”每到这个时候,对方总是不再说什么。我想对方的心里也是很复杂的吧。

  2007年的春节我和女儿去看望李老师,当然了,这一次也不例外,李老师把学生交给女儿,闲暇的时候我们会聊一些学琴的事儿。李老师也突然问:“你们是不是考虑一下让孩子考中央音乐学院?”(从前李老师提出让我为女儿应该运作一下去考中央音乐学院,我们总是说,能考上沈阳音乐学院就不错了)。真是怕什么来什么,我一咬牙对李老师说:“王老师让她考美国的音乐学院。”这话一出,李老师首先是一惊,但很快他就说,“这太好了,我早就认为她能去一个更好的地方。”显然李老师听到这个消息是高兴的,那个老师不希望自己的学生出息呢?很快和李老师学琴的那些孩子都知道我女儿要考美国的消息了,还有一些熟悉的家长打来电话求证这事儿。

  接下来的一次音乐素养课上,乔老师和我爱人也啰嗦了半天,大致意思是你的孩子不应该满足沈阳音乐学院,没办法爱人只好说:“王老师让她考美国的音乐学院。”这时乔老师又怀疑的说:“真的能行吗?你们可别老师给耽误了。”弄得爱人没法回答人家了。这次课是乔老师给女儿上的最后一节课,在接下来的一周,我和女儿去找乔老师上课,乔老师对我们说:“你女儿的课我不想再上了,我准备是进修一下声乐。你孩子应该找一个更好的老师,千万别耽误了。”

254
jsjh123 发表于 2010-11-9 15:23:00 | 只看该作者

没想到那时LZ这么烦乱,其实大可不必啊,起码有沈阳音乐学院保底啊,再说考出国专业也不是高不可攀,关键是英语要过关,同时经济上有能力就一切OK了。

255
sunshunoo8 发表于 2010-11-9 16:34:00 | 只看该作者
   感人肺腹。可怜天下父母心!我揣测,[楼主是明白事理的人,不会为实现理想,给家人带来巨大的负担的],没出国深造。奖学金为何不落在有志学琴的普同家庭呢?期待下文。
256
 楼主| 亚马逊鳄鱼 发表于 2010-11-10 16:08:00 | 只看该作者

  春节以后,女儿再次回沈阳新东方学习英语,女儿学习期间,爱人来到了新东方出国中介部门,认识了孙增妍老师,一个年轻、漂亮、干练的女士,从她哪儿了解了一些出国方面的知识,也拿到了很多关于出国留学的小册子,这些小册子从某些方面给我们提供帮助,起码大致能知道该走那些程序。至于再详细问人家,人家回答的就比较含糊了,这可以理解,毕竟人家是吃这碗饭的。

  2007年2月末,也就是开学前夕爱人和女儿回来了,爱人一到家就说:“这一天天压力太大了,简直要承受不了。”女儿也向我告状说:“我妈妈太磨人了,脾气很大,我真受不了。”总之吧,两个人都觉得不堪重负了。这样下去怎么得了?是啊,是该解解压了,我对她们说:“我们不要把目标放在眼前,你看,本来挺好的事儿,你看看现在我们自己把自己搞成什么样子了?”我接着说:“我们用不着那么紧张吧?现在事情已经很简单了,咱们实在不行就这么跟王老师学下去,只要我们能到达宋怡萱现在这水平,将来生存总不是问题。现在读普通大学的那个没压力?我们的生存空间不是比他们好很多吗?”听了这话,娘两总算是松弛下来了。

  不过,房子一事儿就遇到了一些麻烦,可能是中间有什么岔头吧,一直到三月中旬房子钥匙我们还没有拿到,没办法,我们多次追问,对方总是快了,快了。真是急人哪!我们甚至准备了自己去租房子了。没办法女儿和爱人在沈阳找了一家旅馆住下来,后来又说旅馆太冷了女儿病了,我又让她们撤了回来。我们在这种煎熬中又等了半个月,对方终于通知我们去拿钥匙了。

  3月30日是对方公司的孙主任把钥匙送过来的,他告诉我爱人说:“物业费和取暖费你们自己负担一下可以吧?”爱人答应了,现实对我们来说能有个住的地方比什么都强。她们来到了这个房子的所在地—枫景茗城,熟悉沈阳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比较豪华的小区,位于沈阳南三马路,距沈阳站步行约15分钟,北面就是批发一条街,这是一个比较繁华的地段。这个房间在13楼的阴面,从窗外望去视野很开阔,沈阳站的火车可以清清楚楚映入眼帘,能清楚的看到中山路上的一些标志建筑。这个房间面积不大,约五十几平方米,结构应该算比较合理,房间仅仅有个上下铺的床、一张桌子,有天然气管线,总之能简单的生活了。

  2007年4月1日我到了沈阳,我和爱人两个人租了车找到了旧物市场,共花去500元买了吃饭的桌子、凳子、双人桌、地板革等。这一切购置停当,然后,我们把它们各个归位,一天时间就过去了,我只好返回单位上班了,更重要的是还有两个中考的孩子在等待着我呢。

  2007年4月8日我再次来到沈阳,女儿告诉我说:“在新东方遇到了宋怡萱,她好像没认出我来,我也没跟她说话。”

  “啊,先别出声,等那天面对面了再说,现在她可能还不知道你也在这个班,她也想不到,现在你这种情况最好不要让她知道,毕竟你的根基还不牢。”

  “知道了。”

  女儿说,现在英语课有的时候听的很累,甚至有的时候像短线的木偶似地。我说,注意一下休息,接下来她给我听了一下她演奏小提琴的曲子,别说,一个星期不见,她的琴又进步了,只是能拉的内容太少了,就那么两行。接下来我用定音器和她每个音都对了一下,看来效果不错。我问她:“你是怎么做到这个的?”她告诉我:“最开始她就是一个音一个音的仔细的听,直到自己认为满意了为止。”看来,这一次她是真的用心了,从前都是我和她一起对音的,这一次她自己做到了,也就是说,他的容忍程度已经降低了。

257
雪凌月溪 发表于 2010-11-10 19:06:00 | 只看该作者
快点更新呀
258
真知灼见 发表于 2010-11-11 01:59:00 | 只看该作者

    喜欢读鳄鱼老师的帖子,无论是孩子学琴方面,还是对孩子生活道路的认识都很受启发。

259
 楼主| 亚马逊鳄鱼 发表于 2010-11-11 08:29: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jsjh123在2010-11-9 15:23:00的发言:

没想到那时LZ这么烦乱,其实大可不必啊,起码有沈阳音乐学院保底啊,再说考出国专业也不是高不可攀,关键是英语要过关,同时经济上有能力就一切OK了。

  一切东西都是这样的,走过了,知道了就没什么了。可是当你没走出这一步的时候总是恐惧的,尤其当时我们对外了解不多的时候,我们无论对自己的琴还是经济、英语都没底啊。你说的有沈阳音乐学院保底也是不成立的,以后你就知道了,我女儿考沈阳音乐学院第一轮便被淘汰,你说好玩吗?

260
 楼主| 亚马逊鳄鱼 发表于 2010-11-11 08:32: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雪凌月溪在2010-11-10 19:06:00的发言:
快点更新呀

   谢谢你的鞭策,是这样的,我现在业余时间要做家教很辛苦的,当然了,辛苦本身是好事,时间可就紧张了。班上现在少一个人,工作也很忙,所以就只能慢一些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4 18:11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