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琴笔记簿] 中国琴童在莫斯科

[复制链接]
61
 楼主| hanherongjia 发表于 2008-1-23 15:05:0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上网友。 每次上完课,嘉嘉都要反复看录像。即使他不动脑,我都要帮他动脑筋。 羡慕别人不是我的性格。看看我的博客个人介绍就能了解一点特立独行的我。 西方国家也同样有好老师。比如克拉夫琴科的好友,列宾、文格洛夫的老师Bron现在就在德国。其实,苏俄的音乐大师最后多数都出走西方。 出国之前,薛伟,陈曦,谢楠以及我的一些行内朋友都不赞成我们去俄国。我也曾经有些犹豫。因为,作为和林中冰人一样的工薪阶层,我们难以长期承受这么高的经济压力。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西方的奖学金,几乎所有的中国音乐学生都只能蹩在国内。 以前,我在英国生活过一段时间。与那里田园般单纯的生活相比,莫斯科要显得浮华得多。 在英国,同胞们留学的艰辛,我深有体会。 孩子在任何地方都很单纯,这一点,我下篇的日志会提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4 1:16:45编辑过]
我在艺术上下过一番功夫,谁如果像我这样下一番功夫,他也会达到这样的境地。——巴赫
62
宝珠 发表于 2008-1-23 17:42:00 | 只看该作者

楼主也是南方人?

加油啊!

63
 楼主| hanherongjia 发表于 2008-1-25 03:35:00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琴童在莫斯科

——一个男孩在爸爸陪伴下成长的日志

(成长直播)

20071126 星期一 咸菜

时差性失眠仍然伴着我。清晨四五点钟醒来,在床上就再难入睡。这些天的经历和感想在脑子里快速打转。床板中间很杠人,所以,我只好挤着墙睡,好让儿子睡在外面舒服一点。他似乎不受时差影响,在一旁呼呼大睡。

安东家不能上网。他家也没有座机电话。差不多来了一个礼拜,一直都没用过自己的手提电脑。因为,电脑的三相插头配不了俄国的插座。在睡觉的阁楼上东看西瞅时,忽然发现了几个转换插座,一下高兴了。这下终于可以用电脑了。来俄之后,今天是第一次打开电脑。现在,可以写点东西了。

说起转换插座,我要多费点口舌说几句,把这个问题讲清楚,免得网友永远糊涂。

来俄国之前,在网上就知道,中国人来俄国遇到的一个最主要的生活问题,是中国的电器插头多数在俄国不能用。所以网上讨论得最多的生活话题,就是转换插座。我曾在网上不厌其烦地多次请教过在俄国的网友,可是个个回答都不得要领。直到来到俄国之后的两个礼拜,我才终于搞清楚了。以后谁要再在网上问这个问题,COPY我的下述回答,保准满意。

了解之后,才觉得俄国的插头系统好! 比中国的好多了。崇洋媚外?非也。

说起插头,在中国,有两个问题困扰我多年。

一个是不统一(有些插头插不进有些插座)。在中国用电器,常常插座不匹配。套用一句电脑术语,兼容性太差。中国的插头系统太杂乱了,没有通用的插头。光常用的,就有两相三相扁头圆头之分。这还不包括像电脑设备专用插头等稀奇古怪的类型。工业标准太多,使用起来就麻烦,最终吃亏的,是消费者。这在电脑业特别明显。在家的时候买接线板(排插),常常要先想清楚要多少两相插口,多少三相插口,多少电脑插口才够用。否则,老要拔插座,烦得很。

再一个,常常插不牢。接触不良,在中国插座系统中司空见惯。尤其两相。就因为这个原因,我最烦两相扁头。而我的老同学伟强在我出国前说,他最烦两相圆头。

俄国的插座系统很好地处理了上述两个困扰我多年的问题。

首先,在俄国,所有插头插座就一个形状。他们插头的头类似我们的两相圆头(但比我们的略粗一点点)。我出国之前特意问法吉玛,你们难道没有三相插头?她说没有,只有这一种。甚觉奇怪,问为何?答不知道(这算难为她,因为她常对我自称电器盲)。难道他们不用地线?那能安全?现在,终于搞清楚了。其实,俄国插座系统同样也有三相,只是形状与两相完全一样。那地线在哪里?原来,不像中国用第三个头,而是在插头体上。这样,两相三相外形就没有差别了。所以,在俄国电器店摆放的接线板很好看,通通是一排排的圆坑。不像在中国,花样繁多。俄国墙壁上的插座就一个圆坑,不像在国内,一般一个插座会有两三种插口。俄国的插座系统就像只有男人女人这么简单。而中国呢,就像多了许多同性恋,双性恋之类的,复杂了。

其次,插头接触不良在俄国也不是问题。为何?他们的插头体有点像我们三相插头体,但不是圆锥体,而是很粗很厚的圆柱体。他们的插座也不是我们那样的平面,而是深深凹下去的一个圆柱坑。这样,插头的身体与插座的深坑两者牢牢结合,能插得很深,很紧。也就是说,插稳插头不是像中国那样靠插头的两个(或三个)头与插座的簧片夹紧,这样很不可靠。簧片松一点,就难插紧。他们的插头尽管看起来像两相,但比我们三相的都要插得稳得多。欧洲绝大部分国家,包括德国(德国人的东西,我最放心),都是这种插头系统。英国的与之不同,没有这么好,但也比中国的要好。

所以我认为,中国的电器主管部门应该花点功夫改革。最多最初几年政府资助,优惠民众转换插座。很小的投资而已。看起来会多花一点钱。但是与造成那么多烦恼的精神损失相比,不知要合算多少! 我总觉得花这种实质功夫,远比强迫百姓把习惯了的斤改成500克,把好好的公斤改成千克这类无聊的文字游戏要好得多。

从这件小事,我深深体会到:文化要多元,政治要分权,唯独工业标准要一元化才好。

安东中午去上班。叫我们上完下午3点半的钢琴课之后马上回家。然后把嘉嘉留在家里自己练习,我和安东妈妈去看房子。因为,看房子对孩子太辛苦了。

中午时分,练完琴的嘉嘉跑到门外院子去铲路上的积雪。看起来学雷锋,其实,还是找借口玩雪。

今天,远在故乡的老母亲第一次来电话。嘱咐我要注意身体。一再强调不要省钱,嘉嘉正在长身体,一定要舍得吃。她说经济上会支持我们。她和嘉嘉感情不一般。从嘉嘉在娘肚子里开始,医院上班的她就离开工作,专门到我们家照料还未出世的孙子。一直到七八岁,嘉嘉都是在她的呵护照料之下。婆婆(我们老家这么称奶奶)对这个唯一的孙子牵肠挂肚。她很长时间没见过嘉嘉了。夏天的时候,嘉嘉去央视表演,她好想去北京看孙子。最终没能成行。因为老父亲生活不能自理,她走了就无人照料。

午饭安东妈妈又煎肉丸子。很好吃。在人家家里吃住这么长时间,心里很过意不去。租不到房子,内心不安,我们生活也觉得很不自在。毕竟是在别人家,一切都要谨小慎微,怕让主人不满意。

安东恐我们误了时间,让小毅来电话给我们确认,去学校上课火车只有两班车可坐:12点50 的和两点半的。

下午的钢琴课只上了约25分钟。老师的琴弹得好好听。她只要敲几下和弦下去,坐在房间的我,马上就会心动起来。她有一个优点,每给嘉嘉布置一条练习,都要先弹弹,问嘉嘉好不好听。

从学校回去的路上,经过地道前的一个食品店。想着老吃人家的,也应该买点什么吃的带回去。就进去看看。在卖凉拌菜咸菜的橱窗里。一眼看到腐竹。口水就出来了。这一个礼拜天天吃俄国东西,唯一的中国风味就是昨晚自己煮的方便面。想死了中国饭。而带来的咸菜,除了被拦截在中国海关的橄榄菜,就只剩下榨菜了。从小特别喜欢吃豆腐之类的豆制品。豆腐在俄国我连影子都没看到过。唯一能见到的,就是腐竹。凉拌的那种,拌得很咸。店员问小盒还是大盒。一来想素菜能贵到哪里去?二来口水直往下咽。三来多买一点让安东全家人都可以吃。就比划着大盒。她努力地往盒子里塞腐竹,满当当地放到电子秤上。看懂的,是十几的阿拉伯数字。才十多卢布?便宜。就又要了两大盒类似的咸菜,一盒是白菜,另一盒是蘑菇。每次也都显示十几二十的数字。去到收银,给她100卢布,想足够了。谁知她比划着,我到液晶屏一看,我的妈,428(相当于130元中国币)。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付了钱。

活了四十多,头一次买一百多块钱的咸菜。整个一空前绝后的吉尼斯记录。出洋相真的出到了西洋。

回去的火车上,我俩一路小心翼翼仔细看站牌,这次终于清楚地在符奴格瓦站下了车。

后来,也并没去看房子。寻房的压力积聚在我心头。

晚上,安东妈妈很耐心地教嘉嘉俄语。好温馨的一幅祖孙图。

给安东放了克拉夫琴科第一堂课的录像。他很有耐心地看完了这段二十多分钟的课。他说,看克拉夫琴科讲课很受启发。说想复制这张碟,他要保存。

照例和安东聊到嘉嘉。我说嘉嘉很特别的一个男孩。自小他就很乖的那种。一般有小孩的家庭,墙壁家具通常会被画得乱七八糟,尤其男孩。我家的墙壁,十多年了,依然雪白如玉。他五岁开始学琴时,就每天要连续站着练一个多小时,中间从来不会喝水拉尿找借口。每次都是我允许了他才放下琴。我说,他绝大部分时间很阳光,偶尔委屈的时候眼泪也只会默默地流淌,我甚至几乎没听过嘉嘉放声大哭过。前段时间,我突然想到,好像嘉嘉从来没有发过怒。我仔细地在记忆中搜寻,竟然从没有嘉嘉发过脾气的记忆。这样在孩子,即便在女孩当中,我也没见过。儿子个性像莫扎特。

嘉嘉自小玩的时间很少(所谓琴童无童年)。偶尔有玩的时间也多喜欢和女孩一块玩。他性格温和单纯,不争强好胜,从不和人吵架。即便如丁丁那样个性极强的好胜女孩,他也能够与之相安无事。

所以,我网上和人说,嘉嘉万里挑一。不是我自大夸儿子,而是指他性格的特别。因为,这也不一定就是优点那么简单。像贝多芬,从来都是生气的样子。


更多请看下面的链接: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373208424_0_1.html/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0-22 6:12:47编辑过]
64
宝珠 发表于 2008-1-25 10:21:00 | 只看该作者

加油!等着看下文!

65
齐天大圣 发表于 2008-1-25 11:43:00 | 只看该作者

顶!楼主辛苦了!

俄国超市的人也不会说简单的英语吗?还有俄罗斯的电压是不是也是220V?

你出国前没有带点转换插头像两脚的既可以转三脚也可以转普通的两脚的插

头吗?方便的话照个相上来看看俄国的插座和插头啥样的?语言描述还是难

以想象。

关心楼主租房的事情,现在应该已经找到房租了吧?安东一家对你们真好,

“在家靠父母,出家靠朋友”,幸好有安东一家对你们的帮助!俄国尽管

有光头党,不过好人还是不少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5 13:51:33编辑过]
66
 楼主| hanherongjia 发表于 2008-1-25 17:04:0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齐天大圣网友。

你的有些问题其实前面的网友已经提到过,比如,俄国人讲英语的问题。 俄国电压跟我们的差不多。所以,中国电器可以直接在俄国用。 转换插头在俄国也有,不比中国贵,质量还好。

下图左为插头转换器。右边两个就是俄国三相插头,注意它们侧面的地线:

下图为俄国接线板(排插):

下图:插头深深插入插座插口

俄国人好人不少是肯定的。 目前还没碰到过对我们不利的俄国人。 反倒是中国同胞...... 详情请关注后续日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6 0:23:44编辑过]
67
齐天大圣 发表于 2008-1-25 19:00:00 | 只看该作者

嘉嘉爸爸,真不好意思!您的博客去过几次,不过很不方便浏览,

看最新文章还是2007年11月22日,点击其他也看不到,且速度也很

慢,还是在这里比较方便。

谢谢你的回答!祝你们一切顺利!天天关注中!!

68
齐天大圣 发表于 2008-1-27 07:49:00 | 只看该作者
好帖顶起来!嘉嘉爸爸快来更新!谢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7 8:18:33编辑过]
69
心琴飞飞 发表于 2008-1-27 08:52:00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父母的伟大也是中国父母的悲哀!中国人才的出世背后有多少父母在卖房卖地卖血啊!对等中国现教育体制,想说一句我爱你中国真不容易!难怪许多人一有成就就定居国外,本事大的回来的有几个?是不是该值得国人反思一下?

向楼主致以最崇高的敬意!!!祝您在异国他乡一切顺利,孩子学琴进步!!!

---------------------------------

好曲意深细细品,心中有琴音在飞!

70
和风 发表于 2008-1-27 13:15:00 | 只看该作者

希望你们在国外一切都好~

你的付出都会有回报的

71
 楼主| hanherongjia 发表于 2008-1-27 17:44:00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琴童在莫斯科

——一个男孩在爸爸陪伴下成长的日志

(成长直播)

20071127 星期二 无题

今天来俄一周了。

安东要离开莫斯科,去到另一个城市组织钢琴比赛。他跟我讲过这个地方,可不懂俄语,所以也没搞清楚,只知道离得也不是太远。小毅晚两天也要去那里参赛。为这个比赛,他这段时间忙活了一阵。走之前,安东买了许多空白碟,在家里刻录钢琴CD。比赛期间可以卖给参赛者吧。所以,前两天晚上他要通宵刻录碟。他的电脑就在我们睡觉的阁楼上。怕影响我们睡觉,他特意给我们挂了个布帘子遮挡。

中午,去学校外事办拿了护照纸。安东一再叮嘱,外出一定要把护照和警察局的落地许可随身带着。在莫斯科,必须随身携带护照,俄国本国人也不例外。后来我问妲莎,这是为什么?她说可能是提防恐怖分子吧。这可以理解。前几年在莫斯科发生过一些恐怖袭击的悲剧事件。妲莎说,在俄国,也就是首都莫斯科才这样。经受了这些年的恐怖袭击,俄国人对恐怖行为深恶痛绝。在莫斯科的街头,警察随处可见。相信现在的俄国,不再是苏联时期那样的警察之国。能够想到的,应该是防恐。

嘉嘉晚上六点多上了克拉夫琴科的第二堂课。进琴房时,老师正在教一个俄国女孩。女孩母亲在一边拿个本子记录。好像问题比较多,母亲的手忙得不亦乐乎。呵呵,和我的摄像枪比起来,她的工具原始了一点。

今天,克拉夫琴科蓝色西装红领带,很神气。这第二堂课,主要还是讲握弓的手形、手指手腕控制弓等右手基本问题。如“二指弓”的左右倒下,手指爬弓。他像个老爷爷耐心地引导幼童学走路般地手把手教嘉嘉。课的中间,他指着一旁诸多等课的弟子说,我这里是大杂烩,有俄国的,韩国的,日本的。然后指了指嘉嘉,还有中国的。的确,我们后来了解到,克拉夫琴科目前的学生中,韩国日本人占了可能有一半。来自中国的,就只有他这位最小的爱徒。呵呵,嘉嘉填补了中国的一个空白。小小年纪,就已经开始为中国人挣到面子了呢。

课,总共也就上了十多分钟。但一节课解决一个问题,然后留下一个问题回家练。克拉夫琴科的上课思路,嘉嘉觉得特别清楚,对小孩而言特别容易接受。最后老师说,明天见。不用问了,明天还要上课。他说,如果明天把今天这些做好的话,你就是个小提琴家了。

天天都有课上,而且是大师课。嘉嘉,可能是中国同龄小提琴琴童中最幸福的了。

告别的时候,克拉夫琴科还关心地问起我租房的情况,并热情地同我握手。

今天,晨星还来做翻译。为表示谢意,我送了他一个中国带来的电子节拍器。

本人一贯对记路很自负。前两天还对着地图向安东吹嘘如何如何记得路,新阿尔巴特大街那个拐角的地方有个超市,卖的东西很不错,星期六我们去过。把个安东弄得也糊涂了。他是每天都要经过这个地方,说没见到那里有超市。今天,我带着嘉嘉,又奔那个新阿尔巴特大街拐角的超市,结果却没看到。再拐弯,到了阿尔巴特步行街的拐角,才看到那个漂亮的超市。原来,我竟然把超市的位置记错了。自诩为寻路天才的我在俄国又丢了人,呵呵。

进去超市,我们俩第一次自己在超市买东西:一盒菠萝汁和一盒牛奶各60多卢布,一盒鸡蛋和一盒菠菜各30多卢布,四样东西总共200卢布30戈比。给了张一千的。问有没有零钱,说没有。收银员就竟然免了那30戈比零钱! 这倒新鲜。后来才知道,俄国商场找的零钱常常被顾客留在收银台,作为慈善捐助吧。这下,我们成了慈善受益者了。

出来超市,再往前走,就是一座宏伟的大厦。这是莫斯科七座著名的斯大林式标志建筑(所谓“七姐妹”)之一,俄国外交部所在地。看起来确实让人眩目。如林般高耸的尖顶直刺天空,理想着当年共产主义天堂。

在大厦前的路边上,一个老太太(俄语叫巴布什卡)弄了一点蔬菜在那里卖。寒冷的雪地里站着,对着我们打招呼,让人同情。买了她一把葱(应该是洋葱的苗,而非中国的香葱),10卢布。过地下通道,再过人行道,再走一段路,我们俩就下到了上次安东带我们走过一次的斯玛列斯卡娅地铁站。这几天都是坐地铁经过这里。却没曾想,上了车才发现坐反了方向。当然跟看不懂俄文有关系。但莫斯科地铁的指示标志确实也不好。好在地铁里面只算次数不算站数,这次洋相没多花冤枉钱。

似乎来到外国笨了许多。我这个天才也变成庸才了,呵呵。

不像我们中国人,俄国人在生人面前都是“目不斜视”。这和英国人很相像。我想,应该是礼貌原因吧。或许和基督教文化有关。要不怎么白人全这样?不了解西方习俗的中国人可能会觉得白人高傲、酷。其实不然。再者说了,要是真的不看别人,只那么“失神”地盯着正前方,那妆化得那么靓,衣着得那么时髦,岂不是在劳民伤财?我在地铁,火车,公交车上,就喜欢仔细观察这些“道貌岸然”的老毛子(东北人对俄国佬的称呼,应该不是尊称吧?)。他们眼光一碰到我,就慌忙躲开。在我的一再逼视下,他们才会慢慢频繁地偷偷瞟我几眼。呵呵,很有意思。

在回家的火车上,我和嘉嘉坐在一个俄国姑娘旁边。她自然也在那里道貌岸然着。可是,我主动用英语和她打招呼,她马上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短短半个小时的路程,我们已经成了朋友。她叫雅娜(Yana),是个在莫斯科读书的大学生,学的是语言。她说也许明年会学汉语。我说,到时候我教你汉语,你教嘉嘉俄语。新年的时候,我们还互发短信(当然是英文的)贺了新年。顺便说一句,雅娜不漂亮,没有图谋不轨的意图。呵呵。

这说明,白人,其实和我们黄种人一样,内心还是期盼友情。只不过,他们特别在意个人的私人空间而已。

晚上回家,我又煮了方便面。不过,带来的方便面不舍得吃太多。所以,又弄了一些面粉疙瘩加进去,然后再加鸡蛋、葱、菠菜,以及昨天买的天价咸菜腐竹、蘑菇、甘蓝菜。竟然成为美食,父子俩吃得乐开了花。

一件事很可惜。晚上,在安东家翻遍了我们的东西,都找不到MP3。怀疑是昨天上钢琴课录音后忘在琴房了。第二天还专门去过那间203琴房找,都没找着。这个MP3音质很好,是韩国的IRiver牌子,买的时候花了一千多银子。用了这么多年,依然那么好用。伴随着嘉嘉这两年的学琴之路(我们上课常常用它录音),很有些感情了。在俄国,不知道将来用什么替代它。

家里只剩下我们四个人。安东临走前嘱咐我,明天和安东妈妈一起去看房子,如果合适,就签合同。

晚上安东妈妈还是耐心地教儿子俄语。她对嘉嘉好好。 白天在学校的时候,接到淼的电话,说如果同意来住,就赶她那的几个中国人走,这两天就可以入住。想着虽然有许多不满意的地方,但毕竟便宜许多,而且安东朋友那边的房子仍然没有落实,如果拒绝,还不知道能不能找到合适的房子。在沉重的寻房压力下,我就同意了。这让我后来追悔莫及。接完电话后,我看还有未接电话,因为号码不熟,所以就拨了回去。结果还是淼。她听到是我,显得有点神经质似的,数落一通。很让人有些莫名其妙。


详情请去我的博客,里面有不少在俄国的现场照片: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373208424_0_1.html/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0-22 6:13:45编辑过]
72
齐天大圣 发表于 2008-1-28 00:07:00 | 只看该作者

语言不通真的很成问题,够难为你们父子的了!

幸好嘉嘉爸爸还懂点英语,否则不知如何生活!

唉!在家千日好,出家一日难!希望你们尽快苦尽甘来!

73
deer 发表于 2008-1-28 10:19: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hanherongjia在2008-1-27 17:44:00的发言:

天天都有课上,而且是大师课。嘉嘉,可能是中国同龄小提琴琴童中最幸福的了。

告别的时候,克拉夫琴科还关心地问起我租房的情况,并热情地同我握手。

确实幸福啊!要是换在国内国际级的大师每天来给你上课,得付多少学费啊!从这角度看到莫斯科所吃的苦都值了!!!
74
齐天大圣 发表于 2008-1-28 16:37: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deer在2008-1-28 10:19:00的发言: >确实幸福啊!要是换在国内国际级的大师每天来给你上课,得付多少学费啊!从这角度看到莫斯科所吃的苦都值了!!!
有道理!
75
 楼主| hanherongjia 发表于 2008-1-29 01:56:00 | 只看该作者

其实,如果单纯从学费的角度,嘉嘉在国内更幸运。具体细节以后慢慢再谈。

76
 楼主| hanherongjia 发表于 2008-1-29 18:56:00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琴童在莫斯科

——一个男孩在爸爸陪伴下成长的日志

(成长直播)

20071128 星期三 租房

今天一天都飘着小雪,气温在零下。所幸没有风,所以感觉还不算太冷。

中午,嘉嘉要上俄语课。我把嘉嘉送到学校,陪着嘉嘉上了一阵课。之后出来,留下嘉嘉一个人上课。我要赶往基辅火车站,与安东妈妈会合,然后去看房。

这是来莫斯科后第一次和儿子分开。我留下一部手机给他。

安东说,这次房租的价格是两万五。这要比安东他们前两次陪我看的房子稍许便宜一些。

由于安东妈妈英语一点都不会,所以,我们之间的交流,等同于两个不会哑语的哑巴,只能靠手势加表情了。昨天,安东走之前,已经把我们会合的时间和地点画在纸上了。如果没碰上头就麻烦,电话都没法打。当我在约定时间1点准时抵达基辅火车站,正要上台阶时,迎头恰好碰上安东妈妈下台阶。

我们俩上了火车往安东家方向坐去。离符奴格瓦站还有两站时下车。然后搭巴士。好不容易才找到地方。在门外寒冷的雪地里站了二十多分钟,才见到那位漂亮的经纪人匆匆赶到。

房子在三楼。和前几次看的房子类似,这里的电梯狭窄得只能容纳两三个人,比寸土寸金的香港的居民楼里的电梯似乎还要窄。房子不错,一间房的套房。房间很大,可能有三十平米。厨房兼饭厅就小得很。浴室和厕所分开。房子里电视,电话,洗衣机,冰箱,电炉,烤炉,衣柜等设备一应俱全。在房间里,我意外地看到了熟悉的提琴盒,而且有三个。原来,房东是个音乐之家。大块头的男主人拉中提琴,两个小提琴应该是他太太和儿子拉的。我问能不能上网(这是我最关心的了),答还不能。房东一家三口加上安东妈妈和女经纪都只会讲俄语。我除了四处看看房屋情况,就只有瞪大眼睛看着他们叽里咕噜。

安东妈妈告诉男房东,我们家的小家伙了不得,小小年纪就跟克拉夫琴科学琴(虽然只听懂克拉夫琴科这个词,可观察得出表情)。房东是莫斯科的弦乐演奏家,当然知道克拉夫琴科。

房东也拉琴,嘉嘉练琴就没有任何限制了。房子本身也好,价格比前两家还便宜一点。这让我非常满意。而且又是我们自己两个人住,没有任何干扰。这些,都比淼的房子好多了。况且淼有许多令人不满的表现。尤其,她那里练琴限制很大。所以,尽管房租贵了一点,但还是觉得好。有意思的是,房东家的墙上,贴了若干张中国纸币,有两角、伍元、二十元,还有台币一百元。他肯定到过中国。

其实,即便房子不这么令人满意,我也难办。人家安东母子陪我们花了许多时间精力体力帮助我们看房子,我想拒绝都不好意思。甚至连经纪人我都觉得愧歉她似的。这时说可以当场签合约,我能说不?

安东让小毅打来电话,以不容置疑的口气说,如果没有什么意见就签合同!

合同,都是安东妈妈和经纪人代我做的,我只能站在一旁观看。因为,几大张纸的合同,只能看懂若干阿拉伯数字。我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掏腰包。我给他们50张一千的,共五万。还自作聪明地对他们说,我是数学家,钱算清楚了。没想到,最后,他们却退还我两张。如果要占我便宜多拿两千,我肯定不知道。共付的四万八卢布中,房东拿了两万四保证金,经纪拿了两万四中介费(中介收一个月租金的钱,房东预收一个月的定金在莫斯科租房是通行规则)。来之前说的价格是两万五,不知是不是音乐家出身的房东理解我们学琴的艰难还是看好嘉嘉的未来,反正这最后签约时,价钱降到两万四,少了一千。

这辈子第一次做了木偶。如果这个合同是个卖国条约,我就成了卖国贼。如果是卖身契,那我等于还要帮忙数钱。我信任安东他们一伙。这种信任,来自于这些天的经历,也来自于这些年同俄国人交往的直觉。其实,即使不信任,此时的我又能怎么样?(一直到了两个月后的今天,我也没搞清合同的任何一项条款。但只有占便宜,没有上任何当)

房东他们要准备几天,把房子腾出来。这个月底下个月初就可以搬进来了。

一切手续办妥,我就赶回学校。嘉嘉一个人在那里等着我。由于我不知道如何搭车,女房东就领着我坐公交和地铁去市中心。公交车费是女房东抢着替我付的。一上巴士,我马上给淼打电话。这一下,面临火山爆发般的回应……

这一路那边无数电话。淼以及她的介绍人鹏轮番打来。除了对不起,我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不像之前我们坐的地铁,这一条地铁线上有不少地铁站建得还真漂亮。原来,莫斯科地铁建筑不都是我先前见到的那么差。不过,此时,我都没有心情欣赏了。

心里压力很大,直感觉到嘴里满口苦味。在我,只有打完球体力透支,或者身心疲惫之极时,才会口苦。

在市中心的一个站下了车,人头涌涌,一转眼,就和女房东失散。好多出口,也不知走哪个。随便找了个出口上来。看到街对面的克里姆林宫城墙。这是我来莫斯科第一次见到这座著名的皇宫。此时,鹏正在电话中苦劝我别租俄国人的房子,全然无心享受美景。拿着俄文地图问了几个路人,都问不出名堂。最后还是凭着我识路的天赋,找到阿尔巴特地铁站,才顺利回到学校。

这期间,淼他们那边不断电话涌来,要我租她的房。淼说价钱可以降到一万八。鹏在电话那边丑化俄国人,说老毛子就会天天赖在你家里要钱。他说也是替我们安全着想。云云。

嘉嘉也打了好几个电话给我。他一个人在学校里,不知怎么办。

我赶到学校,见到儿子。早上,我交待他课完之后要个琴房自己练琴。问他在学校几个小时怎么过的。他说,他要了琴房练琴。后来被人赶出来。儿子就跑到柳德米拉那里,柳德米拉又帮孩子重新要了个琴房,还对孩子说,以后要是谁赶你出来,你就来找我。

领着儿子去大学那边。5点钟,嘉嘉要上克拉夫琴科的专业课。太太也打来电话。原来,淼他们已经把电话打到了国内。我对太太说要上课了,只能关机,让远在国内的她和淼他们交涉。

这堂课克拉夫琴科依然很耐心地手把手教,胜似慈父。顶级的教授教最简单的握弓,犹如大数学家教孩童一加一等于二,这份耐心让我感动。

克拉夫琴科又关切地问我租到房子了吗。

课后,我送给了做翻译的晨星一个国内带来的MP4。

晨星带我们从柴院回到到学校旁边,他们学生宿舍门口。一路上,他对我说,以后最好跟老师商量,把非专业课调到一两天集中上,就不用每天来来回回地跑。他说,见到莫斯科警察不要眼神躲到一边,越怕越要查你(不过,到目前为止,两个月有余,警察一次都没有查过我们)。他说,在学生宿舍不能做饭,只能吃食堂。

回家的路上,在基辅火车站旁边,去了上次安东带我们去的一个大超市,买了草莓果酱(30),Fanta饮料(26),特价饼(14),饺子(36)等食物,一共108卢布。都是挑的几样便宜货买。

这一天,由于淼那边租房之事,弄得心情极为抑郁。


详情请去我的博客,里面有不少在俄国的现场照片: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373208424_0_1.html/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0-22 6:14:26编辑过]
77
齐天大圣 发表于 2008-1-29 23:42:00 | 只看该作者

顶!继续关注!

嘉嘉爸爸莫斯科的房子这么贵?一般家庭真是负担不起!

一个月租金就24000卢布,是不是相当于人民币8000大元?我想在广州

差不多可以租到别墅住了。出国留学的代价太大了!

78
 楼主| hanherongjia 发表于 2008-1-30 15:15:00 | 只看该作者

没错,按汇率几乎1000美金。莫斯科的物价这两年跃居世界第一。据说主要就是房价使然。其实其他费用也不一定就那么高。比如地铁,无论你坐多远,一次就只要10卢布左右,也就差不多3块中国币。

79
宝珠 发表于 2008-1-30 17:09:00 | 只看该作者
可怜天下父母心!向你们学习!
80
齐天大圣 发表于 2008-1-30 17:10: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hanherongjia在2008-1-30 15:15:00的发言:

没错,按汇率几乎1000美金。莫斯科的物价这两年跃居世界第一。据说主要就是房价使然。其实其他费用也不一定就那么高。比如地铁,无论你坐多远,一次就只要10卢布左右,也就差不多3块中国币。

谢谢嘉嘉爸爸!在培养孩子方面要好好向你学习!!

说句玩笑话,你简直就是在培养一个金娃娃!怪不得你说从费用上来

说,你们在国内学琴比较划算。在俄罗斯留学这样的费用,一般家庭是难

以承受的,我想问问你孩子所在学校不提供奖学金吗?譬如刚入学第一年

没有,以后应该会有的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4 19:02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