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琴笔记簿] 中国琴童在莫斯科

[复制链接]
101
 楼主| hanherongjia 发表于 2008-2-4 03:16:00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琴童在莫斯科

——一个男孩在爸爸陪伴下成长的日志

(成长直播)

2007122 星期天 搬家

今天是搬家的日子,心里充满着期待。

这十一二天里,安东一家对我们还是很不错的,为我们的事情也费了许多时间精力。但,终归是在别人家居住。语言习俗饮食生活习惯等有着巨大差异。俄国人的思维方式和我们中国人不太一样,因此,猜不到他们对我们这两个远道而来的客人的行为举止怎么看。唯有按我们中国人的习惯:小心翼翼,尽量少给主人添麻烦。

比如,洗澡。他家浴室里的热水器的水有些不好控制。安东对我说的意思似乎是有问题,暂且不能洗澡(我就没看到过他们一家人洗过澡,不知他们是怎么解决这个生理问题的)。我虽然最终实在憋不住洗了一两次,不过也是胡乱洗的,不太爽。嘉嘉干脆就一直赖着不洗澡,憋着要去新家洗。光为洗澡,就盼着早日有个自己的窝。

又比如,吃饭。安东妈妈做的俄国食物还是不错的,从小喜食西餐的嘉嘉尤为喜欢。这段时间,安东妈妈买了许多肉,水果,点心等,都很好吃。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们的到来而特意多买的。一开始,觉得味道好,肉还吃得比较多。后来,连日大肉大汤的,我痛风的症状就开始有点显现了。加之,同胞告知莫斯科的肉很贵。不忍他们花费太多,即使想吃,都忍着少吃。看着我吃得少,不明就里的安东还说,俄国这样的气候,天寒地冻,必须这么大块吃肉大碗喝(肉)汤才行。后来,我老是做那个脖子上划一划的俄式手势(表示吃饱了)给安东妈妈看。一开始这个动作还做得不像,有点像抹脖子。安东妈妈赶紧现场指导,才慢慢学得像了。老是这么抹脖子,渐渐地,她做的肉才少了。

看着天天又吃又住,既花人家钱,又给人家添了许多事。后来,每次外出,我就想也买些吃的东西带回家(这才有了那次百元咸菜事件)。我们自己又不会买,就常问安东哪里有吃的卖。老问,他就有些不耐烦。觉得很不理解。说他自己虽然也会弄吃的,可一个男人,怎么老想着这些女人做的事情?他哪里体会得到我这个在家里这几年都难得去买菜的大男人的一片用心。

这么长时间的小心翼翼,当然盼望着解放。

外面依然飘雪,零下7度,冷。

上午在家里等着出租车的到来。我把行李收拾整齐,让嘉嘉在里厅练琴。

听安东讲,他父亲是工程师。而安东妈妈比划着告诉我们,她原来做过合唱指挥。她的钢琴弹得也不错(如此说来,安东家也算音乐世家)。空闲时间,除了教嘉嘉课本上的俄语(其实,在这里,嘉嘉更在日常中学了不少生活上的俄语)之外,安东妈妈也会指导嘉嘉弹钢琴和视唱。甚至安东也指导过嘉嘉的钢琴。以嘉嘉这样钢琴入门级的水平,也有大师级老师指导,呵呵,嘉嘉难道没有福气?

中午11点多,出租车来了。两个大行李箱以及其他一些小的行李,把个的士车挤得满当当地。嘉嘉说,那个司机可能与安东妈妈相识。因为,走的时候,他看到司机把一桶水留在安东家里。嗬,没想到他还蛮机灵的。这一上午,我老在惦记着这车费能是多少呢?因为离得不远,肯定不会100美金。那会是500卢布?一路上心里老打着鼓。车是奔驰车。不过有些破旧的感觉。顺道说一句:据说,莫斯科的奔驰宝马全世界第一多。确实,走在莫斯科大街上,满眼都是德国日本美国的靓车。莫斯科暴发的富人肯定不少。

在快到目的地的一个拐弯处,车停下。安东妈妈出去,不一会儿,拿回来两张公交月票给我。原来是去买月票。有意思的是,我虽然记路本领超强,可后来找遍了附近地区,就再也找不到那个拐角了。真奇怪。抑或真的蠢了?

到了楼下,我们把行李搬进楼。我准备给司机车钱,安东妈妈做手势,让我别管。我俩和安东妈妈一起把大堆行李搬上楼。把行李一放好,安东妈妈就告辞。原来,她要跟着那辆出租回去。在电梯门口告别。想着,虽然昨天多给了九百多卢布。考虑到今天出租怎么也得三五百。在人家家又住了那么久,就拿出两千卢布塞给安东妈妈。她略微客气一下,就收下了。电梯门关上,我们就此告别了这位俄国妈妈。这一别,直到写日志的现在,我们就再也没有看到过她。

关上门,我们欢呼雀跃地开心。解放了! 身心皆然。

新家的温度比安东家要低,明显感觉有些凉(不过,后来测过,也不低于二十度)。房子里是公共的管道暖气。

唯一的床,是一张蛮大的,可以收起的沙发床。没有床单,被子也没有被套。只有枕套可以拆。其实,也没有多少好换洗的了。

午饭还没吃。首先要考虑的,是去超市买食物在家里做饭吃。

昨天,房东斯塔斯在房间里用手指了指一个方位,说了个 Supermarket 单词。今天,凭我的找路天赋,带着嘉嘉走了蛮远,顺利找到一个超市。看不懂名字,我们就把它叫做第一间超市。因为,后来我们在附近又发现好多其他超市,就分别命名为第二间超市,第三间...

这是我们来莫斯科后第一次正式购物。这才真正体会到异乡 shopping 的艰难。

首先,这里的食品基本都是西式的。虽然我们在国内已经有了在麦德隆购物的经验,而且,以前也在英国生活过,但还是有太多的东西不知道是什么玩意,怎么吃。关键还是文字障碍。

其次,即使知道是何物,要搞清楚价钱,单价,称重,又要花老鼻子的劲。因为俄文不通,食品和价格标签很难对上号。

第三,最重要的,是还要对比价格,不能买太贵的东西。我跟嘉嘉定下的购买原则是:比别的超市便宜的(我们已经去过好几个超市了),比国内相对价格便宜的,再有,就是打折优惠的。这样,除了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对价格牌,还要快速心算转换成中国钱的价格。你说费劲不?

最后,挑了一大堆相对便宜货。核算价格,800卢布40戈比。超市出来,快下午三点了。

今天,嘉嘉和我都痛痛快快地洗了个热水澡。这里的热水太好了。看来,俄国还真是什么都缺,就是不缺能源和女人,呵呵。


详情请去我的博客,里面有不少在俄国的现场照片: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373208424_0_1.html/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0-22 6:17:58编辑过]
工作要持之以恒,真诚的艺术家不能借口情绪不佳而束手坐待。——柴可夫斯基
102
齐天大圣 发表于 2008-2-4 08:17:00 | 只看该作者

见嘉嘉爸爸的描述犹如身临其境!

谢谢嘉嘉爸爸 !天天关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2-4 12:59:23编辑过]
103
huangzujin 发表于 2008-2-4 10:10:00 | 只看该作者
看来这生活规律基本适应了.孩子可以专心致志的学习了.
104
嗳曦 发表于 2008-2-4 13:39:00 | 只看该作者

好好加油~!

期待后续~!

105
豪气冲天 发表于 2008-2-4 14:29:00 | 只看该作者
加油
106
 楼主| hanherongjia 发表于 2008-2-4 14:47:00 | 只看该作者

齐天大圣网友,也许我有点啰嗦了吧?

太太说,我的日志有点太婆婆妈妈,讲的太细了,呵呵

107
 楼主| hanherongjia 发表于 2008-2-5 08:43:00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琴童在莫斯科 ——一个男孩在爸爸陪伴下成长的日志

(成长直播)

2007123 星期一 文明

今天依然天阴,冷。

来俄之后,只有报到的那天才见到太阳。天晴时,冬季的莫斯科,那纯蓝的天空,那金色的阳光,对于久居国内城市阴晦天空下的我们,真是美不胜收。

昨天,安东让小毅电话告知,今天1点钟,房东斯塔斯会来修房间设备。我在看房的时候,注意到浴室的冷水龙头用力关上也有一点滴水。

下午1点,果然,斯塔斯买来一整套浴缸水龙头等设备。他要把旧的龙头整个都给换掉。我想给他帮帮手。他却说,那是他的义务,与我无关,呵呵。

儿子下午三点半有钢琴课。就留下房东一个人在那里弄,我们要赶去学校。

两点左右,我背上背包,挎上摄像枪,手提小提琴(这后来成为我的标准装束),带上儿子开路。

第一次自己搭车,自然打醒十二分精神。住的离公交车站很近。上了巴士,也不知道我们要到的地铁站是哪一站下。只好中途问身旁一个俄国人,metro station是哪一站下。这一下可不要紧,一问众人答,同时有四五个身旁的俄国人答复我。初次体会到俄国人的乐于助人。

其实,不用问都可以,地铁站是终点站。

上完钢琴课,等到五点多,我们步行到大学那边去上专业课。

晨星这次终于带来了肩垫。离老师吩咐换琴托已经过去了一个礼拜有多。一问价格,1100卢布,贵得吓人。我们原来的琴托在国内一百都不到。现在差不多四百。不过质量,看起来就很结实耐用的那一种。

我们在308琴房外面等老师。那个日本女孩田部绚子也和我们一起等。就和她聊起来。我说嘉嘉很喜欢日本宫崎骏的动画片以及里面久石让的音乐。她说她更是,《天空之城》可能看了一百遍,呵呵。她来莫斯科有4年了。先在附中读。去年考入大学,跟克拉夫琴科学了一年。在附中的时候,她和那个在国内是林耀基学生的中国男孩同一个老师。

在走廊上左等右等,见不着老师。眼看着时间已经比预定的五点半上课时间晚了一刻钟,我们就让田部绚子给克拉夫琴科打电话。没想到,她竟显出有点害怕打电话给老师的表情,让晨星打。呵呵,看来克拉夫琴科在师姐面前威信很高哇。好一个晨星,义不容辞地拨通了克拉夫琴科电话。结果是——他生病了,今天来不了。课,自然推到以后。

后来才知道,像这种教师不来,学生等半天的事情,在这里,可以说是家常便饭。

这要是在我们的大学,那还不是教学事故?

与外国教师相比,中国的教师的地位...

我坚信一个道理:任何权利,都不是靠施舍能够得到!

没了课,就只有回家。早知道,就不用这么多等一个多小时。时间对于嘉嘉,那是生命。

在地铁上,遇到一个黄种小伙子。照例,我主动跟这个同一肤色的人搭讪。果然是同胞。山东泰安的,今年中学刚毕业,就来莫斯科读大学,比我们早来一个多月。他说,他现在在拼命背俄语单词。

出了地铁口,我们不知道公交车在哪里等。东问西问,绕来绕去,搞了半天,才找到。是始发站。那里正在排长队。

看俄国人巴士排队,觉得有意思。和西方国家一样,人们很守秩序,没有插队现象。每次新来的人,都要问队伍的最后一个人,这个队是不是他所要排的。规矩守得让我们中国人看来笨笨地。上公交车,也很有意思。有两排队伍。一排是想坐座位的。新车来了,这排人先上。等到座位坐满了,这排人停止上车。另一排,是只想站着的人。现在轮到这一排人再上车。直到公交车塞满为止。这一路公交车还是特别长的通道车,比国内一般的通道车长蛮多,有四个门。我估算了一下,一车大概能塞两百人。这么慢条斯理地一个一个上车(可不是一拥而上),装的人又多,从空车来,到满车走,怎么也得十多二十分钟。俄国人效率真低。但从中,我看到了真正的文明!

说到排队,讲一段往事。

那年,在英国,我送太太和儿子回国。是在伦敦希思罗机场。我们推着行李车,去到换票台。看到工作台前面空着没人,我们就直接上前把机票递过去。英国人很斯文地对我说,你们排队了吗?我疑惑地回头一看,我的妈呀,一长串拐着弯的队伍。我羞得无地自容。忙要去后面排队。可是,那个英国人很绅士地说,不用了,先跟你办吧。也许,他是看到4岁的小嘉嘉的缘故。

那一次,我觉得为黄种人很丢了脸。

后来,我养成了西方人那种排队时人与人之间要留一段空间的习惯。

回国之后,我仍然那么笨。结果,我前面留的空间,永远被人插上去。

我的西方习惯,很快在中国丢掉了。

文明遇到野蛮,常常不堪一击。

下了公交车,我们去了旁边一个士多店。上次路过,安东妈妈特意指了这个地方。我们买了果汁、鸡蛋和饺子。共168卢布。饺子馅是羊肉的,没有包装所描绘的蔬菜。


详情请去我的博客,里面有不少在俄国的现场照片: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373208424_0_1.html/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0-22 6:18:25编辑过]
108
kosakov 发表于 2008-2-5 12:21:00 | 只看该作者

唉~

说的太对了

当文明遭遇野蛮,不堪一击

回国后一切都不一样了

109
齐天大圣 发表于 2008-2-5 22:21:00 | 只看该作者

顶!谢谢嘉嘉爸爸!

你写得很好!很适合我们看,对我们来说一点也不啰嗦。

你为了孩子远赴莫斯科真的很伟大!来到一个举目无亲、语言不通的环境

实在是不容易!

110
 楼主| hanherongjia 发表于 2008-2-6 14:18:00 | 只看该作者
大年三十了。 今天是除夕。

嘉嘉有一大堆的课。

昨天,他向我提了个要求:爸爸,能不能浸点笋我们过年?

从来就乖的儿子,很少会提要求。即便提,我也常常不能满足他。

前一阵子,法吉玛回俄国,太太让她带了一点笋干。

很少一点,可能只能吃两次。

已经做过一次。那次,他吃得眉飞色舞。

不太舍得再吃。

昨天晚上,他想起了笋。

我答应了他,可是忘记浸了。太太说,笋要浸两天才好吃。

一早起来,想起了这事,赶紧去把剩下的那么一点笋都浸了。

过年都吃不上,对不起儿子了。我的眼泪流了出来。

前面,有个网友对我说,要过年了,如果没有爆竹,怎么也得给个压岁钱孩子。

我一定会买烟花给孩子玩,也一定会给他一个红包。

尽管,我其实还没有红色的包装纸,也从来没给过红包。

自己心里默默祝相依为命的我们爷儿俩,过年快乐!

也祝所有看我的帖子、踩我的博客的网友们,过个好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2-6 14:21:25编辑过]
111
从头开始 发表于 2008-2-6 17:19:00 | 只看该作者
过年在外的滋味真不好受啊,我是身有体会啊!到年根了拼命的想回家,你们父子俩想回也回不来啊!付出了必定会有回报的。你们在他乡不会孤独的,论坛里还有很多朋友在关注着你们,我也是每天都在等着你的更新,这不年三十还在等你的日记那!写的太短啦,看着不过隐,多写点哈!挺一挺就过去了,加油啊!
112
huangzujin 发表于 2008-2-6 20:15:00 | 只看该作者

嘉嘉的爸爸,我刚刚和儿子放了鞭炮,回来读你的帖子.

从小到他26岁,这是他离开家最长的一次,去年正月十六到北京谋职,今天中午刚回来,整整一年的时间,尽管可以经常上QQ,但是对他的思念还是无法用网络代替,有时候我都在琢磨是否应该给他弥补些什么.毕竟在外是很辛苦的.联想到你们爷俩,相依为命,就是要给孩子创造最好的学习条件,将来有所建树.为了将来,你可能今天会辛苦点,但是当孩子有一天站在台上赢得掌声的时候,你从掌声中得到的是成就,幸福,自豪.所以现在的付出和将来的回报相比,无足轻重.这是一种爱---伟大的父爱.

113
 楼主| hanherongjia 发表于 2008-2-7 02:38:0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上两位网友。愿你们过年快乐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2-7 2:44:33编辑过]
114
齐天大圣 发表于 2008-2-7 09:18:00 | 只看该作者
嘉嘉爸爸新年快乐!恭喜发财!!
115
deer 发表于 2008-2-7 09:40:00 | 只看该作者
祝嘉嘉爸爸新年快乐,心想事成,祝嘉嘉快高长大,琴艺突飞猛进!!!
116
 楼主| hanherongjia 发表于 2008-2-7 13:58:0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上两位网友。财就不妄想了。让孩子努力学琴倒是可以做得到。

这段时间又把刚来俄国时嘉嘉拜师的录像拿出来看了。感觉嘉嘉的琴艺真的长进不少,声音好了许多,手形也好看了许多。

大师的调教真的是不一样。

这两个月,基本没拉什么曲子,都在练习手指。枯燥。可是,没想到收获马上就看到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2-7 13:59:53编辑过]
117
 楼主| hanherongjia 发表于 2008-2-8 07:30:00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琴童在莫斯科

——一个男孩在爸爸陪伴下成长的日志

(成长直播)

2007124 星期二 当爹当娘

天仍然阴。气温升高了一些。

昨天晚上回家,浴室的龙头焕然一新。可是,用力拧紧,似乎还是有点滴水。产品有问题?早上再看,龙头确实还在滴水。麻烦! 要是房东不知道,那不永远滴水?水费得多出多少。现在告诉他,赶紧去商店再换一个还来得及,过几天人家商店不认账那不完了?事不宜迟。与房东没法交流。房子是安东他们介绍的,最好的办法,是求助小毅,让她帮我说一声。她每次打电话给我,都很客气地说有什么事情就找她。她去了参加安东组织的钢琴比赛。不知道现在回来没有。拨她的电话,通了,可是,她不接。试了多次都如此。没办法,只好给她发了短信,把情况说了。但愿她能帮这个忙。

早上儿子睡到10点才起床。睡懒觉在他也是很有些天赋。这次出国,我带了一对小音箱和一个CD随身听。连接起来,也是个便携小音响。早上照例音乐伺候。

桌子上摆着电脑和便携小音响

早餐,我煮了通心粉。超市没有适合的蔬菜好买。我只好买了袋装的色拉用蔬菜。不过做起来就不太好吃。星期天去第一间超市时,看到附近另一个方向也有人提着购物袋回来。想那里应该还有商店。下午,我们就朝那个方向寻去。果然又找到另一个超市(我们称第二间超市)。付账后,看到有VISA卡的标志,应该可以刷卡。我们带有美元卡。不过,这里不是美元结账。如果用卡,国内结算时,要先把卢布转换成美元,然后再转换成中国币。多换一个环节,成本就高了。不到万不得已,不用卡。除非用美元结算(后来才知道,莫斯科就根本没看到美元结算的商店)。几年前去海参崴,到处都是美元结算的商店。比使用卢布价格合算。

下午,煮了大米饭,炒了一个洋葱炒肉丝。这是来俄国后第一次吃正式的中餐。厨房的灶是电灶,火不大。说是炒菜,其实,除了油热后放肉进去的一刹那有声响之外,整个炒菜过程就没有什么响声了,几乎相当于煮熟的菜。

厨房的灶是电灶

吃的时候,儿子说这里的肉好嫩,米也好吃。新买了酱油。菜有了酱油当然好吃啦。俄国超市的酱油好贵哟。我们咬咬牙才买了一小瓶。那么小的瓶子,也就装4两左右,都要五六十卢布。比国内的酱油贵十多二十倍。记得小时候的七十年代,其他许多东西都要凭票才能买到,唯独酱油敞开供应。价格也不贵。所以,在我们老家,似乎只有这个东西才可以放心让孩童去买(谓之:可以打酱油了)。那时,许多东西都吃不着,酱油倒还可以随便吃。有时,没有菜,就用猪油酱油拌饭吃。猪油就是脂肪,酱油提供食盐和氨基酸,米饭富含碳水化合物,三大营养素齐了。无论营养和口味都很好。那是童年的一个美好记忆。现在,仅就酱油而言,是连七十年代都比不上。用一句文革用语,这洋插队,让我一夜回到解放前。

而米也是挑的最便宜的买。即使这样,也要二十多卢布一袋(一公斤),合4块钱一斤,在国内,这应该是最高级的泰国香米的价格了。米,还是那种国内最便宜的早米。很久没吃这种米了。现在国内一般吃的是当年产的新米。洗米一两次,水就清了。而俄国这种“便宜”米,是多年的陈米。洗十遍,水都还有些白,和小时候差不多。洗米水从回忆中又走出来了。好像时光倒退了三十年。

这第一次正式中餐,虽然只是一菜无汤,但久馋无差食,加之本人手艺甚是不错,饭菜自然很香。两人吃得津津有味。我把菜的汤渣都舔干净了。二十年前的扫盘子陋习也回来了。这是出国以来吃得最撑的一次。

今天没有课,嘉嘉在家练琴,看录像,读俄语。

交了学费和三个月的房租,还剩大半年的房租生活费。这些钱,放在房间里还是有些不牢靠(例如,房东就有房门的钥匙)。在安东家的时候,安东把我的“巨款”放在他家一个抽屉里。他走之前,特意一再跟我说,贵重物品放在租住的房间里不安全,就寄存在他家。这一点他还是挺能理解人。走的时候,我想留一部分钱在他家。可是,比划着跟安东妈妈讲,也不知她听没听懂我的意思,反正她是摇头摆手不让我把钱放在那个抽屉里。没法,只好带过来。这么多钱放在陌生的家里,不放心。但自己又不敢去银行,还不是因为俄语。没有办法,晚上就给老乡杰打电话,问他在莫斯科上网以及银行存钱的事情。看来暂时都没办法自己去解决。

晚上给嘉嘉煎了鸡块。儿子一贯喜欢油煎炸的香口食物。我还摊了葱油饼俩人吃。

就这样,我开始了既当爹,又当娘,还要陪读陪练,并且兼任语英数理化天文地理科学各科家庭教师这样一个一身多职的伟大而又渺小的陪读生涯。身份,也就是郎国任当年无限委屈的“无业游民”。

晚上儿子睡着之后,我才可以轻松下来,电脑弄得很晚。

今天小毅没有回电。


详情请去我的博客,里面有不少在俄国的现场照片: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373208424_0_1.html/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0-22 6:19:08编辑过]
118
齐天大圣 发表于 2008-2-8 09:55:00 | 只看该作者

“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日子确实凄凉!即便是你语言都通也是会有很多

说不尽的遗憾。我们中国人的思乡情节相对比较浓,即使你在香港或澳

门工作过年,一到节假日凄凉之感也会油然而生,何况你们远赴他乡求

学更为甚至!

在此,我们天天在网络的另一端关注你们的生活、学习状况,祝愿你们

早日学成归来!

119
齐天大圣 发表于 2008-2-10 06:40:00 | 只看该作者
好帖顶上来!天天关注!!
120
 楼主| hanherongjia 发表于 2008-2-10 06:57:0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齐天大圣网友。虽然现在比较忙,写日志的时间少,但我还是会尽量快一点连载,不负大家期待。

昨天(现在应该是前天了),韩国师姐阿真带我们去了中餐馆吃中餐。她请的这顿是我们在莫斯科第一次外出吃饭。她还买了许多好吃的给儿子。这两天嘉嘉老是兴奋地说,姐姐真好。孩子就是率真,呵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2-10 6:57:58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6 22:14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